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17-01-14蒙晓春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数控专业中职

【摘 要】本文着重论述了信息化技术在数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巧用多媒体课件构建教学情境;构建网络信息化技术平台;建设数控专业信息资源库;智用智能手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实践以创客为方向的信息化技术活动。

【关键词】中职 数控专业 信息化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49-02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以其自身优势正在成为课堂教学有效手段,成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让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但在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践过程中,有些中职学校的教师并没有能正确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或者对信息化技术教育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信息化技术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有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比较落后,片面认为信息技术仅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未能充分理解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内涵。所以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将以数控专业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为例,对信息化技术服务于课堂做进一步的研究及探索。

一、构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有较多的学生觉得专业知识难学、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也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反映,数控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在上课的时候,很难将课程知识趣味化或简单化,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如果能在数控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构建相关的情境,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情境,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具体场景,那么就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通过创设或轻松愉快,或引导探究,或热烈活泼的教学情境,将实物、图画、音乐、视频融为一体,以优化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数控专业课程可以根据岗位设置学习情境,也可以根据教学项目设计学习情境。岗位情境,就是数控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车间操作员、工艺员、程序员等的工作情境,岗位学习情境就是模拟企业的工作情景,虚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等。在教学中,根据岗位学习情境确定教学内容,体现岗位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项目学习情境,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数控技术发展要求,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然后根据项目设置合理的、适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拓展和层层推进,完成设计、决策、评估、反馈等学习任务。例如《数控车削技术》这门课,我们可以把它分成轴类零件车削、套类零件车削、典型类零件车削及综合类零件车削等四大项目,然后分别设置与这些项目相对应的教学情境,从而进行项目情境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

构建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编程及操作机床等专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建设网络信息化技术平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建设数控网络信息化技术教室,进行数控编程教学,以便在教学中实现数控机床网络化,解决手工录入效率低的难题,提高加工效率及准确率。在数控网络信息化技术教室里,操作者不但可以进行远程调用程序,直接在机器面板上调用程序,而且可以在多台机器上同时进行上传下载程序,极大地提高加工的便利性。学生可直接利用数控网络信息化技术教室提供的程序编辑、修改和仿真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学习和实践,并在实践中利用这个平台上的轨迹仿真及时发现错误并修改程序,有效地避免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提供的CAD/CAM,CAXA等软件进行绘图,设计模具等。

网络信息化技术平台,可以解决诸如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为教师、学生及管理者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增进了解,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设数控专业信息资源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库,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模拟技术等将教学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形成资源共享,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数控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应该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总体框架,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为导向,形成多样化、立体化、虚拟化与时代性的教学资源库。在建设资源库中要不断地完善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比如数控专业的6门核心课程。在资源库中不但要有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等,而且还要不断地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成果补充进来,不断地丰富教学资源,以此方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智用智能手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手机、WiFi网络连接越来越普及,课堂上“低头族”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老师“谈手机变色”,对学生上课痴迷手机不知所措,手机被学校和老师视为不受欢迎的“第三者”。面对着手机给传统课堂带来的挑战,我们坚决抵制它,还是主动迎接它?

手机进入课堂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要用恰当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学习的一种辅助工具。比如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或者练习,让学生利用手机进行查阅资料而完成任务;或者教会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在课前课后用手机观看微课、学习视频、回答在线问题等;或者引导学生把手机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建立qq交流学习群、在线讨论群等,进行课后讨论、师生交流、资源共享。碎片化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校园里倡导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手机给课堂上带来的便利及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体现,手机也会给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及生机。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可以较好地解决数控专业知识比较枯燥难懂的问题,体现数控专业知识的网络特质与信息化特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开展以创客为方向的信息化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创客运动席卷全球形势下,把创客教育融合于数控专业教学与实践中。创客教育融合了信息技术、DIY理念、创新教育、体验教育等,与数控制造异曲同工。创客重在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客教育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性的天性。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上,让学生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进行创造、创新,这与数控专业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相一致。在数控专业课程课堂上,融合创客信息化技术,开展创客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前沿技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意、理念、设计等加工出富有创意的数控加工成品。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巨大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成长为数控专业人才。

总之,在数控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那么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数控技能人才。但在教学实践过程,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没有标准的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要学会灵活运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能一味照搬、盲目滥用。在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它,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军.信息化教学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09(2)

[2]张继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

[3]王姬.Inventor在中职数控专业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举例[J].职业,2013(12)

[4]张彦霞.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5(6)

[5]满达.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N].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6(1)

【作者简介】蒙晓春(1986— ),女,研究生学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数控专业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构建培养环境,提升我校数控专业教学的职业能力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以数控专业毕业生企业调查促进教学改革
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