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进一步向制度化建设迈进
2017-01-15王虎峰
文/王虎峰
报告描绘了医改新蓝图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开宗明义提出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目标。指出了“当前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及两个阶段的发展规划:从2020年到2035年为第一个阶段,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为第二个阶段,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以上重要论断同医改工作密切相关。这些论断和部署预示着,医改将成为我们抓住战略机遇、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重要组成,也将是化解主要矛盾的重要构成,同时还将是两个发展阶段当中的重要指标性内容。可以说,十九大为医改领域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
健康中国有了更高定位
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民生概念,再到党的十八大构建了以教育、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医疗为主的民生体系,十九大报告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报告提出,要构建涵盖教育、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脱贫、健康中国的民生体系,包括医改在内的健康中国建设已成为我国民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了健康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的论断。这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是国之大计,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医改进入制度构建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三个制度一个体系”,即“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段话突出了全面建立这个重点,这与十八大以来强调“推进试点”形成了显著对照。医改已经由试点阶段进入了制度构建阶段。
对医改领域的表述有了新逻辑。首先,十九大报告在明确制度建设后,专门提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然后,依次提到药品供应保障、预防为主、食品安全、中西医并重、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最后,又提出了生育政策和人口战略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政策。这些论述对于解决医改重点问题做出了统筹谋划和安排。
十九大报告对医改领域的论述具有重大的政策涵义。更加重视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基层的建设,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更加强调效率,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前面加上了“优质高效”的限定词;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让人民吃得放心”成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口以及生育政策和老龄化的应对政策更加积极,预示着人口政策将和其他社会经济政策相关联、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联、和产业发展相关联。从总体上看,医改在社会经济领域、乃至政治领域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