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活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2017-01-14袁兴程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模式

袁兴程

摘 要:生活化的教学旨在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联系,并能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简言之就是贴近生活、体悟生活以及回馈生活。生活化的美术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会知识,在课堂外还能应用知识,将学习与实践完美结合。反过来,学生再把课外实践与锻炼所学在课堂学习之上发挥,使课堂内容更加高效,最终达到提升学科素养、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 生活化美术课堂 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倾向于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以此使得教师新授内容能较快地被学生所接受并吸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然而理解还不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能将所学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这才是教学追求的真正目标。

一、因材施教,不拘一格

美术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和艺术的美,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世界与求知的欲望,有助于学生体验生活、释放天性。然而遗憾的是,在很多初中美术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却是对美术课缺乏兴趣,认为美术课就是绘画课,与我们的生活相距遥远,我们所做的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变成作业呈现出来,然后交给教师以求通过,却并没有体会到美术独特的实用价值。因此,生活化美术课堂的构建则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增一份活泼,添一份乐趣》一课,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不局限于课程活动要求提到的纸盒动物造型、蛋壳人造型、小泥塑造型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来设计自己喜欢的小摆件;本次作业也不做严格考核,学生自行制作、自行处理,赠送也好,自留也好。实践结果在意料之中,也超乎了预料。在这次课堂上,学生前所未有地认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整个过程都能专心致志,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有几个同学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后能主动向我求救,让我着实欣慰。在课堂的结尾,每一名学生都上交了自己得意的作品,并纷纷向我表示:“老师,下节课我们还能做小摆设吗?我还想做一个送给我的朋友。”我高兴地点头表示赞同。

生活化美术课堂追求的是一种在生活情境下学习的效果,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课堂的最好教学方式。通过生活情境的营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美术不仅仅是简单的绘画与模仿,更是源于自生活的创造与艺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二、就地取材,独具匠心

美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因此,我们向学生灌输的不应该仅仅是生硬的专业知识,更应是带有烟火气的生活感悟。因此,课堂上的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可以以生活为切入口,就地取材。

如在讲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一课时,我让学生就地取材,以每天生活时间最多的校园为出发点,感悟校园的春天,进行校园春天的畅想。这一节课,我把教学地点从教室搬到了校园,沿着校门—花坛—活动室—图书馆—教学楼—操场的轨迹,让学生边观察边交流。有的同学说:“每天都急匆匆地从校门冲到教室,从来不知道我们的校园原来有这么多景色。”有的同学说:“生活的脚步太匆忙,我忽略了生活中太多美好的景色。”还有的同学说:“春天让整个校园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校园中的小树、小草每天都陪着我们晨读、上课、玩耍,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实地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言可发、有见可表,对于春天,他们有了各种意想不到的畅想。回到教室后,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了一个个独特的春天。

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地方着手,让每一次美术课堂的成果都有迹可循。只有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完美地完成美术任务,提高认识美的能力和水平。

三、乡俗乡趣,升华情感

乡村小镇,是艺术与美的最好体现。在美术教学时,将课堂搬到乡村小镇能使学生摆脱以往一味地掌握死气沉沉专业知识、模仿已有绘画作品的发展,轻松愉快地发现艺术、感悟创造、升华情感。

如在讲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艺术》一课时,我提早在节假日将作业布置了下去,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乡村小镇去实地调研和考察,将调研到的独特乡俗乡趣、民间艺术与大家一起分享。考察归来,课堂上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了其中的故事。其中一幅《江南小镇》,学生是这样讲述的:“假期,妈妈带我去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一个小镇,那里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荀鹤描绘苏州的诗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此时觉得最是贴切。我还了解到苏州的民间艺术门类多、品种多,有刺绣、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瓷刻、竹刻、剪纸、泥塑等。今天我为大家展示的就是我在当地学习制作的剪纸。”

美术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土壤,美术则无处而栖,无法茁壮成长。而生活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以最直观的景象给了我们最直接的感受,让我们体会了它的伟大和创新。把美术课堂搬到乡村小镇,让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增加理解,以此提高绘画水平,升华情感。

四、走进社区,学以致用

美术应用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美术应用设计的实用性也备受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创意设计、色彩搭配、材料巧用等方法,对生活中的旧物、闲置物以及不美的事物进行设计和改造,让美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以达到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生活创造美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社区环境美化》一课时,我倡导学生主动联系社区居委会主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学生主动联系了一个社区,并征求居委会同意,举办了“社区艺术展”。有的学生利用家中、社区中的旧物进行改造,如旧杂志变成笔筒、旧纸箱变成乘凉凳等;有的同学为丑陋的井盖换新装,一个个鲜活的动画人物在学生的笔下活跃起来,成了小区最好的点缀;有的同学为社区原有的光秃秃的石桌画上了棋盘,这样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就可以边休息边下棋,以此丰富老年生活;有的同学帮助社区出黑板报,将毫无生气的社区通知和消息用花花草草装点起来,使之变得异常吸引人。学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不禁感慨“原来学美术也可以为社区做贡献”“看着自己的作品,特别地有成就感”“每次走过社区看到我们的作品,才知道什么叫学以致用”。

走进社区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生活设计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美术应用设计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生活化的美术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会知识,在课堂外还能应用知识,将学习与实践完美结合,为将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生活化的美术课堂强调打好基础与发展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生活化的教学既要关心学生当下现实生活,也要关心学生未来生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会知识,在课外也要利用知识,让学生以过硬的专业知识迎接社会挑战,为将来做好准备。而这些,正是生活化美术课堂追求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璞.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校外资源的利用[J].教育研究,2008(6).

[2]周瑜.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3(A2).

[3]骆玉群.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7).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