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2017-01-15韩国华
韩国华
(山东莘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韩国华
(山东莘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400)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和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接受3个月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接受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配合中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中医症状疗效、住院天数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6/50)。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5±1.5)d、(30±3.5)d;实验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为12%(6/50);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运用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疗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措施;效果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由小气道炎症病变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性综合征状,其病理特征为外周炎症、不可逆性细支气管、纤维化诱发的气道管腔不完全或者完全性闭塞等[1]。为了进一步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方法和效果,现选择2014年9月至2015
年9月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分别有52例和48例,年龄分布在6~35个月,平均为(12.5±2.5)个月。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比较上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泼尼松1~2 mg/(kg•d)及阿奇霉素10 mg/(kg•d),阿奇霉素每周连用3 d停4 d,针对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予大剂量甲泼尼龙15~20 mg/(kg•d)冲击治疗,连用3 d,每月1次;总疗程3个月[2]。
实验组患儿在应用泼尼松及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期以治肺为主,其病机多为风热犯肺或痰热蕴肺,治以“清肺化痰、疏风清热、活血通络”。组方:前胡、薄荷、桔梗、杏仁各3 g;紫菀、紫苏子各4.5 g,黄芩、川贝各6 g,丹参、赤芍各4 g;水煎服至60 mL,每天使用3次,连续服用2个月。慢性期及恢复期,治以“健脾、理肺、纳肾”以复其本,久病迁延必有本虚,当循“损者益之”、“虚者补之”之法。组方:熟地、黄芪、煅牡蛎、茯苓、黄精、山药各6 g,丹参、地龙各4 g,五味子、甘草各3 g。水煎服至60 mL,每天使用3次,连续使用1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患者资料和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当统计学数据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36/50)。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5±1.5)d、(30±3.5)d;实验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为12%(6/50);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
3 讨 论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诊断金标准就是对患儿肺组织进行活检,但是,因为该种检查属于创伤性操作,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可操作性相对较低,大都是在患儿死亡之后再接收该种检查。临床确诊离不开肺功能检查、患儿临床表现、肺部高分辨率CT等[3]。其临床表现还和肺损伤程度存在直接的关系,例如持续反复的喘息、咳嗽、运动耐受性降低、呼吸困难等。在对患儿进行肺部听诊时可以听见喘鸣音,病情较重的患儿存在三凹症,对支气管扩张剂没有反应,患者在高分辨率CT检查中显示为马赛克灌注特征[4]。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病原因为感染,主要见于腺病毒、麻疹病毒、肺炎支原体病毒等。根据患儿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来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抗菌效果,还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避免患儿气道纤毛上皮细胞出现氧化损伤,降低其气道出现高反应和炎症的可能性[5]。
该种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咳嗽、喘证、马脾风”等范畴,小儿卫气相对娇弱,容易受到外来邪气的侵袭,导致其肺气出现上逆的现象。接受丹参、赤芍进行治疗能够产生活血祛瘀的效果;黄芩、紫菀、川贝能够达到清肺化痰的效果。中西医结合运用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疗中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内外通调来发挥各种药物的调补脾肾、止咳平喘的效果[6]。小儿脏腑相对柔弱,容易受寒受热,即使该种疾病的病标在痰浊瘀血阻费,气血运化无力,但是,该种疾病病程迁延,导致脏腑出现亏虚现象。本文患儿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受到经济、时间、精力的影响,没有对患儿实施后期随访工作。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运用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疗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临床推广价值相对较大。
[1] 赵亮,卢宏柱.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909-911.
[2] 陈志敏.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6):1239-1241.
[3] 居雅蓓,杨玲慧.1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循证护理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67-70.
[4] 叶琴,陶静,李礼.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9):1207-1208.
[5] 秦超,吴琦.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0, 16(8):1193-1195.
[6] 朱海艳,郝创利.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5):505-508.
R562.2+1
B
1671-8194(2017)14-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