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焦虑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2017-01-15付署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肢体病情脑梗死

付署华

(丹东市中医院内二科,辽宁 丹东 118000)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焦虑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付署华

(丹东市中医院内二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焦虑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变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别采用HAMA焦虑量表及HDRS抑郁量表进行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HAMA评分及HDRS评分分别为(12.24±2.26)、(13.41±2.31),对照组分别为(19.42±3.34)、(21.45±3.38),经t检验,观察组的HAMA评分及H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为(51.24±4.18),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为(38.64±3.95),经t检验,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肢体功能恢复;焦虑;抑郁;脑梗死;个性化护理干预

脑梗死是指由于机体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氧、缺血等引起的区域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功能及感觉障碍。脑梗死的特点是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等均比较高。患者一旦发生脑梗死,极易发生焦虑、抑郁,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会对患者的病情、肢体功能恢复及预后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1]。本研究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以期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5岁,平均(53.34±4.48)岁;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5~75岁,平均(54.06±3.42)岁;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HAMA评分及H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促进脑代谢、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抗凝、降脂、调控血压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方面,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首先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符合患者营养状况的饮食计划,若患者的白蛋白比较低,则应适当将优质白蛋白的摄入量提高,若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表现,则予以患者留置胃管治疗。若患者为卧床患者,则注意定时辅助患者翻背,对于局部长期受压的部位,注意及时予以适当的按摩,避免吸入性肺炎及局部压疮的方式。同时针对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指导。若患者是由于担心病情的恢复,则可组织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言传身教,提高患者治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若患者担心治疗费用,则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患者病情恢复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变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别采用HAMA焦虑量表及HDRS抑郁量表进行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评价[2]。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HAMA评分及HDRS评分分别为(12.24±2.26)、(13.41±2.31),对照组分别为(19.42±3.34)、(21.45±3.38),经t检验,观察组的HAMA评分及H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为(51.24±4.18),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为(38.64±3.95),经t检验,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脑梗死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因此一旦发生脑梗死,患者由于担心病情的恢复,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状态,焦虑抑郁心理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若不及时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疏解,极易影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3-6]。本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通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个性化的康复训练,个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HDRS评分均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明显提高,结果表明,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

[1] 刘艳新.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132-133.

[2] 韩振霞,时庆,王敏,等.超早期康复训练与特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3,20(7):43-45.

[3] 李春芝.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0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7):806-807.

[4] 杨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3):261-263.

[5] 蔡月梅.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1):261.

[6] 路法枝.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9):139-140.

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12-01

猜你喜欢

肢体病情脑梗死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