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畜禽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7-01-14李雪松唐明艳杨忠诚龚俞
李雪松 唐明艳 杨忠诚 龚俞
(1,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 550001;2,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 550018)
贵州畜禽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李雪松1唐明艳2杨忠诚1龚俞1
(1,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 550001;2,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 550018)
分析贵州畜禽遗传资源濒危的现状、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提出贵州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现状;对策
贵州畜禽遗传资源丰富,部分畜禽品种资源具有优异的种质特性,然而,很多畜禽遗传资源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被认可,获得保护的地方畜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某些地方畜禽品种逐渐地被杂交种所取代,具有丰富遗传基因的地方畜禽品种由于不断被改良或开发利用不够,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消亡。
1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现状
1.1 现存品种数量
2011年5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贵州入选的地方畜禽品种有31个,包括香猪(白香猪)、柯乐猪、关岭猪、黔北黑猪、白洗猪、黔东花猪、江口萝卜猪7个;关岭黄牛、黎平黄牛、威宁黄牛、务川黑牛、贵州水牛和贵州白水牛6个;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威宁绵羊4个;贵州马1个;竹乡鸡、威宁鸡、黔东南小香鸡、高脚鸡、矮脚鸡、乌蒙乌骨鸡、瑶鸡、长顺绿壳蛋鸡、三穗鸭、兴义鸭、平坝灰鹅、织金白鹅12个;贵州下司犬1个。
1.2 保护形势严峻
各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地方畜禽遗传资源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比如香猪(白香猪)全省存栏达到36万多头,长顺县绿壳鸡蛋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存栏260万羽以上,三穗鸭获得国家商标总局三穗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质监总局 “三穗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存栏800多万羽,下司犬、矮脚鸡、竹乡鸡等均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部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在逐年减少,已处于濒危状态。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其他地方品种如黔东花猪、贵州白水牛、贵州马、关岭猪等已处于濒危状态,如果再不采取必要的措施,越来越多的畜禽遗传资源将处于退化和灭绝状态。
2 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情况
2.1 利用特色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部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在保护方面,充分利用地方品种的特有优势,加大优势企业的引进与扶持,促进特色、优势畜禽资源的规模发展,推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如利用香猪的 “一小、二纯、三香、四净”的种群特性,发展成为餐桌上特色的美味佳肴,制订香猪保护系列技术标准和规程,提高种群的数量和规模。利用长顺绿壳蛋鸡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所产绿壳蛋绿壳率96%,绿壳蛋蛋白浓厚,蛋黄呈深黄色,富含卵磷脂、脑磷脂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硒、碘含量是普通鸡蛋的5~10倍,胆固醇只有普通鸡蛋的30%,汞、铅、砷、镉、铬及药物残留含量远低于无公害食品标准等品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
2.2 依托产业化组织增强遗传资源保护能力
通过抓龙头企业和协会组织获得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能力。譬如香猪产区有10多家香猪发展企业,县外从事香猪开发企业5家以上,多个乡镇成立了香猪专业合作社。三穗县引进三穗鸭养殖企业如贵州省兴绿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鸭产品加工企业如贵州千里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羽绒加工企业如千慧服饰公司,还成立13个养鸭协会。协会按照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规划的养殖小区内按要求建立统一供应鸭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 “五统一”服务体系,拉动鸭产业发展。长顺县引进贵州南洋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鼓扬镇建年存栏10万羽的绿壳蛋鸡种鸡场,在营盘乡建年出栏50万羽的林下绿壳蛋鸡养殖基地。这些公司和协会组织已成为贵州省集地方特色品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对推进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特色畜禽产业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 存在问题分析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由于没有专项资金持续注入进行保种,大多数地方畜禽品种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利用,保种难以为继,一些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逐年在减少,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3.1 疫病防治和保护难度大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意识差,缺乏长效管控措施。目前,贵州只有少数地方品种资源被列入国家保护范围,大多数品种没有建立品种保种场和资源保护区,监管乏力,缺乏相应的管控法规和措施。保种措施相对单一,主要以保种场进行保种,容易受高危疫病或杂交乱配的影响,随时有可能导致种质资源退化或消亡。近几年来,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等新疫病频发,疫情日益复杂,地方畜禽品种疫病防控非常困难。一些养殖户没有充分认识到地方畜禽品种的优良特性,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盲目引进外来品种进行杂交,加上遗传改良管理措施不规范,容易致使优良地方品种资源被弱化,种群数量逐年减少,甚至一些畜禽遗传资源消失。
3.2 产业发展资金困难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保种投入大。要实现规模效益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资金欠缺是所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普遍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尚未被列入省级专项财政预算,国家专项财政扶持贵州省的只有从江香猪和长顺绿壳蛋鸡2个品种。一些地方品种由于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造成养殖企业亏损,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己极大地制约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缺乏融资担保平台,特色地方品种养殖户没有资产抵押,争取信贷支持比较困难,后续发展缺乏资金保障,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企业在市场疲软时很难抵御风险。
3.3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地方畜禽品种产区群众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商品意识、品牌意识淡薄,创业意识、合作意识不强,其生产行为仍然处于单打独斗的状况,产业规模散而小,很难有效组织统一生产。地方畜禽品种产区道路、供水、供电条件差,缺乏配套资金支持。不少保种场还不能很好地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企业规模小,市场带动能力不强,生产能力和产品开发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需要。
3.4 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饲养管理跟不上,效益不明显是地方畜禽养殖的普遍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户仍然延续传统的饲养方式,采取生饲、放养、近亲交配等,管理粗放,经营水平低。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相当缺乏,圈舍设计、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方面不够规范,技术不强,生产效益不理想,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4 对策措施
4.1 建设无公害绿色畜禽产品
贵州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山青水绿,是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养殖业和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环境,具有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业的天然环境优势。一是利用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打好特色牌,大力发展贵州特色畜禽养殖业。二是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抓好绿色化、品牌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依托贵州农村绿树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强化品质、品牌建设,做出特色,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推介绿色、生态理念,让特色畜禽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
4.2 加快产业链的建设工作
提高地方畜禽的知名度,着力打造品牌,拓宽地方畜禽品种产业的品类,做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多元化发展。在加强保护、增强培育的同时,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加大产品的开发力度,打造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对地方畜禽品种进行有效的宣传、推介及销售,确保 “选育”和 “市场”同步进行,弥补资金缺口,争取创利。
4.3 抓园区促进作用
依托贵州省建立100个农业园区的优势,建设一批地方畜禽品种特色养殖产业示范园。政府及业务部门安排的项目资金尽可能向这类园区倾斜,按照 “产业集聚、资金集合、项目集中、效益集显”的原则,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和完善地方畜禽良繁体系、饲料供应体系、疫病防治体系、技术信息体系及产品加工流通体系,通过园区的发展,做强做大地方特色畜禽养殖产业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4.4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一是加强国家扶持力度,增加保种经费,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专项预算,提高财政专项预算比例,切实保护好列入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贵州地方畜禽品种。二是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整合交通、水利、供电、扶贫等项目资金,切实增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充分利用贵州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帮助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企业、农户解决信贷难问题,保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持续发展。
4.5 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行为
一是制定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规范保护和利用行为。贵州设立的扶贫攻坚基金,其中扶贫产业子基金主要投向能够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产业,包括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流通业等,可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设立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基金,增强对濒危畜禽品种的保护、研究和开发。二是完善疫病防控措施,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县、乡、村动物防疫及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动物疫情应急分队、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检测中心及疫情监测点,增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能力。三是合理划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在保护区内实行本品种繁育,自繁自养,禁止引进饲养其他品种的公、母畜或引进其他品种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严禁保护区域以外的活畜或畜产品流入主产区。四是积极开展多点保种,异地集中保种等方式,降低保种风险,节省保种费用。五是尽快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种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拯救处于濒危和灭绝状态的畜禽遗传资源,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育种素材。
4.6 加大宣传和技术培训力度
一是做好宣传和引导。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在发现、利用、保护、开发等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积极推介地方畜禽品种的特色优势,争取媒体能够给予大力宣传,政府各级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积极宣传和推介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吸引和发展养殖、种植、饲料加工和畜禽产品深加工等企业投身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来。二是支持畜禽遗传资源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品牌创建、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及宣传推介等工作。引导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形成产业链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打造地方品牌,达到保种和开发利用的双重目的。三是抓紧制定畜禽遗传资源地方标准,指导地方种质资源品种选育,保障遗传性能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性能。四是搞好技术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切实做好保护工作的指导和促进工作。
李雪松(1977-),男,贵州省晴隆县人,硕士,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
唐明艳(1976-),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