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017-01-14钟德涛
钟德涛
[摘 要]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指出,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准则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其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应当继续坚持。胡耀邦为这个准则的制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是这个准则制定的倡导者、初稿起草的主持者,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并主持了修改和定稿工作,是定稿的审定者和签发者。
[关键词] 胡耀邦;《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政治生活;党的建设;党内法规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2-0042-07
2016年10月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简称1980年准则),“为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要继续坚持”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所作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简称新准则)的说明中,重点强调了新准则和1980年准则的关系。他说:“1980年准则,既对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又对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归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丰富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比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和基本准则,关于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关于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关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关于坚持党性,关于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关于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关于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关于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等等。这些都要继续坚持。”[2]这些论述表明,1980年准则作为一部仅次于党章权威的党内重要法规,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胡耀邦为1980年准则的制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文依据史实和历史文献,对胡耀邦在1980年准则的酝酿、制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促使胡耀邦萌生制度治理党内政治生活的理念
1976年是“文革”的最后一年。是年初,随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肆虐,叶剑英莫名其妙地“被生病”,由陈锡联在他“生病期间”主持中央军委工作;4月7日,邓小平因“四五”运动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他担任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没经过全国人大的任何程序就被剥夺了。同一天,华国锋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也是根据毛泽东主席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以中共中央决议公布的[3];庆祝党诞生五十五周年的“两报一刊”社论说,“党内确实有资产阶级”,“要集中火力批邓” [4]; 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后,中央报刊仍大谈“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并以此“抓革命”“向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斗争”[5]。……长时间“赋闲在家”的胡耀邦一边读书看报,一边思考这些事情,心里不是滋味,他时常对家人和来家看望他的故交感叹“文革”搞乱了理论路线,搞乱了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那些日子里,他“虽然失去人身自由,可是谁也无法禁锢他的思想,无法囚禁他的灵魂”。他“久久地思考着纷争不息的政治斗争、跌宕沉浮的国家命运和‘文化大革命的渊源始末……”[6] 198 10月8日,当叶剑英之子叶选宁代表叶剑英看望胡耀邦,告诉他“四人帮”已于10月6日被粉碎的消息,并征求他对当前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时,胡耀邦不禁感慨万千。10日,当叶选宁再次看望他时,他便谈了“民心为上”的三条纲领性的治国建议,即“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狱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这三条治国建议俗称“隆中三策”[7] 72,现以《对当前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为题名收入《胡耀邦文选》。又过了一些日子,11月3日,胡耀邦对来他家探访的周倜说:“四人帮”有“两大政策”,一是愚昧政策,把思想、理论搞乱了;二是恐怖政策,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他还说:错误的东西总是要发展到荒谬绝伦的程度,才会走向反面[8] 31。胡耀邦沿着“民心为上”的治国建议的思路,一天天地作深入的思考,深感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现象必须改变,党内政治生活不讲规矩不行。可以说,1976年秋冬,胡耀邦萌生了靠制度治理党内政治生活的理念。
二、主政中央党校、中央组织部期间,胡耀邦明确提出研究党内政治生活问题,并主持起草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初稿
1977年3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正式恢复在“文革”中停办的中央党校,由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政治局委员汪东兴兼任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胡耀邦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并主持党校工作。1977年8月召开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汪东兴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后,汪东兴仍兼任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
胡耀邦上任不久,提出在中央党校创办一份拨乱反正的理论刊物。他将刊物取名为《理论动态》。同年12月10日,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到中组部主持工作后,他过问党校日常工作虽然没有以前多了,但他对《理论动态》却抓得很紧很具体。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副校长、中组部部长任上,以《理论动态》为阵地,在全国率先发动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同时也做了加强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破题工作,并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据中央党校相关当事人回忆,《理论动态》论述的主题和题目,多由胡耀邦提出或审定。《理论动态》创办不久,胡耀邦就要求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研究党内政治生活问题。1978年4月4日,他在中央党校召开的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会议上,主张理论动态组写一篇论述党的工作与行政方法的文章。他说,对党内长期盛行的个人说了算,要从理论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上批透[8] 160 。8月18日,他在同中央党校负责干部谈话时明确指出:什么是我们党的正常的政治生活?正常的政治生活怎么遭到破坏?一个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正常的政治生活,就等于灭亡,实际上是一个躯壳。正常的政治生活,对我们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党内要恢复正常的政治生活,不管哪一级,不搞民主,不搞少数服从多数,这怎么行?我们反右,的确是搞了很多错误的东西。我为什么要抓冤假错案?因为这个问题很严重。一个国家要有正常的政治生活,首先执政党必须有正常的政治生活。他在这次谈话中明确要求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写一篇8千字的文章,论述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历史教训。他把题目拟定为《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或《健全党内政治生活》[8] 211。
8月23日,胡耀邦在中央组织部主持召开的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中央组织部调研室会议讲话时强调,国家要有正常的政治生活,首先我们党要有正常的政治生活。他在讲话中再次提到前几天说过的写一篇论述党内政治生活文章的事。这次他明确要求,要把有关集体领导、民主讨论、组织服从与保留意见的关系、干部提拔等方面问题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搞清楚,写出那么几条。这篇东西由中央组织部写,要用基本准则几个字。索性写一个文件。文件写出后再写文章,重申几条基本准则。这个文件要发到全党讨论,三四千字[8] 214-215 。9月24日,胡耀邦召开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会议,他说:要有正常的党内生活,从历史经验讲,党内没有正常生活就不能成为先进的政党。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先锋队是先进分子,把先进分子的意见集中起来,才能有正确的领导。他提出,论述党内要有正常的民主生活的这篇文章,要从原理、实际教训、搞不好就要失败写起,然后拿出措施,重申几条基本的东西[8] 221。11月22日,胡耀邦再次主持召开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会议。他提出,由《理论动态》和《人民日报》两家合作写一篇《党内要有正常的政治生活》的文章。他说:执政党要有正常的政治生活,这是最大的政治。现在是抓民主,抓法制,这当然对,但首先要抓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的法制,党内的民主,要抓中央,然后一级一级往下抓。正常的生活是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决定路线,判明是非。
胡耀邦认为,真理标准问题和正常的政治生活问题关系很密切。前者是思想路线问题,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者是组织路线问题,强调的是正常的政治生活。两者相辅相成。没有正常的政治生活,实事求是就没有保证[8] 212。正因为如此,胡耀邦担任中央组织部长后,便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为了创造一个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胡耀邦分别在中央党校、中央组织部建立了研究队伍,并把这两股研究力量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了整合,还邀请《人民日报》的领导和理论工作者予以协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央组织部在胡耀邦的亲自主持下,写出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初稿。胡耀邦为此费出的心力,完全可以用“夙夜在公,呕心沥血”八个字来形容。
三、胡耀邦主持起草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初稿为《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正式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耀邦在中央组织部主持起草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共十二条。十二条的题目依次是:1.一切重大问题须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反对“一言堂”;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2.如实反映情况(要讲真话,不许讲假话);3.党内不允许搞宗派(要搞五湖四海,不许搞宗派);4.有话摆到桌面上,不搞阳奉阴违(坚持原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5.坚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6.思想上理论上的不同意见,只能民主讨论,不能压服(思想上、理论上的不同意见不能压服);7.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8.保证党员的申诉权利(保障党员的权利和申诉权利);9.党内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10.禁止无原则的歌功颂德;11.党员之间是同志关系,不能搞特殊(党的任何领导人,都不准搞特殊);12.党员必须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9]。括号里的文字是曾用过的题目。胡耀邦对十二个题目进行了反复推敲。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的一百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胡耀邦被选举为中纪委第三书记。胡耀邦在这次全会上还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9年1月4日至22日,新成立的中纪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胡耀邦建议将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问题列为会议的中心议题。他的建议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第二书记邓颖超、常务书记黄克诚等都一致认同。9日,胡耀邦在会议上的发言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深刻根源是党内生活不正常。我们一定要把党内生活搞正常。我们要把党规党法搞好,要把国家法律搞好,在党纪国法的轨道上,使我们的民主得到健康发展,使生产、工作、社会不受损失[8] 284。正因为如此,中纪委第二书记邓颖超在中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称赞胡耀邦主持起草的十二条准则很好,为全会做了一项很好的准备工作,是我们今后进行工作的有力武器。同年10月10日,邓颖超应中央党校的邀请去中央党校作《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报告,她在报告中再次提到了胡耀邦强调的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问题。她说:“我现在是借胡耀邦同志的东风。胡耀邦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讲党的组织建设,讲到我们面临的问题,除刚才我讲的几个问题外,他提出了六个问题。”[10] 183她一口气转述了胡耀邦讲的六个问题。
胡耀邦所讲六个问题强调的是: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坚决执行和维护党中央所确定的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一整套政策,以保证全党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要坚决地同派性作斗争,以保证党的组织统一;要认真地把各级党的组织生活搞正常,各级党组织生活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一定要高度重视一部分党员特别是党的某些领导干部那种严重脱离群众,严重腐蚀党的肌体的一切歪风邪气,以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一定要认真恢复我们党行之有效的党内斗争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坚决地有步骤地实行中央所提出来的党的干部改革的制度[10] 183。
胡耀邦所讲的六个问题,都是他在中央组织部主持起草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十二条中所着力阐述的问题,也是他1977年以来形成的党内要有正常的政治生活的基本思想。胡耀邦担任中纪委第三书记后,中纪委从中组部接过了制定《准则》的工作。从后来公布的中纪委正式制定的《准则》文本看,它确实体现了邓颖超转述的胡耀邦的上述思想,并且与胡耀邦在组织部组织起草的十二条准则的精神完全一致。由此可见,邓颖超在中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所称赞的胡耀邦主持起草的十二条准则为《准则》的正式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完全为尔后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四、胡耀邦参与主持修改《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并由其定稿、审定、签发上报中共中央
中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胡耀邦主持起草的十二条准则的基础上,正式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案)[11] 11。此前的1978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党中央设立秘书长、副秘书长,负责中央日常工作。胡耀邦任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长[12] 15。从此时起,胡耀邦实际上开始了参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根据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人的意见,1979年3月19日,中共中央以中央文件形式将《准则》(草案)印发至县团级党委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并要求于同年9月1日前将意见报告中纪委进行汇集、整理、修改。中纪委共收到各地报告148份,党员个人来信50件,提出修改意见达1800余条[9]。胡耀邦等中纪委各位书记根据各方面所提意见,要求将内容相似相近的条文做合并处理。于是,增写“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作为第一条,增写“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作为第三条,增写“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作为第九条,增写“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作为第十二条。定稿后的《准则》仍为十二条。定稿后的十二条题目有些虽有一些文字上的变动,但从文本的整体内容上看,与胡耀邦主持起草的初稿是高度一致的,而且也保留了初稿的针对性、鲜明性特点和文字表述风格。《准则》前后十二次易稿。定稿后的《准则》最后由胡耀邦审定、签发,经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
以上史实表明,胡耀邦不仅是《准则》制定的倡导者、初稿起草的主持者,而且也是《准则》的修改和定稿的参与者,同时还是定稿的审定者和签发者。简单地说,胡耀邦是《准则》的主持制定者。当然,中纪委成立后,陈云、邓颖超等也参与了主持制定工作,功不可没。胡耀邦病逝后,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审定的《胡耀邦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文稿中指出:“为了全面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明党的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他主持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3]这一论断是客观公正的,也是不应改变的。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经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后,作为在此次全会上被增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胡耀邦,从此直至1986年底,为带领全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代价。连续几年里,党风日益端正,社会风气一天天地好转,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各级党政干部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为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胡耀邦同志开拓进取、勤奋工作、顶风破浪、披荆斩棘,在党和国家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应该说,胡耀邦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酝酿、制定和贯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在这“浓墨重彩的一页”中!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光明日报,2016-11-
03.
[2]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 [N].光明日报,2016-11-03.
[3]中共中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决议[J].红旗,1976,(5).
[4]在斗争中建设党(社论) [J].红旗,1976,(7).
[5]人定胜天(短评)[J].红旗,1976,(8).
[6]满 妹.思念依然无尽 回忆父亲胡耀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7]胡耀邦.胡耀邦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盛 平.胡耀邦思想年谱[M].香港:泰德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
[9]李之琏. 20年前“政治生活准则”出台记[J].炎黄春秋,1999,(3).
[10]邓颖超.邓颖超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综合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M].红旗出版社,1987.
[1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编写组.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3]胡耀邦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N].人民日报,1989-04-23.
[责任编辑:王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