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保留乳腺方式治疗副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探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9期
关键词:优良率乳腺受体

王 健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普外3科,辽宁 朝阳 122100)

采用保留乳腺方式治疗副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探析

王 健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普外3科,辽宁 朝阳 122100)

目的分析保留乳腺方式治疗副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副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根治性手术(对照组),另外36例患者接受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研究组),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激素受体状态、接受放疗的情况差异显著,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保留乳腺方式治疗副乳腺癌的效果较好,相对根治性手术激素受体更加积极、接受放疗的患者更少,具有较高的价值。

保留乳腺;副乳腺癌;临床效果

副乳腺癌属于相对少见的乳腺癌类型之一,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0.3%~0.6%,其治疗原则和乳腺癌基本一致[1]。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发现副乳腺癌同样可以应用保留同侧乳腺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样能够取得较高的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分析传统手术与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副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副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根治性手术(对照组),另外36例患者接受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2~66岁,平均(46.3±6.2)岁;TNM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3例、Ⅱ期患者21例、Ⅲ期患者6例。研究组36例患者年龄在34~69岁,平均(47.2±6.7)岁;TNM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4例、Ⅱ期患者25例、Ⅲ期患者7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病灶切除手术,麻醉后切开腋窝处皮肤,切口长度约为8 cm,将整个副乳腺切除,对通过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将肿瘤病灶组织送检,根据结果选择是否继续扩大切除,直到结果为阴性。研究组患者接受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后将腋窝皮肤切开,使用影像学手段对病灶予以定位,根据患者病变位置和深度对病灶进行局部广泛性的切除,切除后对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对病变标本送检,根据结果选择是否继续切除[2]。

1.3 评价指标

1.3.1 优良率:优:治疗后患者乳房基本对称、外形无差异、无瘢痕,两侧乳头水平相差2.0 cm以下;良:治疗后乳房基本对称,两侧乳头水平差异在2~3 cm,皮肤颜色出现轻微变浅;差:治疗后双侧乳房的外形出现较大的差异、不对称,乳头水平差异超过3 cm[3]。

1.3.2 其他指标:对两组患者雌激素受体状态、孕激素受体状态和放疗比例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的情况下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研究组36例患者中评价为优的有23例、评价为良的患者11例、评价为差的患者2例,总的治疗优良率为94.44%;对照组30例患者中优10例、良13例、差7例,总的治疗优良率为76.0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激素受体状态等指标对比:研究组36例患者雌激素受体状态积极的有33例(91.67%)、孕激素受体积极的有6例(16.67%)、术后接受放疗的有3例(8.33%);对照组30例患者雌激素受体状态积极的有11例(36.67%)、孕激素受体积极的有1例(3.33%)、术后接受放疗的有15例(50.0%)。研究组患者的激素受体状态、接受放疗的情况差异显著,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

3 讨 论

副乳腺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命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4-5]。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常规的根治性手术对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多,术后患者的乳房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患者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6-7]。基于副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乳腺癌基本一致,因此有看法指出可以应用保留乳腺手术对副乳腺癌手术进行治疗。为了进一步了解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副乳腺癌的疗效,本文通过分组研究进行探讨[8]。研究结果提示,应用乳腺保留手术治疗的优良率更高,患者的乳房外形改变相对较少,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由于患者乳腺组织得到部分保留,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相对药效,患者的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状态相对积极,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提示乳腺保留手术在副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储妍姣,江琳.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9):35-36.

[2] 郝福荣,吕春燕,刘杰,等.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初步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24):1912-1916.

[3] 刘文林,俞登峰,包启明,等.经胸肌间径路清扫腋窝水平Ⅲ组淋巴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30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11):1630-1632.

[4] 权毅,付华,左怀全,等.鸦胆子油注射剂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5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15-3216.

[5] 赵世韬,杜红阳.TAC与CAF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5):1710-1712.

[6] 勾晶明,王亮,吕文月,等.乳核内消液辅助乳腺癌术后化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347-348,350.

[7] 刘恒山.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可手术乳腺癌[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37-2738.

[8] 李小雷,王晓琦.超声刀在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2,28(12):1677-1680.

R737.9

B

1671-8194(2017)29-0027-01

猜你喜欢

优良率乳腺受体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