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体会※

2017-01-15姜云平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0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9期
关键词:诸药肾阳风团

姜云平 王 坤(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温阳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体会※

姜云平 王 坤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慢性荨麻疹;温阳法;辨证论治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反复发作持续6周以上者[1],属于临床上难治性皮肤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称本病为“瘾疹”“风疹块”。其病因病机复杂,给临床辨证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需要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仔细分析,详查真伪,准确辨证,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或标本兼虚证,正气不足是其发病根本,阳气不足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故在临床上运用温阳法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总结如下。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

患者,男,45岁,2010年1月4日就诊。就诊时患者不明原因头面、躯干、四肢出大小不等风团2个月余,按照荨麻疹给予中西药治疗,效不佳。现躯干、四肢可见大小不等风团,色淡红,微有瘙痒,眼睑早起肿胀明显。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伴随纳差,大便溏,小便清长,微有畏寒,舌淡胖,舌苔白腻,脉沉弱。辨证为阳虚外寒,脾胃虚弱。治宜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方药:制附子9 g(先煎),炙麻黄6 g,桂枝9 g,黄芪15 g,炒白术12 g,防风12 g,云茯苓15 g,砂仁9 g(后下),生姜3片,甘草5 g,7剂。每日1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服药后风团明显减少,仍有纳差,大便溏,舌淡,舌苔白微腻,脉如前。原方加炒山药20 g,炒山楂15 g,川厚朴9 g,10剂。每日1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服药后风团基本不起,仍有脾虚之证,给予归脾丸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患者初期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服药风团不出,停药即发。后给予中药治疗,所用汤剂也均为疏风清热、祛风止痒之剂,效果欠佳。综合患者整体症状及舌象脉象,本证盖因患者素体阳虚,复因外感寒邪致使肺卫失和,卫表不固而致。其中畏寒肢冷为阳虚之症;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均为脾胃虚弱之症,故辨证为阳虚外寒、脾胃虚弱,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方中制附子、炙麻黄温阳散寒为君药;桂枝调和营卫、散寒温阳,黄芪益气固表,共为臣药;防风疏风散寒止痒,炒白术、云茯苓、砂仁健脾除湿,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具温阳散寒、益气健脾之效。复诊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主方不变,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卫阳虚弱,脾虚湿蕴

患者,女,22岁,于2012年7月12日就诊。主诉:全身出风团伴随剧烈瘙痒8个月余。患者8个月来不明原因全身出风团,伴随剧烈瘙痒,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抗过敏药物可控制病情,但停药即发。现全身可见大小不等风团,色淡红,瘙痒明显。风团夜晚多,白天较少。素体容易感冒,且手足心怕冷、多汗。月经不调,经期延后,带下清稀。舌淡,苔白腻,脉浮紧。辨证为卫阳虚弱,脾虚湿蕴。治宜温阳固表,健脾除湿。方以桂枝汤合二陈汤加减。方药:桂枝9 g,制附子6 g(先煎),防风15 g,生黄芪20 g,苍术9 g,陈皮9 g,白鲜皮15 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服药后风团减少,仍有,白天不起,晚上仍多。瘙痒明显减轻。舌淡,苔白腻,脉浮。二诊守上方,加炒山药20 g,10剂,水煎服。三诊风团仅有几个,不痒,舌尖红,苔白,脉微沉。二诊方加栀子6 g,10剂,水煎服。四诊风团基本不起,给予玉屏风散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病发时间比较长,病情已不是单一证型,而是虚实错杂,寒热夹杂。久病必虚,风团日久损伤阳气,且患者素体容易感冒,卫阳不固,因此容易导致手足心冷、多汗之症,阳气虚则夜间阴气强时容易病情加重,故夜间风团重于白天。而患者的舌象脉象均为卫阳虚弱之证,月经带下及舌苔符合脾虚湿蕴之证。因此辨证为卫阳虚弱,脾虚湿蕴,予温阳固表,健脾除湿。方以桂枝汤合二陈汤加减。方中桂枝温经散寒、调和营卫,制附子散寒温阳、祛邪外出,共为君药;生黄芪益气固表,防风疏风固表,为臣药;苍术燥湿健脾,陈皮健脾除湿,白鲜皮祛风止痒,生姜发汗散寒,助制附子驱邪外出,大枣顾护胃气,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固表、健脾除湿之效。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主方不变,随症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肾阳不足,血虚风恋

患者,男,45岁,于2013年9月14日就诊。主诉:躯干、四肢出风团伴随瘙痒3年余。患者3年来间歇性躯干、四肢出风团,伴随瘙痒,反复发作。多方治疗无效。现可见躯干、四肢大小不等风团,色淡红,瘙痒不甚,风团隔日或每日起,遇寒加重,遇热减轻。患者形体偏瘦,平素乏力,腰部易酸胀,面色暗淡,唇淡白,食欲不佳,二便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辨证为肾阳不足,血虚风恋。治宜温阳益气,养血祛风。方以桂附地黄丸合当归饮子加减。方药:制附子6 g(先煎),肉桂5 g,熟地黄15 g,山萸肉12 g,云茯苓20 g,生黄芪15 g,泽泻12 g,炒白术12 g,防风15 g,当归9 g,炙甘草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二诊风团减少,仍较多,基本不痒,肢冷症状减轻,舌脉同前。守上方继续服用10剂。三诊时风团偶然起,不多,色淡红,怕冷症状明显好转,受凉不起风团,唇色淡红,面部颜色好转,饮食可。舌同前,脉沉有力。原方加太子参30 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四诊风团基本不起,给予金匮肾气片和黄芪精口服液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病情时轻时重,缠绵难愈达3年之久,故临床证型较为复杂。病久正气不足,导致肾阳不足,失去温煦作用,导致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久病损伤阴液,血虚风燥而至风团时作。阴血不足,而致肌肤失养而面色暗淡,唇色淡白。且风团遇寒加重,遇热减轻均为阳虚之证。肾阳不足则脾阳受损导致食欲不佳。故本例患者辨证为肾阳不足,血虚风恋。治宜温阳益气、养血祛风。方以桂附地黄丸合当归饮子加减。方中制附子温肾阳而散寒邪,肉桂温阳散寒,共为君药;熟地黄滋阴养血,山萸肉滋补肾阴,温阳同时顾护阴血,防止阳热过重,为臣药;生黄芪、防风益气固表、疏风止痒,云茯苓、泽泻、炒白术健脾除湿,当归养血润燥,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气、养血祛风之功。复诊随症加减治疗,数十剂而愈。

小结

慢性荨麻疹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较久属于本虚标实证或者标本兼虚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多虚实夹杂,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故在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详细思考,抽丝剥茧,找出其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得出准确的辨证证型,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需要灵活运用,随症加减,不能拘泥于固定的证型和处方。慢性荨麻疹治疗是否能够取效的关键在于辨证的准确与否。阳虚证是慢性荨麻疹重要证型之一,笔者认为,凡是患者病久,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便溏纳差、手足心冷且多汗、腰背酸软、面白唇淡、脉沉弱等症状,均可考虑为阳虚症状。根据阳虚的不同类型分为肾阳虚、卫阳虚、脾阳虚等,其兼症也比较多,如兼脾虚、气虚、血虚等。因此要详加辨证,主症兼症均要兼顾,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3.

2016-11-24)

猜你喜欢

诸药肾阳风团
自制蜜膏治反流性食管炎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突然来的风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