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线菌病的中西医防治

2017-01-15左俊峰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脓汁碘酊陇西县

左俊峰

(甘肃省陇西县碧岩镇畜牧兽医站,748107)

放线菌病的中西医防治

左俊峰

(甘肃省陇西县碧岩镇畜牧兽医站,748107)

牛放线菌病是多种致病性放线菌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又被称为大颌病、木舌症。该病最显著特征为头、颈、舌以及颌下的放线菌肿,在肉牛中最为常见,2-5岁的牛易感。本病是牛、猪、马等家畜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有时也可感染,以局部发生硬肿为特征。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前者主要侵害骨组织,后者常侵害软组织。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粗糙的饲料因会常刺破口腔,易诱发此病。

1 临床症状

牛:牛放线菌致病的多见上、下颌骨肿大,一般肿大进度很慢,界线明显;有时发展很快,牵连整个头骨。肿大部初期疼痛,后期无知觉。有时皮肤破口,流出脓汁,形成瘘管,经久不愈;林氏放线杆菌致病的多见舌咽部患病,舌体肿胀,坚硬粗大,故称“木舌病”。病牛流诞,咀嚼、吞咽、呼吸困难。颌下及腮腺部分的淋巴结和皮下组织形成局限性或弥漫型硬肿胀或皮下有局部性硬结。有时还可见于喉、食道、瘤胃、网胃、肝及肺等处有脓肿。

猪:多在乳房发生脓肿。

马:多发生精索硬肿,也可见颌骨肿、颈肿等。

2 真菌检查

取病部脓汁少许置平皿内,用水稀释,找到硫黄样颗粒,挑出且用水洗净,置载玻片上,加一滴15%氢氧化钾溶液,覆以盖玻片,搓压后,置显微镜下检查,可见排列如放线状的真菌。若取病料制作涂片,革兰氏染色,牛放线菌为阳性,而林氏放线杆菌为阴性。

3 中西医治疗

3.1 切开皮下脓包,挖去脓汁和增生物,用5%碘酒浸纱布塞入创口,隔一、二天更换一次。肿胀部可用2%卢戈氏液分点注射。颌骨硬肿,可用手术将肿块凿开,排出脓液,配合碘剂治疗。

3.2 用5%碘酊在肿胀部位分点深部注射,每天1次,同时用青霉素钾和链霉素混合,按体重计量每天2次。用药方法:每天早上用碘酊在肿胀部位深部分点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颈部肌肉注射;下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在肿胀块周围分点注射,碘酊的用量可根据肿胀块大小而定,如牛放线菌肿块在拳头大时,碘酊每次20ml,肿胀块增大可适当增量。林氏放线菌在头、颈、额间软组织局部肿胀时,因面积大,用量为每次50ml。碘酊的用药时间一般在5天左右,肿胀块开始化脓,待要破溃前进行外科手术。切开肿胀部位,排净脓汁,用碘酊浸纱布填入,每天换1次,连换3天即可痊愈。

3.3 碘化钾5-10g用法:成牛一次口服,犊牛用2-4g,每天1次,连用2-4周。重症可用10%碘化钠50-100ml静脉注射,隔日1次,连用3-5次。如出现碘中毒现象,应停药6天。

3.4 芒硝90g、黄连45g、黄芩45g、郁金 45g、大黄45g、栀子 45g、连翘 45g、生地 45g、玄参 45g、甘草24g,水煎,一次灌服。

3.5 砒霜15g、白矾60g、硼砂30g、雄黄 30g,共研细末,与黄蜡油混合,均匀地涂在纱布条上,塞入创口。

4 小结

4.1 牛放线菌病症状特殊,诊断容易,必要时可做镜检。

4.2 为防止本病发生,应避免在低湿地放牧,舍饲牛饲喂前将干草、谷糠、秸秆等浸软,以防刺激皮肤及黏膜,发现损伤后及时进行处理,有助于减少本病的发生。

4.3 放线菌病的软组织和内脏器官病灶,经治疗容易恢复,而骨组织变形的不易治疗和恢复。

4.4 对症而治并且大剂量的注射抗生素,可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同时结合补液、强心、消炎等综合疗法,可有效缩短痊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S855.1

B

1003-8655(2017)06-0092-01

猜你喜欢

脓汁碘酊陇西县
一例用饱和食盐水治疗狗化脓性炎症的报告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家畜三种常见外科病的症状和治疗
牛放线菌病诊断和治疗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陇西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氟康唑联合眼部碘酊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6例体会
马属动物阴囊脓肿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