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猪病防治工作问题及措施探讨

2017-01-15刘永荟邱明贻刘芙蓉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苍溪县防疫站养猪业

刘永荟邱明贻刘芙蓉

(1,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畜牧兽医站 628400;2,四川省苍溪县石门乡畜牧兽医站 628400;3,四川省苍溪县唤马镇畜牧兽医站 628400)

基层猪病防治工作问题及措施探讨

刘永荟1邱明贻2刘芙蓉3

(1,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畜牧兽医站 628400;2,四川省苍溪县石门乡畜牧兽医站 628400;3,四川省苍溪县唤马镇畜牧兽医站 628400)

近几年猪疫情疫病的流行时有发生,猪病的流行不仅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当前猪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治疗和预防猪病的有效对策。

猪病;治疗;防治;措施

养猪业可以说是我国农牧业中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对于养猪业来说,某些重大猪病疫情的流行对于人畜都是巨大的灾难,猪病的爆发不仅影响养猪业的正常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人猪共患疫病的流行会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改善养猪环境,并且提高猪病治疗和防治的应对能力。

1 猪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淡薄、缺乏科学防疫的能力

养猪人员一般都是些农业人口,其养殖专业知识相对较低,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借鉴其他人的经验进行养殖,从来不看科学养殖的书籍,也很少抽时间去听乡镇组织的科学养殖经验讲座,更别说重视防疫的科学知识了。甚至有些养殖户拒绝免疫注射,认为猪没有生病之前啥都不用注射,一旦出现猪病,有些养殖户还会将死因不明的病猪卖给商家进行黑心加工牟取暴利,致使一些猪病疫情传播开来[1],这无疑就加大了疫病疫情防控的难度。

1.2 兽医专业水平低,兽药、疫苗使用混乱

现有的基层兽医防疫站中的兽医专业队伍素质差,专业技术有限,有些兽医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技术操作的能力比较差,同时,基层的兽医人员缺乏培训,从而导致缺乏专业人才。因此,当猪生病时,兽医诊断不及时、导致猪生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某些兽医甚至配合没有科学知识的养殖户采用土办法进行治疗,结果大部分是治疗无效死亡。平时对养猪户的家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频繁使用大剂量的兽药,兽医还会出现混搭使用疫苗的现象。某些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养殖户对防疫知识的欠缺而不配合[2],这些都导致防疫工作的难度增加,业务开展困难。

2 有效预防和治疗猪病的措施

2.1 严格控制外来猪种并且加强检疫

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养猪场,防疫站应该做好对外来猪种的检疫工作,对于需要引进外来优良猪种的时候,防疫站必须严格控制种猪的来源,在进行种猪前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检疫,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传播。对于一些养殖规模更大的养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自己的种猪场,这样可以避免外来猪种可能带进来的疫情疫病。当然,养殖户应该充分配合防疫站定期对猪进行流行性传染病的检查、并对其进行疫苗注射,尽量减少传染性的发病。

2.2 加强广大养猪户的猪病治疗和防疫的意识

对于我国的养殖业来说,养殖户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士,其科学养殖的意识淡薄,没有专业的养猪经验和科学养殖的知识,大多都是凭靠经验进行养殖。当出现疫病疫情时大都采用土方法进行控制,效果不佳。因此,乡镇政府的防疫站就应该加大科学养殖防疫及猪病知识的大力宣传,可以通过乡村大喇叭、电台播放、报刊、宣传单等途径进行定期宣传。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请养殖专业老师定期给养殖户没进行养殖防疫治疗方面的科学培训,强化养猪户的猪病治疗防疫意识。

3 提高兽医专业水平

兽医是乡村养殖户防疫工作的重要医护人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代表着整个乡镇兽医防疫工作的水平和实力。所以加强防疫兽医队伍的建设和专业素质是进行猪病防疫和治疗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明细的制度来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目标和风险职责,督促兽医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养殖户来说,科学的养殖和提前做好猪病的防治能够有效降低猪病的发生率,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建立起符合我国猪病防疫治疗体系才能提高控制动物疾病发生和流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经济损失,还可以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1]付建军,李云.关于猪病的防治和饲养管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4):12-13.

[2]刘帅,罗晓燕.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12(6):26-27.

猜你喜欢

苍溪县防疫站养猪业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虚惊一场
2020年养猪业盘点
乡镇动物防疫站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浅谈如何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川苍溪县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河北唐县四措施推动生猪养殖
苍溪县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苍溪县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