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用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9期
关键词:细胞学薄层宫颈

刘 英

(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用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

刘 英

(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吉林 梅河口 135000)

目的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用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诊断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94例在我院行宫颈环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用活检病理检测,对照组47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活检病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93.6%,对照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80.9%,观察组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宫颈癌与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患者实施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液基薄层细胞学;活检病理;早期宫颈癌;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

宫颈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的一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学及人乳头瘤病毒逐渐被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1]。宫颈上皮内病变为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早进行检查及诊断对减少晚期宫颈癌发生有重要帮助。本研究为了解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用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收治的94例患者分别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检测,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4例行宫颈环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患者年龄最小27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5.5±4.2)岁;对照组47例,患者年龄最小26岁,最大57岁,平均年龄(44.9±5.1)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排除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中途退出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本组94例患者均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术前观察组患者进行活检病理检查,收集患者宫颈细胞标本,并将收集的标本制成薄切片,同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式辨别、诊断病变组织及细胞形态。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选用专门的液基细胞刷手机宫颈管内及宫颈外脱落的细胞,并将收集的细胞存放于含有Autocyteprep保存液的细小瓶子内,然后将细胞制成薄片,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检测细胞薄片。同时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病理分析,并将两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

1.3 诊断标准:CINI标准:上皮细胞细胞核增大程度超过1/3,核分裂情况明显改善,核质比例明显增加,细胞极性保存;CINⅡ标准:上皮细胞细胞核增大程度为1/3~2/3,核分裂明显增多,核质比例明显增加,细胞有极性存在;CINⅢ标准:整个上皮全层基本被病变细胞占据,细胞核可见异常增大,核质比例显著增大,核分裂明显,细胞无极性[2]。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本组94例研究对象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显示,CINI49例,占52.1%,CINⅡ31例,占33.0%,CINⅢ14例,占14.9%。

2.2 两组诊断结果准确率比较:观察组47例患者行活检病理检测,结果显示44例患者检测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其中CINI23例,占48.9%,CINⅡ12例,占25.5%,CINⅢ9例,占19.1%;诊断准确率为93.6%(44/47)。

对照组47例患者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38例患者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其中CINI19例,占40.4%%,CINⅡ15例,占31.9%%,CINⅢ4例,占8.5%;诊断准确率为80.9%(38/47)。

3 讨 论

宫颈癌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科肿瘤疾病,据统计该病仅次于乳腺癌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二、原发癌高发年龄多在30~35岁,浸润癌的高发年龄则在45~55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宫颈癌患者也逐渐趋向年轻化[3]。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广泛使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致死率显著降低[4]。宫颈癌的发病及病情进展较慢,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研究显示从宫颈上皮细胞内瘤样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往往需5~15年。而早期宫颈癌患者通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及恶化,可逐渐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可见白色或血性液体、阴道不规则流血现象,发展至晚期则极易产生尿急、尿频、下肢水肿、便秘等症状;且研究显示患者极易因肿瘤压迫输尿管而产生肾盂积水、输尿管梗阻等现象,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5]。研究显示,根据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为依据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鳞癌,二是腺癌,三是腺磷癌,而及早进行有效的筛查及诊断则可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有重要帮助。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不典型增生,二是宫颈原位癌。目前,临床上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多采用巴氏涂片、高危型HPV检查、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检查等,然而单纯采用一种方式进行诊断其准确率尚不理想,临床上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更加准确的诊断方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是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方式,其主要是借助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并可对细胞学进行分类诊断。有研究显示,该检测方式对宫颈癌细胞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还能够检测出细菌,滴虫、病毒、霉菌等微生物感染,将其应用于早期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6]。然而该检测方式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其检测时需收集患者宫颈分泌物,同时还需要利用浸入液基细胞处理试剂对收集的宫颈分泌物进行处理,处理后才可实施检测,而这一环节需依靠检测人员手工处理细胞样,极易引发涂片细胞重叠,过厚,固定欠佳和污染等,进而极易对检测的准确程度造成影响,此外,取样细胞过少极大影响检测结果。活检病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的一种检测方式(金标准),其主要是通过钳取、切取或穿刺方式将患者体内的病变组织取出,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过程中不受操作人员人工操作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而可有效的提高诊断准确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活检病理检测准确率为93.6%,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0.9%,观察组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对早期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实施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邵艳华.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65-266.

[2] 胡小春.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0):1342-1343.

[3] 韩一栩,曾新.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5,25(8):21-24.

[4] 孟风丽,周粉峰,端礼荣.支气管镜刷检液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血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8):992-993.

[5] 杨正浩,魏珍,刘涛.细胞DNA定量分析法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59-61.

[6] 韩胜春.分析改良阴道取样巴氏涂片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2936-2938.

R737.33

B

1671-8194(2017)29-0067-02

猜你喜欢

细胞学薄层宫颈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纤支镜毛刷常规脱落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