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2017-01-15胡月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产程剖宫产产后

胡月亮

(长春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吉林 长春 130051)

心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胡月亮

(长春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讨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帮助产妇减少痛苦,积极乐观地迎接新生儿的顺利降生。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72例,应用心理干预原则与意义的介绍以及第一产程的心理干预、第二产程的心理干预、第三产程的心理干预和剖宫产的心理干预等心理干预方式。结果经过产妇分娩中心理干预的顺利应用,显效43例(59.72%),总有效率90.28%。结论心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产妇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胎儿的顺利出生,减少在手术台上的时间以及胎儿缺氧、产妇体力不支等现象,为产妇减少了抑郁和焦虑,提高了母乳喂养率,降低了产后大出血概率。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心理干预;产妇;分娩

心理干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地影响,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过程[2],共分为三期,同时也称三个产程。其中第一产程,是宫口的扩张期;第二产程,是胎儿的娩出期;第三产程,是胎盘的娩出期。分娩同时又包括自然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两种方式[3]。我院在产妇分娩中进行心理干预,为胎儿顺利出生做出了贡献,减少了产后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预期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产妇72例,均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大41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31岁。其中53例选择阴道自然分娩,19例选择剖宫产分娩。

1.2 心理干预的应用

1.2.1 心理干预的原则与意义:心理干预是现代医学模式下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4],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了临床护理全过程,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并且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完善心理干预,做好心理疏导,提高和掌握交流技巧,能够帮助产妇尽快产下胎儿,减少产后大出血及胎儿缺氧等医学问题。①心理干预的原则:按照国际统一要求,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需要遵守交往性原则、启迪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以及自我护理的原则。②心理干预的意义:由于产妇分娩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对分娩的时间、产妇的身体状况、胎儿的缺氧程度、医护人员的劳累程度和产后母婴的康复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产妇分娩中的心理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

1.2.2 第一产程的心理干预:第一产程又称为宫口扩张期,需要6~12 h完成,从出现间歇性规律宫缩起至宫颈口完全扩张止,由于长时间的疼痛,容易导致产妇的不良情绪的增加,所以应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消除产妇的惧怕心理,帮助其保持乐观冷静的心态。①环境干预:充分保证分娩室内安静,避免闲聊和大声喧闹,医护人员不能窃窃私语,避免产妇误会,控制室内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减少玻璃制品、刀具等利器,避免划伤产妇,保证床铺干净整洁,床头设置医护铃,保证在产妇需要时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到达,建立温馨舒适的分娩环境,询问产妇的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②建立认知干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为基础讲解分娩的过程及可能产生的征象和主观感受,帮助产妇减少不适症状,对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中医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简单概述,让其做到心中有数,增加分娩过程中的信心。③情绪干预:同时交待家属对需要准备的物品进行清点,避免因准备不足产生的慌乱,通过交流了解其心理顾虑及其他医疗问题,交流过程中应礼貌而亲切,表现出对产妇的认可与关心,取得高度的信任。④待产准备:部分产妇是察觉出不适症状才入院,即第一产程时入院,待产准备一般包括灌肠、备皮、人工破水、胎心音监护和静脉注射,在这过程中产妇容易产生一些身体不适及心理障碍,这时便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分娩过程的顺利实施。⑤行为干预:帮助产妇补充足够的营养,要求其按时进食,对产妇排尿的次数进行监督,按时排尿,保证膀胱空虚,避免阻碍胎头下降,根据产妇的状态以及胎膜的情况,可以允许在待产室内适量行走活动,采取产妇感兴趣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⑥家庭干预:家庭的关怀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励产妇改变应激的应对方式,同时可以减轻她们的恐惧心理,对以后的家庭关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来自丈夫、婆婆及母亲的关怀,能够增强产妇的意志,降低负面情绪。

1.2.3 第二产程的心理干预:第二产程又称为胎儿娩出期,指从宫颈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为止[5],指导产妇正确配合宫缩向下屏气,增加腹压,嘱咐产妇深呼吸,每一次宫缩结束后应对其良好表现给予表扬,增加其自信。宫缩间歇期应安静休息,放松肌肉,保存体力。给予产妇舒适地按摩和抚摸,以减轻其疼痛,直至胎儿顺利产出。胎儿出生后,应该立即通知产妇,并且用夸奖和赞赏的语言描述婴儿的特征,充分调动产妇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1.2.4 第三产程的心理干预: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一般应30 min内结束[6],虽然在此期间依然有宫缩产生,但是相对来说是无痛的,在这个过程中,医师会帮助产妇做局部缝合,收拾整洁。这时的心理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告诉产妇分娩过程即将完成,微笑的夸赞产妇的勇敢与毅力,告诉产妇婴儿的情况,表达出自己的尊敬与祝贺,可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产妇尽快的恢复健康。

1.2.5 剖宫产的心理干预: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方式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对剖宫产的技术不够了解,且面临着角色转换,必然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这时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减少不良情绪,提高分娩安全性。首先需要讲解剖宫产的流程,对医护人员进行介绍,从而取得产妇的信任,然后对准备物品进行检查,可以带领产妇参观其他剖宫产结束的产妇及新出生的婴儿,给予其动力。剖宫产过程中多数采用局麻,虽没有疼痛感,但产妇是有意识的,这时需要和产妇进行亲密友好的交流,告诉其手术的进展,尤其是胎儿出生后,要让产妇听到婴儿的啼哭,身体状况及精神状况良好者还可以简单抱一下婴儿。

2 结 果

本组产妇共72例,经过心理护理在分娩中的应用,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阴道撕裂率明显降低,产妇顺产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显效43例(59.72%),有效22例(30.56%),无效7例(9.72%),总有效率90.28%。

3 讨 论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最基本方式,也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必须经历的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必须积极参与才能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7],近年来,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剖宫产的比例大量提高,但实际上自然分娩可以提高婴儿的抵抗力,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我院建议身体状况允许的产妇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根据产程不同对产妇进行分产程的心理干预,消除其抑郁、悲观、焦虑、紧张等情绪,正确并及时的进行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帮助产妇减少不适症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医患关系,以保证各个环节顺利链接,积极迎接新生儿的降临,提高母婴的平安概率。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时,讲解剖宫产的流程,介绍医护人员和剖宫产的技术、麻醉药物、抗生素应用等,注意产妇心理状态的变化,减少其顾虑。实践证明,产妇分娩的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护理人员通过对心理干预原则、意义与方法的了解,能够准确及时的了解并解答产妇的心理问题,减轻其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阴道撕裂率均起到了明显的抑制,提高了顺产率,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得到了产妇与家属的认可,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以及出院后的家庭和谐关系,可以应用于临床中推广,帮助更多的产妇。

[1] 钟小雁,朱彩霞,黄水燕.心理干预护理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的相关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92.

[2] 樊红兰.心理干预对减轻临产妇分娩痛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3):400.

[3] 王玉宏.心理干预护理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1):96.

[4] 常丽娜.高龄产妇分娩中心理干预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1):81.

[5] 王玮琼.产房产妇分娩中特色优质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5(8):25.

[6] 莫凤.心理干预对临产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01.

[7] 郭莉.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8):51.

R7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50-02

猜你喜欢

产程剖宫产产后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