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皮损

张 威

(吉林省梨树县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吉林 梨树 136502)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

张 威

(吉林省梨树县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吉林 梨树 136502)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省梨树县综合性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皮肤科门诊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诊疗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组织胺药口服,辅助口服维生素B1片,刺五加片,皮损外涂复方咪康唑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制剂口服+中药煎汁外用,密切观察两组使用后的情况,1个疗程为2周。观察2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二者相比观察组明显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的治愈率,疗效肯定。

中西医结合;神经性皮炎;治疗

神经性皮炎又称为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主要由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阵发性剧烈性瘙痒和皮肤苔藓样改变为主的慢性皮肤病,发病人群数量大,年龄多为2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西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功能失调所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异常及体内感染性病灶的致敏可能成为发病因素。日光照射、局部多汗羊毛织物的刺激,接触化学物质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瘙痒而不断搔抓,都可促使本病发生。现在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农作物超常使用农药等都使本病逐年上升。中医称本病为摄领疮或顽癣,认为本病主要是七情致病,因情致不遂、又兼风湿热邪侵袭,营血失和,经络失于疏泄所致[1-2]。再加上:①思虑过度,焦躁不安,情绪波动以及性情暴躁等精神因素的变化,五志生热,化火热邪灼伤营血。血热亢盛营血失和。②因为外感风湿,热邪,湿热蕴阻于肌肤腠理,日久化热生风,风澡伤阴,阴血耗损、肌肤失养而致本病。多数患者有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衰弱症状。情绪郁闷心烦喜欢吃辛辣食品 嗜酒都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发病部位以眼睑、颈项、耳后、肘膝关节伸面尾骶部、手足部伸面多发。80%的神经性皮炎为局限性。由于本病病程较长,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单纯西医治疗很难治愈,所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减少复发。同时配合心理疏导,让患者对本病的发生有个正确的认识,能够自我预防保健,多欣赏音乐、参加文娱活动,适当体育锻炼减轻心里压力都是不错的预防举措。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特此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就医的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年龄为20~60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0.5±7.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6±1.1)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1.3±7.5)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1.9±

1.1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神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参考赵辨《临床皮肤病学》[3]。

1.3 具体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复方咪康唑乳膏外用每日2次,口服西替利嗪10 mg,每日1次,维生素B1 10 mg,每日3次,口服,连用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制剂口服。中医辨证治疗如下:早期症见红斑、丘疹瘙痒阵发性发作,治法:清热祛风、利湿止痒。方以消风散加减,处方为荆芥、防风、当归、地黄、苦参、苍术、蝉蜕加减变化,心烦不宁、发热时加重的患者加石膏、知母、山栀,特别瘙痒难以入睡的患者加刺吉利、夜交藤、磁石,皮肤损害抓破后血水汁液外溢者加紫草、丹皮、乌梅来收敛津液血水。病程渐久皮损则开始以红色扁平丘疹逐渐融合成红斑,略高出于皮肤表面,境界清楚,表面粗糙,皮肤红斑逐渐加深,表面有细薄干燥鳞屑,伴有心烦发热,治清热凉血,化斑止痒处方:知母、玄参、丹皮、水牛角(先煎)、双花、连翘、白茅根、甘草、石膏等味加减变化,发热重心烦,有时瘙痒剧烈的患者加白鲜皮、刺吉利、防风、苦参,肝郁化火所引起的加龙胆草、山栀,病程较长时,皮肤表面明显的苔藓化,而且经久不愈或者消退后又复发,色淡、浅褐色或局部干燥增厚,表面特别粗糙、瘙痒难忍,难以入睡。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处方如下地黄、何首乌、当归、麦冬、僵蚕、丹皮、川芎、桃仁、刺吉利、桑枝加减变化,皮损经久不消 加地龙、皂角刺、红花,伴有气虚加党参、黄芪、茯苓。外治法熏烟疗法,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采用局部熏烟疗法,泛发型可采用全身熏烟疗法。处方有大枫子、胡桃、白鲜皮、明矾、槟榔、木鳖子、雄黄、土槿皮、巴豆、樟脑 斑蝥等,共研细末,每日1次。或者是外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方为紫荆皮甲珠、皂角刺、白芷、桂枝、斑蝥,置于50%的酒精内浸泡20 d后过滤祛渣,加入樟脑、雄黄。每日3次外擦,效果明显。两组同时避免羊毛化纤织物刺激,不吃腥膻辛辣,不饮酒,局部不自行涂抹乱用外用药。特别是急性皮炎忌用刺激性过强的外用药,以免引起湿疹化。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多做户外运动,听音乐配合医师指导。

1.4 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参照吴少桢等编写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瘙痒消失,皮损消退为痊愈;皮损消退60%症状减轻,为显效;皮损消退30%~60%瘙痒有所减轻,为有效;瘙痒明显、皮损消退30%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除以总数×100%。1.5 统计学方面: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本病早期属于风热交阻之症,应祛风清热为主;病久肌肤失养,皮损渐成苔藓样改变,有鳞屑伴抓痕,属于血虚风燥,治以养血祛风。若皮损泛发全身,奇痒不止,伴有精神症状,则以清营凉血、消风止痒为主。同时配合西药疗法,内外兼治,能够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3]。神经性皮炎病程大多较长,易迁延不愈,容易在某些诱因下发病,单纯的西医疗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病易复发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就是为了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1] 贾敬,邹克扬.中医皮肤科临床实践[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2.

[2]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吴少祯,吴敏.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R758.3+2

B

1671-8194(2017)14-0183-02

猜你喜欢

神经性皮炎皮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与疗效观察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