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66例疗效评价
2017-01-15刘英杰
刘英杰
(辽宁省锦州市解放军第205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66例疗效评价
刘英杰
(辽宁省锦州市解放军第205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探讨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后,观察临床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心脾两虚造成失眠的患者66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33例以及对照组33例失眠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心脾两虚型治疗方法;观察组: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谷维素配合艾司唑仑片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后患者失眠减轻的程度以及心脾两虚康复的效果,以突出归脾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心脾两虚型失眠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心脾两虚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可以降低失眠复发率并且减轻不良反应,进而将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概率显著提高。
归脾汤;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评价
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加快了原先的生活节奏,因而也带来更重的精神压力。在这种状态下,更多人患有失眠症。患有轻度失眠时,常见入睡困难而很容易苏醒、半睡半醒的症状。如果患有严重失眠,患者通常整夜都无法入睡。经过较长时间后,失眠将会严重干扰到平日的生活,减低了生活质量并且伤害失眠患者的健康[1]。失眠症状较多源自心脾两虚的病因,截至目前已经发明多种药物用来治疗失眠,然而较多药物都附带不良反应或者见效较慢。对于此,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失眠患者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采用归脾汤加减的方式对观察组33例失眠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缩短患者的失眠症状时间方面,获得的效果确切,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失眠患者66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男30例,女33例;年龄为27~5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2±5.5)岁。在选择的患者中,30例具有半年的失眠症,16例患者的失眠病程在0.5~2年,其余患者病程已经超出了2年。所有失眠患者都表现出精神不振、头部经常眩晕、气短心悸、脉象微弱、面色惨白的症状。观察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明显(P>0.05)。
1.2 方法:针对对照组心脾两虚失眠患者选择了口服艾司唑仑的治疗方式,患者于入睡前1 h服用2 mg的艾司唑仑片,1个疗程包含20 d;配合服用每次20 mg的谷维素,每日需要口服3次。针对观察组选择了归脾汤加减的方式,配方包含30 g的黄芪、15 g的茯神、10 g的远志、15 g的党参、10 g的炙甘草、10 g的白术、15 g的枣仁,外加2片生姜、6个桂圆以及10个大枣[2]。用水煎服药物,要求失眠患者每日服药1剂,分别在晚间以及午睡之前一个 h配合温水服用。经过20 d的连续服药,观察失眠缓解的效果。
加减治疗的具体做法为:失眠患者如果同时患有肝阳上亢,那么在服药中增加生龙骨、珍珠母以及生牡蛎;患有脾胃湿症状时,增加黄芪和黄连;患有肝气郁滞时,可增加延胡索、香附以及郁金;患有阴虚时,增加牡丹皮、熟地黄、知母以及鳖甲。具体在操作时,需要依照失眠症患者伴有的其他症状来分别调配适当的药物。
1.3 判断标准[3]。痊愈:心脾两虚型患者经过治疗,完全消除了失眠多梦症状,脸色红润并且脉搏变得有力,精神也明显振作;显效:患者基本上能够整夜处于睡眠状态,偶尔出现多梦或失眠现象,短期就能够自行消除症状;有效:患者表现出失眠减轻的现象,然而停药后就容易再次失眠;无效:不满足痊愈以及有效任何一项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有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实施χ2检验(以%表示),计量数据实施t检验(以 表示)。当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观察组中,共有25例心脾两虚患者已经获得了痊愈,比例为75.8%;显效患者达到5例,占到了15.2%;治疗有效的患者共有3例,占有9%。所有患者在接受了归脾汤加减治疗过后全部痊愈,未见无效病例。在对照组中,总共15例失眠患者获得痊愈,占有45.5%;5例达到显效,比例为15.2%;3例为有效,占有9%;其余患者虽然经过治疗但仍未能缓解失眠情况,无效患者占30.3%。在失眠症状缓解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失眠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也可以叫做“不得卧”或者“不寐”。患者患上了失眠后,经常夜不能寐,因而无法确保常规的充足睡眠。失眠的表征为:睡眠小时数较少且睡眠较浅[4]。经过一夜的休息,患者仍无法恢复必备的精力和体力。失眠症包含了轻微和严重的2个层次,轻度失眠患者虽然可以入睡但是却会经常醒来,一旦苏醒就很难再次入睡;如果严重失眠,甚至整晚都无法真正入睡。在失眠的类型中,心脾两虚失眠的具体表征包含精疲力竭、夜晚失眠多梦、头部眩晕、脸色苍白以及脉搏微弱。失眠病因包含了多类,例如某段时间过度疲惫、患者气血不足、经常过度忧虑等。
治疗失眠过程中,经过逐步的摸索,现今常用的治疗方式可分为西医和中医这两类。具体而言,西医针对于失眠治疗通常选择催眠或者镇静类的药物,要求患者服用。在催眠类药物中,主要为苯二氮性质的药物。但若长期服药,失眠症患者将会表现出嗜睡、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这些不良反应。同时,西医治疗也表现出突显的依赖性,一旦服药那么很难戒掉药物。某些患者由于很难忍受较长时段的服药治疗,强迫自身戒掉催眠药物,这时将会比从前更难入睡,因而反复遭受失眠的折磨。由此可见,亟待探索依赖性更小并且疗效更优的失眠治疗方式,以此来改善失眠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治疗心脾两虚失眠时选择归脾汤方,能够获得优良的治疗成效。归脾汤方包含了能够生血的黄芪、党参、甘草和白术等,配以龙眼肉和当归。针对失眠症患者,归脾汤能够表现出补血养心、安神宁心的具体效果。木香可以理顺体内的气息,脾胃受到补偿因此不会停滞。配方中的大枣能够促进脾胃的调和,因此也起到了重要效果。从综合角度来看,归脾汤这类配方尤其适合心脾两虚类型的失眠症患者,整个配方都突显了健脾养心和益气补血的实效[5]。
药理学已经证实:在归脾汤加减方式的治疗中,党参可以帮助患者镇静,但是又不会带来较强的用药依赖。黄芪还能够减轻局部性的血管阻力,有效扩张机体内部的血管。这样做,就可以保持内皮细胞的完整,进而改善微循环。此外,归脾汤加减的方式还可以修复已经受到损伤的神经细胞,多糖成分可以提升患者免疫力,具备了解毒效果。配方的特性为:同时治疗心脾,重点促进脾胃的协调,能够减轻烦躁并且杜绝嗜睡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归脾汤加减的治疗,可以将患者失眠等系列症状显著缓解,最终成功提高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许翊坂.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03.
[2] 杨晓莲.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50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3(4):103-104.
[3] 贾青珍.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60-61.
[4] 刘俊梅.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4-5.
[5] 易琰斐.归脾汤加减配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16.
R256.23
B
1671-8194(2017)32-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