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猪病毒性腹泻防治
2017-01-15樊永亮
樊永亮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54850)
春季猪病毒性腹泻防治
樊永亮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54850)
猪病毒性腹泻常发作,要及时检查猪群,针对不同症状,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相应的防治措施。生产中要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并为分娩前后的母猪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以提升母猪与仔猪的抵抗力,做好妊娠猪疫苗接种工作。
猪病;春季;毒性腹泻;防治
猪病毒性腹泻是猪最常见的传染病。在防治上要及时检查猪群,发现病猪及时采取隔离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
1 猪病毒腹泻的症状分析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
此病较常发于寒冷春季,且潜伏期较短,传播快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染。发病仔猪出现的典型症状是暂时呕吐,且会伴随腹泻症状,排黄色带有恶臭气味粪便。个别仔猪发病前体温会暂时升高,腹泻后体温下降,并伴随严重脱水症状。年龄越小的猪群发病率越高,而感染后的仔猪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1.2 猪流行性腹泻
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猪流行性腹泻的症状主要会出现呕吐、腹泻等,且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逐渐消瘦。腹泻初期,病猪粪便一般呈现黄色黏稠状,慢慢会变为水样。根据年龄不同,病猪表现出的症状各异,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1]。一周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3~4h内便会出现严重脱水症状直至死亡。同时,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减退且精神萎靡,治疗大约一周后仔猪会逐渐恢复正常,也有少数仔猪生长发育迟缓。
1.3 轮状毒病性腹泻
轮状毒病性腹泻的潜伏期一般为12~24h,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且食欲不振[2],而部分仔猪吃奶后会发生呕吐现象,继而产生腹泻,且粪便呈现出黄色或黑色的水样状。猪群年龄、养殖环境以及免疫状态等都影响病情轻重程度,而缺乏母源抗体的乳猪病症最为严重。
2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
首先,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并为分娩前后的母猪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在母猪产前一个月左右应接种胃肠炎疫苗,增加母源抗体。其次,做好猪舍定期清洁工作,充分杀虫、灭鼠,以彻底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猪舍温度、湿度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各种引发腹泻的应激因素。最后,虽然目前仍未研制出治疗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有效药物,但应对发病仔猪及时补水,并口服速效补液盐与腹泻药物。
2.2 猪流行性腹泻
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做好流行腹泻的防疫工作,且应对妊娠猪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还应严格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严禁由发病疫区购买仔猪。本病并无特效治疗药物,通常对症疗法确保猪舍干净清洁,还应为病猪及时补充大量的补液盐[3],防止出现脱水症状。还应为病猪服用抗生素药物,立即封锁发病现场,做好猪舍用具的消毒工作。
2.3 轮状毒病性腹泻
目前仍无有效疫苗,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进行防治,以提升母猪与仔猪的抵抗力。在此病的流行地区,母猪由于受感染而获得一定免疫力,应确保乳猪尽快吃到初乳,以接受母源保护。但母乳也只可以预防猪腹泻病症,无法消除此后的继续感染,应确保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保暖。做到对症治疗,并为病猪补充足够的补液盐,防治病猪出现脱水症状。
3 结束语
春季气候潮湿且温差变化较大,猪群极易引发病毒性腹泻,且近年来此种疾病也在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水平。猪病毒腹泻主要包括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腹泻以及流行腹泻等3种类型,且在大中小等规模养殖场中都为常见。同时,此病的传播速度较快,必须做好防控措施,最大可能的减少病毒性腹泻对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
[1]徐景龙,孟繁超,邓云强,等.春季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J].当代畜牧,2014(6):20-21.
[2]成湘明,钟佳,刘进辉,等.春季常见猪病及主要疫病的综合保健防控[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125.
[3]魏赐开,王世清,刘兵,等.冬春季猪三大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2(7):94.
樊永亮 (1981.9-),男,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大专,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综合执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