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工作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2017-01-15任振星
任振星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消毒工作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任振星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生物体必须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这些微小的生物体称为微生物,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畜禽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但也有少数微生物对人和畜禽是有害的,它们能引起人畜禽发生病害,如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布氏杆菌、黄曲霉菌等,这些微生物成为致病 (病原)微生物。
近些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国内外畜禽及其产品贸易的增加,市场流通加快,给动物疫病的传播和发生增加了潜在的危险,畜禽疫病的发生,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社会的恐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加强畜禽疫病的防控,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减少动物的发病死亡率,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动物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的3个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畜禽。要预防和扑灭传染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应加强畜禽疫病的预防和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加强畜禽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以提高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畜禽场舍、畜禽屠宰加工场所及其饲养、运输工具等有关物品和周围环境应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消毒规划和配齐消毒设施设备,制定消毒制度并进行定期消毒工作,以便及时消灭传染源,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消毒是一种消灭传染源和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之一,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清除和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存环境和有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消毒虽不能消除动物体内的病原体,但对预防和消灭病原微生物是一种有效方法,是重要措施之一,消毒的目的是消灭外界环境、畜禽体表和排泄物及用具等上面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消毒的种类有预防消毒、临时消毒 (紧急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是指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结合畜禽饲养管理和畜禽屠宰加工管理工作,对畜禽场舍、屠宰加工厂 (车间)、圈舍、用具、器械、运输工具、水源、污水等进行及时消毒;临时消毒或紧急消毒是指当发生传染病期间为切断传染源的传播,对畜禽所在的场舍、隔离场地、用具、排泄物 (粪便、尿)、分泌物及污染物品和场所等按消毒程序进行多次临时消毒,消灭传染源排泄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蔓延;终末消毒是指在全部病畜禽痊愈或死亡、扑灭后,解除封锁前对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消毒的方法有物理消毒法,是指清扫、洗刷、通风、过滤、焚烧、火焰消毒、日晒、紫外线和高温、干燥法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化学消毒法,是日常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消毒时应正确选择消毒剂,消毒药对微生物有一定选择性,并受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影响,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对病原体消毒力强、对人畜禽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体、使用方便、效果好的消毒剂,并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法应用范围广,消毒对象常用于畜禽场舍和畜禽屠宰加工厂区、地面、粪便、污水、皮毛、运输工具、种蛋等;生物消毒法,包括发酵法和堆积法等,主要对粪便、污水或其他废弃物的处理。消毒的原则是使用的消毒药必须低毒高效,对人畜禽副作用小,根据消毒对象和环境情况选择最佳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保证消毒剂的用量,凭借着合适的消毒器械进行消毒,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工作中,消毒时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畜禽及养殖场、屠宰厂的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种类。
本病发病后可用中药进行对症治疗,如黄芪多糖口服液、清瘟败毒散等,可适当添加广谱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另外在疫情暴发期间选用2%火碱溶液对猪舍进行环境消毒,用生石灰对猪场周边环境进行地面消毒,注意通风和及时清理粪便,有闲置猪舍的可选择降低饲养密度来减少猪之间密切接触频率,对阻止疾病蔓延有很大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