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劳雅打麻想治疗慢性湿疹21例疗效观察△
2017-01-14赵应红
苏 洁 赵应红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傣药劳雅打麻想治疗慢性湿疹21例疗效观察△
苏 洁 赵应红*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观察傣药制剂劳雅打麻想治疗慢性湿疹(结节样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局部外搽劳雅打麻想,配合汤药内调,综合治疗。结果100例结节性痒疹中,治愈50例,好转41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91%。结论外用劳雅打麻想配合内服傣药治疗慢性湿疹(结节样皮疹)有较好疗效。
傣药;劳雅打麻想;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慢性湿疹是临床上常见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剧烈瘙痒的皮肤病,属于傣医“拢麻想汗”病症之一,皮疹常局限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苔藓样变,呈暗红色或灰褐色,可有色素沉着,有少许脓液、抓痕和结痂[1]。笔者2014年11月~2016年12月皮肤科门诊患者100例,主要表现为四肢、肘窝、肛门等皮肤结节样皮疹,伴有苔藓样变,呈暗红色,可有色素沉着,部分患部合并感染,伴有少许脓液。治疗采用外搽傣药制剂劳雅达麻想,内服汤药调节火塔,疏风补水,解毒,止痒。治疗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女性53例,男性47例;年龄23~60岁;病程1~8年。
1.2 诊断标准:按照《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拢麻想汗诊断标准及《临床皮肤病鉴别诊断学》判定[1,2]。
2 治疗方法
采用外搽傣药制剂劳雅达麻想(疮毒酊,滇药制字(Z)20082258K号),内服汤药调节火塔,疏风补水,解毒,止痒。
2.1 外搽傣药制剂劳雅达麻想:根据皮疹患面大小,取适量疮毒酊用无菌棉球或棉签蘸取药汁反复重搽于角化或疣状结节,鲜红色皮疹为轻搽,每日2至3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
2.2 内服方药:文尚海(百样解)15g、雅英热(车前草)15g、咪火哇(山大黄)15g、哈帕利(大苦凉菜根)30g、哈罕满(拔毒散根)30g、哈宾蒿(白花臭牡丹根) 30g[3],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7日1疗程,根据病情,连服1~3个疗程。
3 疗效判定
3.1 疗效标准:按照 《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
治愈:皮损消退。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30%。
3.2 治疗结果:100例患者治愈50例,好转41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91%。
4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黄某,女,48岁,2年前因农作接触植物及蚊虫叮咬后双下肢反复出现红色丘疹、丘疱疹,结节伴痒。曾多次在外诊治,具体不详,治疗后皮疹无明显好转,反复发作,近2月皮疹加重于2014年11月13日就诊本科。查体见:躯干、四肢、臀部泛发褐色部分暗色丘疹,结节,尤以双小腿为重,见小腿伸侧泛发褐色部分红色玉米粒至蚕豆大小表面粗糙、角化性结节,丘疹,质硬隆起于皮肤表面,胫前小部分皮疹融合成片,增厚苔癣样斑块。自觉剧痒,二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行快。经傣医“四塔”辩病,属于“拢麻想”范畴,傣医诊为:拢麻想汗。予傣药制剂疮毒酊外搽患部,每日2次,并嘱褐色结节及较厚斑块为反复重搽,红色皮疹轻搽,同时内服汤药调理,每日3次,连服7日。 1周后复诊,部分斑块、结节变软,变薄,颜色减淡,瘙痒稍减,随后根据皮疹及舌脉象,维持前治疗方案,并加用傣药制剂雅喃满雅的帕召保湿,嘱避免过度搔抓及烫洗,。2周后皮疹继续减轻,部分皮疹消退,部分较厚皮疹变小变软,无新发皮疹,停内服方,继续外擦疮毒酊及保湿剂。1月后复诊皮疹完全消退,留有色素沉着斑,停用药物,3月后随诊未见皮疹复发。
5 讨论
拢麻想汗属傣医拢麻想范畴,多局限于某一部位,界限清楚,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颜色暗红或褐色,质硬,绿豆至蚕豆大小,表面粗糙,角化的丘疹、小结节,自觉瘙痒剧烈。病因与蚊、虫叮咬或接触不洁物质而出现红斑、丘疹和丘疱疹加之西双版纳气候炎热,湿热熏蒸,火塔(塔菲)易偏盛,水塔耗损不能滋养肌肤,易患湿热癣疹,肿毒烂疮。治疗应以调节火塔,疏风补水,解毒,止痒为主。外搽制剂疮毒酊,具有清火解毒、敛疮止痒功效,辅助内调方药中“文尚海”、“雅英热”为方中主药,具有调补水血,清火解毒之功,“咪火哇”、“大苦凉菜根”具有清火解毒,补水血,助主药增强疗效,共为辅助药,“哈宾蒿”、“哈罕满”具有解毒,调风作用,为调和药。全方合用,起到调节火塔,疏风补水,解毒,止痒之效。笔者经100例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且患者易操作,无依赖性,免除物理疗法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1]林艳芳,玉腊波,段立纲.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71.
[2]傅志宜.临床皮肤病学鉴别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506.
[3]贾克琳,赵应红.傣医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15.
△项目来源:云南省卫计委中药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606。
苏洁,毕业于傣医专业,从事傣医临床27年。
*项目负责人:赵应红,傣药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傣药资源与制剂开发,e-mail328664811@qq.com
R295.3
B
1006-6810(2017)05-0002-02
2017年2月23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