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旋毛虫病屠宰场检疫方法及处理

2017-01-14刘一坤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载玻片包囊肉眼

刘一坤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3100)

猪旋毛虫病屠宰场检疫方法及处理

刘一坤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3100)

猪旋毛虫病是猪的一种主要寄生虫病,是国家规定的三类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就有人体感染旋毛虫的病例,之后一直都有人感染旋毛虫的事例报道,人吃了感染旋毛虫的生猪肉或者完全成熟的猪肉后会出现恶心、腹痛、厌食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无力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可以造成死亡,可见旋毛虫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感染旋毛虫的猪只会发生肌肉病变,造成发育停滞、营养不良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导致呼吸和吞咽困难,引起局部水肿和贫血,从而影响生猪健康生长。

因此,要重视旋毛虫的检疫,下面就来说说旋毛虫的检疫方法和检后的处理方法。

1 猪旋毛虫的检疫方法

由于猪感染旋毛虫后症状并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其幼虫主要随血液进入肌肉和骨骼,在粪便中不能发现虫卵和幼虫。所以,宰前要想做出是否感染旋毛虫的判定极其困难,通常采用宰后同步检疫对旋毛虫进行判定,下面分析几种旋毛虫的检疫方法。

1.1 肉眼检测

屠宰场最常用的一种初步方法,肉样编号对应胴体编号,取左右膈肌肉各一块,撕去肌膜,在较好的光线下将肌肉拉平、拉紧或者左右摆动,成倾斜面进行观察,检查肌纤维表面是否有突出的白色卵圆形枕头大小的点,有点状物的肉样检出率会很高。

但由于肉眼检查受人员熟练程度、专业程度和环境等因素制约,检出的准确率也受限制,因此,发现肉样异常还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

1.2 压片镜检

对肉眼检查可以的肉样要进行显微镜检查。

取载玻片1块,肉眼观察的疑似肉样有可疑小点,可用弓形剪刀夹住肉样顺着肌纤维方向将病灶部位剪下;无可疑小点,用弓形剪刀顺着肌纤维的方向均匀地从两块膈肌的不同部位各取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将肉样贴于载玻片上,取载玻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玻片上,并捏住两端加压,将肉粒压扁,使目测通过肉样可看见下面的字体即可上显微镜观察。

1.3 镜检

(1)先在50~70倍低倍镜检,若发现卵圆形或橄榄形包囊就可判定为感染旋毛虫。

(2)若镜检发现轮廓模糊,不易判定的样品要进一步进行处理,取50%甘油滴于肉样上,几分钟后盖上盖玻片观察。

(3)包囊钙化的取10%HCL进行脱钙处理,静止2h以上进行观察,多可见残缺不全的旋毛虫体。

(4)镜检包囊不清晰,可用美兰染色,染色后虫体不着色,其他部位呈蓝色,有助于观察。

镜检要求认真、仔细,观察时要上下左右移动,以免漏检。

上述两种方法是屠宰场在屠宰检疫过程中最常用的,也是用的最广泛的检疫方法,随着对旋毛虫检测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检疫方法,如消化集虫法、试纸盒胶体金检测法、酶联免疫旋毛虫抗体检测法等。

2 旋毛虫检测后的处理

屠宰同步检测后,若未发现旋毛虫病而其他检疫程序也合格,则可以加盖检疫合格条章,进入流通市场;若检出旋毛虫则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总的来说,猪旋毛虫病宰后同步检疫很重要,要检疫人员认真、仔细、负责的做好检疫工作,让人民吃上放心肉、安全肉。

猜你喜欢

载玻片包囊肉眼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改进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体外成囊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观察毛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