APP下载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7-01-15燕张丽波徐娜张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肺部

李 燕张丽波徐 娜张 军*

(1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130000;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李 燕1张丽波2徐 娜2张 军2*

(1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130000;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胸腔及肺叶切除术的196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及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出院指导及术后的基础护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卧位、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不良反应护理、术后活动指导及创口检查等护理。组织患者填写《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并统计不良反映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为54.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9%,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88.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8%,对二者进行统计学比较,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护理干预

随着环境质量不断变差、吸烟人数不断增加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其作为胸外科多发性疾病,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是临床上治疗肺部疾病的常用手段,其常用于治疗肺部囊肿、肺炎性假瘤及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相较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但此方法亦会对患者的肺部、肋骨及胸腔进行一定程度的牵拉,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延长病程,为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需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优化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胸腔及肺叶切除术的196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胸腔及肺叶切除术的196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男性56例,女性42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36.5±2.1)岁;其中进行单纯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肺叶切除术与清除淋巴术共同进行患者38例;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21例,高中学历42例,初中及以下35例;观察组男性55例,女性43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38.5±2.9)岁;其中进行单纯肺叶切除术患者58例,肺叶切除术与清除淋巴术共同进行患者40例;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19例,高中学历45例,初中及以下34例。对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及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理体征均符合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标准,且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由于进行肺叶切除术患者所患疾病均较严重,因此患者常会出现恐慌、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使患者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护理人员应采用适当的语言及方式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掌握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耐心的向其介绍使用胸腔镜进行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较弱、术后恢复快及治疗费用低等优点,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亦可向患者介绍成功手术案例或请手术成功患者进行现场经验感受分享,以增加患者对于手术的信心,并且认真倾听患者的想法及顾虑,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且专业的解答。

1.2.2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后,术后初期会对患者的呼吸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并在术前7 d向患者介绍正确有效的咳漱方法及卧位腹部呼吸法,详细的向患者讲解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并组织患者每天进行20 min的训练,以保证患者在术后能够顺畅呼吸。同时督促患者术前戒烟戒酒,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1.2.3 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调整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以保证患者能够舒适的休息。②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检测,一旦出现不良变化,应立即进行处理。③指导患者正确卧位:患者术后应平躺,头偏向一侧,保证患者呼吸顺畅,且不被异物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④引流管护理:为保证患者术后能够顺利排痰、呼吸顺畅,常需使用引流管,但应保证引流管的卫生,避免出现细菌感染,并防止脱落、堵塞及挤压,每半个小时疏通一次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物的状态及颜色,做好引流记录,及时更换引流瓶。⑤饮食护理:患者术后清醒后,可摄入流食,随着身体的恢复逐渐增加食物的数量和种类,但应尽量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合理使用水果及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在充足的营养供应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少食多餐。⑥不良反应护理:为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皮试,掌握患者抗生素过敏情况,以确保患者术后能够正确高效的使用抗生素。⑦术后活动指导:在患者身体逐渐恢复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在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的同时,可以适当的高抬手臂,指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每日3次的四肢按摩,以促进四肢血液循环,避免形成血栓,情况允许后,应多搀扶患者下床活动。⑧创口检查: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创口、敷料及引流管等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及是否有血液及脓液渗出。

1.2.4 出院指导:在患者身体恢复后,临床医师准许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介绍各类药物的治疗目的、服用时间及剂量以及用药过程的注意事项,保证良好的生活规律及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对家属讲解康复注意事项以及家人的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向其明确患者复查日期,叮嘱其按时进行复查。

1.3 评价标准:①组织患者填写《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评分,其中非常满意:100~85分;比较满意:84~70分;满意:69~50分;不满意:<50分。②不良反应发生:患者非他因的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皮下气肿、肺部衰竭、切口渗血、心律失常、低血压、胸腔积液等症状均计为不良反应[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法表示计量资料,并对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对照组的98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9例,比较满意18例,满意16例,不满意45例,满意率为54.08%;观察组的98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0例,比较满意23例,满意34例,不满意11例,满意率为88.77%,对二者的满意率进行统计学比较,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对照组的98例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皮下气肿、肺部衰竭、切口渗血、心律失常、低血压、胸腔积液等不良反应患者3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9%;观察组的98例患者中,出现上述不良反映的患者有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8%,对二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随着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手术质量的不断追求,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年上升[3]。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一般,因此需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及特点,对患者进项术前的呼吸训练,术后指导患者服药、正确饮食运动、正确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期进行创口检查,缩短病程,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抑制不良反映的发生。本研究选取我院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96例患者,并对其中观察组的98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1] 淳永丽.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6):26-27.

[2] 陈燕霞.26例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饮食保健,2015,2(10):124-125.

[3] 付宁.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147-148.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22-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