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药与中药的比较

2017-01-15武雪琴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诃子药性蒙医

武雪琴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蒙药与中药的比较

武雪琴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通过蒙药相较于中药取用药材、炮制方法、服用方法、药性等方面的对比特色分析,从而充分认识蒙药与中药的异同。

蒙药;中药;炮制方法;服用方法;药性

蒙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蒙药是蒙古族人民的长期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和特色,蒙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为蒙医所常用,为各族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蒙药和中药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理论上讲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中药药理是四元五味,而蒙药药理是五元六味,所以和中药相比,蒙药也较有独特性和优势。二者对比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蒙药与中药所用原材料不同

1.1 据文献记载 , 蒙药的品种共达 2294 种, 较为常用的药为 1342 种。其中属于植物种子、 果实类 54 种, 花类 83 种 , 根及根茎类231 种 , 全 草类 256 种 , 茎 、 叶类 54 种 , 皮类 30 种 , 其他动物类 260 种, 矿物类 98 种[1]。除一部分蒙药材药材与中药相同外,蒙药有自己的专用药材。蒙药专用药材指只有蒙医习惯使用而中医不用或少用的药材。如广枣、蓝盆花、文冠木、山苦荬、虎耳草、泡囊草等。

1.2 同种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材:有些蒙药与中药虽然来源于同种植物但取用部位不尽相同。如中蒙药通用的草乌, 蒙医不仅用乌头,还用草乌嫩芽 、草乌叶、草乌花等,且用于温热病、半身不遂 、五官科疾病、肠炎等病症[2]又如:达乌里龙胆,蒙药用其花(小秦艽花),中药则用其根作秦艽用,石榴,蒙药用其果实或种子,中药则用果皮。上边谈到的广枣,蒙药用它的果实,中医偶有用其树皮治烫伤

1.3 还有许多药材蒙医,中医共用,这类药材习称中蒙药交叉品种。这些药材虽然中医和蒙医都用,但是由于各自理论体系不同,实践经验有别,因此,对这些药物的认识和应用也就必然有所差异。以诃子为例:诃子,蒙医视为众药之王,广泛应用。认为“诃子具咸外五味”(清·伊希巴拉珠尔《认药白晶药鉴》),“为治诸病之上品”(清·罗布桑却配勒《蒙医药选编》),主治“三邪”诸症,血症,黄水症以及解毒,调中,补益。因此,临床各科配方常不可少之。如清·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的《蒙医传统验方》316方中,含有诃子的药方占一半多,足见诃子是蒙药中的最常用品种。而中医则一般以其涩肠止泻,敛肺和咽,在其他方面用得很少。

2 蒙药的炮制方法和中药基本相同

蒙药炮制加工过程中,通常采取的方法有洗、漂、泡、润、水飞、煅、炮、煨、炒、烫、炙、焙与烘、蒸、煮、淬等方法,这些方法在中药炮制过程中也常用。但是蒙药炮制所用辅料,炮制程度却和中药有所不同:尤其对于一些有毒的原材料,采用黄油炮制法、柯子汤炮制法、牛奶泡制法等来降低药物毒性。例还有用牛奶来增加药物的可用性,用蜂蜜来造型、固型,去除药物的异味和增强药物的活性。而且对于不同的患者,对于同一种原材料会采取不同的炮制方法来更好地因病施治。

3 蒙药与中药制作方法不同

传统的蒙药剂型,例如水丸、汤散剂等都是采用原药材粉碎后直接入药,不加热、不提取,不浓缩,而且不添加任何辅料,只有物理形态变化,而无任何化学反应,做到真正的原汁原味。蒙药大多以“生药”为主,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制处理。而中医用药大多以“熟药”为主。所以在保留一些纯天然的药性成份上二者是有所不同的,而中药都是有加热煎煮或是有效成分提取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共存的过程,相对制作方法复杂。

4 蒙药与中药服用方法不同

4.1 根据蒙医理论辨证施治,药方多使用另外的蒙药作为药引:在蒙药上前年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民族在传统组方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出了增强药物疗效的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并加以应用。药引子加服法就是其中之一。例如散剂可以直接用凉白开或用药引送服即可,蒙医学理论中分为热、中、寒等不同的病症说法。如热时用白糖水、鲜奶等为药子。中性病症时用羊肉汤、骨头汤、酥没油茶等。寒症时用白酒,红糖水做药引子。应结合现代科学灵活运用,加减增补,增强疗效。

4.2 蒙药汤剂用温水微煮,晾凉即可服用。中药常用汤剂具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等多种用药方法。

4.3 蒙药热性药物在饭前服用,寒性药物在饭后服用,烈性药物在睡前服用等。而中药则没有这么多禁忌。

4.4 按早中晚不同的时间给与不同的药方,发挥不同药性,达到治疗效果。但中药一般为一种复方连续用药几天,这与中药汤剂随证加减用药的灵活性有关

5 蒙药和中药药性不同

蒙药药性总结为重、油、寒、钝、轻、糙、热、锐等八种。其中重、油二性能克制赫依的主要特性;寒、钝二性能克制希拉的主要特性;轻、糙、热、锐四性能克制巴达干的主要特性。再者,久服或过量用 轻、糙、寒性药物或饮食可引起赫依病;久服或过量用热、锐、油性药物或饮食可引起希拉病;久服或过量用重、钝、油、寒性药物或饮食可引起巴达干病。

中药药性分为四气五味。,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6 中药蒙药治病机理的比较

中药的治疗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 消除病因, 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 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蒙药治疗疾病 以扶正祛邪 、 调理三根 、消除病 因而达 到治疗目的。因此,中药和蒙药都以宏观的、整体的以调整人体功能为主,消除病因而达到治病目的,但两者之间因基本理论的差异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1]

7 中药与蒙药的用法用量也有很大的区别

7.1 同一种药蒙医用药方法与中医用药治病范畴和蒙医截然不同: 如:以肉豆蔻为例: 肉豆蔻在中医药里,它治病的范畴主要是消化系统用药,具有消食、开胃、理气、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而蒙药中它是用来治疗心脏功能方面的主选药物。它具有调节心动力治疗心绞痛、心悸、昏迷、惊劂的作用。

7.2 同样用于治疗同种病的药物中医药里用而蒙药里不用,广枣为例:蒙医治疗心悸、心慌、镇静、安神。而中医治疗消化不良。

7.3 蒙医用药量与中医用药量的不同:是主要根据患者体质、饮食习惯、气候、地域差异遗传因素而定量。

7.3.1 慢性病且病程长者,用药不必量大,急性病宜量大,由于病程长者体质耗损大,故用量随病情,病程而改变。

7.3.2 体质强壮者,用量重于体质弱,这是因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 老年少儿用量应小于壮年,妇女用量应轻于男子。

7.3.3 在炎热季节治疗寒性疾病时,宜减量服用。

7.3.4 凡属生冷、油腻、腥辣、辛味等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的食物予以避免。

8 小结

长期以来,由于蒙药与中药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融合,是人们对蒙药的认识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只有充分认识两种医药体系的异同点,才能比较研究 ,进而相互借鉴 ,有利于拓展临床药物应用,更好地发挥蒙医药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造福于民。

[1]松林, 蒙药学概论[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12 ; 8(1) : 12.

[2]包照 日格图,包凤兰.试论中医蒙 医通用药材比较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 一 中医药现代化 , 民族医药学,2006 ; 8 ( 2 ): 65 —67.

R291.2

B

1006-6810(2017)09-0049-02

2017年7月26日收稿

猜你喜欢

诃子药性蒙医
永德县诃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永德县诃子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诃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蒙医“萨病”治疗概述
浅谈室性早搏的蒙医诊治
蒙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赫依型心刺痛患者蒙医辨证施护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