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神经功能

赵 丹

(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丁苯酞软胶囊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赵 丹

(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53/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40/5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急性脑梗死;丁苯酞软胶囊;疏血通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急性脑梗死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1]。该病主要是因患者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导致其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2]。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主要目的是对脑组织血供氧供进行改善,恢复脑组织神经功能,避免病情出现进展,降低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3]。本研究以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9例患者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5.5±5.2)岁。对照组59例患者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5.8±5.3)岁。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压、血糖控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稳定斑块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0.25 g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50299)口服,3次/天。同时给予研究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0.25 g丁苯酞软胶囊口服,3次/天;在250 mL生理盐水中融入6 mL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20010100),实施静脉注射,1次/天。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4]: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共45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功能、日常能力、社会功能4个项目,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③疗效评定标准:以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以上,为基本治愈;以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90%,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45%,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以下或增加18%以上,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59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59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8%。两组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7±5.6)分、(26.4±6.7)分,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3±2.5)分,低于对照组的(10.4±6.1)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精神功能、日常能力、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90.5±5.4)分、(90.7±5.2)分、(90.6±4.3)分、(92.3±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5)分、(73.6±6.2)分、(74.8±5.3)分、(74.7± 4.3)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脑梗死每年新发病例在250万以上,致残率占75%左右,病死率占20.4%以上[5]。而脑梗死急性期,因患者血管闭塞,减少了缺血中心区的脑血流量,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自由基含量增加,导致细胞出现凋亡或坏死,长而以往,也会导致患者半暗带内细胞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讲,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便是采取积极措施,恢复患者缺血半暗带区的正常血液供应,以免神经细胞凋亡或坏死。

作为临床上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丁苯酞能对脑部缺血部位的线粒体直接产生作用,促使患者脑缺血耐受性提升,并对其能量代谢进行改善。当前,有研究认为,丁苯酞还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对脑梗死患者血栓范围进行控制[6]。

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其发病机制包括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心情郁结、正气不足、体质虚弱等,从而致使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血液瘀阻,因此,临床上应采取调节气血、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提取自地龙和水蛭,其中,地龙具有较好的降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能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水蛭能逐瘀破血,可有效溶解脑部已形成的血栓。两药共用,能提升抑制血栓形成及溶解血栓的作用,对脑梗死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改善,提升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着较单纯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李爱静,刘海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2.

[2] 龙翠英,王明科,郑春玲,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19-21.

[3] 洪亮,杨言府,孙平,黄友发,等.疏血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老年进展型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1):993-994.

[4] 夏志高,柳彩阳.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广州医药,2015,46(4):90-92.

[5] 万同梅,杨言府,朱荣华,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56-1058.

[6] 支娜.丁苯酞和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4):31+33.

R743.3

B

1671-8194(2017)14-0149-02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妇炎康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COPD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