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腐蹄病综合防治措施

2017-01-15李世宏杨亚军孔晓军刘希望焦增华李剑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蹄部运动场奶牛

李世宏,杨亚军,孔晓军,刘希望,秦 哲,焦增华,李剑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

奶牛腐蹄病综合防治措施

李世宏,杨亚军,孔晓军,刘希望,秦 哲,焦增华,李剑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肢蹄病中较严重的蹄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结合作者自身对奶牛腐蹄病的防治体会,简述了奶牛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为奶牛养殖管理者和从业者提供奶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保障奶牛健康,促进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奶牛;腐蹄病;防治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恶臭、腐败、真皮化脓与坏死,疼痛,跛行,角质溶解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组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发病不分年龄,发病率高达5%~30%,约占到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目前,我国每年由于腐蹄病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牛总数的15%~30%,淘汰率占总淘汰率的19%,比奶牛其他疾病的淘汰率高4%~6%[1]。奶牛腐蹄病不仅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利用年限缩短,再加上治疗费时、费力、费钱,导致奶牛过早被淘汰,阻碍奶牛业健康发展,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因

1.1 病原微生物因素

奶牛发生腐蹄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病原微生物,其主要是由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两者共同感染引起。节瘤拟杆菌先对奶牛的蹄部发生感染后,蹄部皮肤和基层的完整性被破坏,从而有利于坏死梭杆菌入侵而感染蹄部,坏死梭杆菌入侵后感染蹄部,引起组织化脓和坏死等病理变化。腐蹄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除了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外,还有拟杆菌、脆弱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杆菌、粪弯杆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球菌、酵母菌、微球菌、螺旋体及其他一些条件致病菌等[2]。

1.2 营养因素

某些奶牛养殖场为追求眼前利润,在饲料中过量增加精饲料致使饲料精粗比例不当或者缺乏必要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导致奶牛日粮营养成分不能适应自身生产需求,特别是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很容易引起奶牛腐蹄病的发生。钙磷不足造成奶牛的体质下降,致使蹄骨组织疏松软化,易导致腐蹄病的发生;高钙、高磷会抑制锌等元素的吸收,锌与皮肤的健康息息相关,缺乏会影响蹄角质化,容易发生腐蹄病。VA、VD、VE、烟酸及必要矿物质的缺乏都会引发腐蹄病,尤其VD的缺乏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是引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精料过多会导致瘤胃内乳酸蓄积引起瘤胃液pH值下降、内毒素增多,导致奶牛抗病力下降,易引发腐蹄病。日粮中硫的水平或含硫氨基酸缺少影响蹄壳生长速度和硬度,可继发奶牛腐蹄病。

1.3 管理因素

有些奶牛场由于圈舍过小,运动场地不足,导致饲养密度过大,奶牛长时间缺乏运动,造成蹄部组织血液回流不畅而瘀积,从而严重影响了蹄组织的正常代谢,致使蹄部抗病能力下降。卫生条件差、圈舍通风不畅和不清洁、粪尿清扫不及时也易引发腐蹄病,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季节,圈舍湿滑,运动场泥泞,牛蹄长期在泥水和粪尿中浸泡,致使蹄角质变形、变软,承重性、耐磨性及抗病力降低等导致腐蹄病发生。运动场凹凸不平、有尖锐硬物或砂石等,易使牛蹄损伤而引发腐蹄病。修蹄不重视,不定期修剪,对牛蹄日常药浴护蹄工作也重视不够,再加上若修蹄不当,如修蹄工具消毒不严、修蹄过重等因素致使蹄病发生继而引起腐蹄病。

1.4 疾病因素

许多致病菌、病毒或寄生虫都能引起蹄病,而病原菌感染是引起奶牛腐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两者共同感染而引起的腐蹄病。防疫没做好,导致口蹄疫病毒侵袭,引起蹄部溃烂发生腐蹄病。管理不完善,导致奶牛发生子宫炎、乳房炎及产科病时可引起代谢紊乱而在机体的末梢部位血管形成微血栓,导致末梢器官部分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奶牛蹄角质部角化不全,从而引起蹄变形而继发腐蹄病,瘤胃积食、胃肠炎、霉变饲料中毒等产生大量的乳酸和内毒素等炎性产物,还有寄生虫病、锥虫病等引起水肿波及蹄部,从而诱发腐蹄病等蹄病的发生。

1.5 遗传因素

奶牛发生蹄病的遗传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指(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研究还发现,奶牛的蹄形有一定的遗传性,不良蹄形奶牛的后代容易发生蹄变形。奶牛蹄部性状遗传力为0.6,且与生产性能呈高度正相关[3]。不同品种的奶牛,蹄病的易感性不同,如美国、加拿大黑白花奶牛蹄病发生的相对较少,荷兰黑白花奶牛发病最多。另外,蹄变形与公牛的遗传性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公牛先天蹄变形,则后代也很容易患此病[4]。上述这些蹄病可继发腐蹄病。

2 症状

患病奶牛初期频频提举病肢,或用患蹄频频敲打地面,站立时间较短,喜卧而不愿站立。通常患牛的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突然发生轻微逐渐到严重的跛行,走路时病蹄不愿触地,有疼痛感,触之避让,局部检查可见指(趾)间皮肤和蹄冠呈红色、暗紫色,肿胀,敏感。叩诊、触诊按压蹄部有明显的疼痛感,指(趾)间皮肤常发生坏死和纤维化,伴随着特殊的恶臭味,但是只有少量渗出物。当深部组织腱、指(趾)间韧带、冠关节和蹄关节受到感染时,形成坏死组织的脓肿或瘘管,向外流出微黄或灰白色具有恶臭味的脓汁。检查时可见蹄部肿胀、腐烂,或嵌满粪污的黑洞,个别奶牛蹄趾间腐肉增生,暗红色,突出蹄趾间沟,易出血,并且有灰色或污黑色脓汁流出,恶臭。此时全身症状明显,食欲废绝,消瘦明显,跛行加重,产奶量骤降,生产能力丧失,蹄壳脱落,腐烂变形。

3 诊断

据患病奶牛一肢或多肢跛行,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水肿,蹄间皮肤和蹄冠呈暗紫红色、肿胀,发热,蹄底枕部流出脓性、恶臭的分泌物等症状即可作出确诊。但要注意与脓性皮炎蹄型、口蹄疫、肢蹄急性创伤性跛行等蹄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有PCR、ELISA、LAMP等。

4 治疗

首先将病牛隔离至清洁、干燥、铺有垫草的圈舍单独饲养,然后依病情用消炎抗菌、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和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4.1 全身疗法

急性或严重性腐蹄病患牛应该进行全身治疗。在治疗时应先清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腐蹄病,原发性的多因饲喂精饲料过多所致,故应改变日粮结构,减少精料,增加优质干草的饲喂量。继发性的是由子宫炎、乳房炎、胃肠炎等引起的,在治疗腐蹄病的同时,应加强对这些诱发疾病的治疗。严重病例还需改善微循环,解除酸中毒,补充水及电解质。将5%碳酸氢钠溶液500~1 000 mL、25%葡萄糖500~1 000 mL、VC 5 g混合后静脉注射,同时肌内注射青霉素240万IU,每天2次,连用3~5 d。

4.2 局部疗法

对不太严重的奶牛腐蹄病可以用局部方法治疗。先用清水清洗,再用20%硫酸铜溶液消毒,并将腐烂组织清除干净,深处用双氧水清洗,清洗后再用碘酊消毒,然后均匀撒上高锰酸钾粉,创面敷上一小块脱脂纱布,包扎后隔离饲养,2 d换药1次,直到痊愈。如蹄趾间有增生物,用外科法割除或烧烙法烙去增生物,再将高锰酸钾粉撒于增生物创面上,填脱脂纱布、包扎隔离饲养、用药,直到痊愈。

4.3 中药疗法

中药以活血、祛湿、壮筋骨为治则。①血竭白及散:血竭100 g,龙骨100 g,白及50 g,儿茶50 g,红花50 g,乳香50 g,没药50 g,轻粉20 g,樟脑20 g,朱砂20 g,冰片20 g,混合研磨成细末,清洗除掉坏死组织,均匀地散布在处理好的创面上,再敷上一小块脱脂纱布,然后在整个创腔内填满松馏油脱脂棉并压紧,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在外部涂以松馏油,以防腐和防潮,2 d换药1次,直到痊愈[5]。②青黛散:青黛60 g,轻粉15 g,龙骨6g,冰片30 g,碘仿40 g,混合研磨成细末,清洗除掉坏死组织,消毒后直接将粉剂撒在创内,包扎后隔离饲养,2 d换药1次,直到痊愈[6]。

4.4 其他疗法

封口疗法:保定病牛,清洗除掉病蹄坏死组织,涂5%碘酊,再撒布血竭粉,然后用烧红的烙铁在药粉表面轻烙之,血竭粉遇热即熔化成一层保护膜,与周围的蹄角质比较牢固的粘合在一起,最后用绷带包扎病蹄,疗效可达85%以上[7]。液氮冷冻疗法:用棉球蘸取液氮,迅速放在增生物上,连续5~7次,每次2~4 s,使整个病变部接触液氮连续几次,直至病变发生冻结为止,再涂以少量消炎粉,然后包扎蹄部,治疗该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5 预防

奶牛腐蹄病重在预防,恰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甚至杜绝本病的发生。

5.1 确保营养平衡

根据奶牛泌乳不同的阶段,进行分群饲养,饲料精粗比例搭配要合理。必须保证饲料中常量元素钙、磷、钠、镁、钾和硫的量,特别是钙和磷的量和适当的比例。钙、磷比例一般以1.4∶1可获得钙磷代谢的正平衡;保证微量元素铜、铁、锌、钴、锰、硒、碘的量;注意日粮中阴阳离子的平衡;必须保证奶牛VA、VD、VE和烟酸的供应,以保证奶牛瘤胃pH值在6.2~6.5之间,也可以添加缓冲剂,以防止乳酸中毒和机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诱发腐蹄病。对于高产奶牛,要注意补充必需氨基酸,对于一般奶牛更要注意保持日粮合适的氮硫比,以使瘤胃微生物能合成正常数量的含硫氨基酸。

5.2 定期护理蹄部

通过制定常规的预防性修蹄计划和牛群趾蹄状况监控记录,成年母牛每年春秋两季集中修蹄,以矫正蹄形、发现蹄病、治疗蹄病,建立健全奶牛蹄部护理制度,长期坚持落实这些管理措施,奶牛场上的蹄病肯定能够得到很好地控制,蹄病发病率会控制在3%左右。在奶牛每日必经处设长、宽、深为4.0 m×1.0 m×0.2 m的浴池浸泡浴蹄,可根据具体情况连续或间断蹄浴,使其在走动过程中进行蹄浴,能够很好地预防蹄病。在牛场发现有牛只跛行时,要尽快检查,确定跛行的病因,并要进行治疗性修蹄,治疗后做好患蹄护理,促进愈合,防止复发。

5.3 科学选建圈舍

合理设计和及时维护运动场地。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在降雨较多的地方,牛舍应建在高燥的地方,运动场地面保持一定坡度,有利于排出雨水和污物;运动场土质具有优良好的渗水性,保持清洁,防止大的洼地或有坑。降雨量较少的地方,牛舍和运动场的地基垫高即可,地基垫料以沙壤土最好,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和渗透。而在靠近江、河、湖、海等高湿地方,牛场选址时应慎重考虑,防治牛舍和运动场长期泥泞。

5.4 保持场舍干燥

奶牛运动场坚持每天清粪,雨季适当增加清粪次数。场内饲养密度不可过大,一般饲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运动场12~15头。圈舍和挤奶厅保持干燥,若粪尿污物直接污染牛蹄,牛蹄部长时间处于高湿、多污染的环境中,增加了细菌(主要是坏死厌气丝杆菌)污染的机会,很容易导致腐蹄病发生,故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水等,并定期进行日常的消毒工作。运动场应保持干燥,排水要通畅,并及时清除场内的铁丝、炉渣、石块、异物等。

5.5 消除发病诱因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增强奶牛体质,加强奶牛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瘤胃酸中毒、酮病、胎衣不下、锥虫病、霉变饲料中毒等诱发疾病的防控工作,也是预防奶牛蹄病一个重要的措施,对于这些易引起奶牛蹄病的疾病,要实时监控,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做好口蹄疫疫苗的接种、抗体监测工作,防止口蹄疫病毒侵害牛蹄造成危害。腐蹄病的遗传性则表现在某些牛的后代对指(趾)间增生和蹄叶炎有明显的易感性,因此在选种时,坚决淘汰蹄有严重缺陷的牛。在每年制定选种选配方案时,注意调查使用公牛的后代情况,选择品种优良、蹄形合格的公牛,母亲及后代有明显肢蹄缺陷的应及时淘汰。另外对年龄偏大、产奶量低、容易患腐蹄病的奶牛也要及时淘汰。

5.6 疫苗免疫预防

我国研制的腐蹄病灭活苗(拟杆菌强毒力菌株)的临床应用,免疫保护率可达80%,免疫期6个月,已在一些奶牛场进行了区域性推广试验,为防控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效的免疫技术。另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的基因工程疫苗,由于培养简便,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未来灭活苗的有效替代品。王克坚等[8]也成功研制出了E型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与绵羊IL-2融合基因工程苗。药物虽然可以防治腐蹄病,但费时、费工、费钱,故今后防控腐蹄病最好的防治措施是疫苗免疫预防。

腐蹄病是奶牛肢蹄病中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传染性,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腐蹄病应该贯彻“加强管理、重在预防、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案,为防治奶牛腐蹄病提供有效措施,从而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奶牛生产效率,促进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1] 王东升,张世栋,董书伟,等.我国奶牛腐蹄病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34(4):66-68.

[2] 敖日格勒.奶牛腐蹄病的病因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9):3-4.

[3] 赵福琴.奶牛蹄病发生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5(9):54-57.

[4] 赵俊永,翟占军,杨军旗.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4(8):19-20.

[5] 卢国鹏.中西结合治疗奶牛腐蹄病[J].中兽医学杂志,2016,192(5):29-30.

[6] 张振国.浅析奶牛蹄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5(10):80-81.

[7] 张晓川.浅析奶牛蹄病及蹄叶炎与腐蹄病的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6,229(2):16-17.

[8] 徐亚东,李勇生.防治奶牛腐蹄病的有效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4):116-117.

S858.23

A

2095-3887(2017)05-0048-04

10.3969/j.issn.2095-3887.2017.05.012

2017-06-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6-LIHPS);兽用化学药物创新团队

李世宏(1974-),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奶牛临床疾病防治。

猜你喜欢

蹄部运动场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大美运动场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奶牛吃草
家有运动场
《奶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