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水泡病和相似病例鉴别及疗效观察
2017-01-14程宪福
程宪福
(吉林省梅河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35000)
猪传染性水泡病的主要症状主要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不会对一些偶蹄的家畜造成感染,比如牛和羊等。然而,如果没有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在猪群中造成广泛传染,严重威胁到猪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给养猪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加强猪传染性水疱病的干预工作仍然十分重要。
1 临床症状
选择某养猪场的病例,早在3d前就已经发病,有的体温可以达到42℃,头两天开始发病,逐渐降温,正常体温。发热时,猪蹄的冠,叉,蹄的底部和其他部分有大小和黄豆差不多的数个水泡,病猪在走路时,会出现跛行情况,在行动及弓背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除了蹄部较为敏感以外,食欲也不是很高。
一般猪患病稍长一点,气泡会互相融合,淋巴结完全透明,3d后水泡会破裂,红色溃面,而且有黄色液体流出。猪鼻子上有少量猪,嘴唇、舌头和齿龈上有水泡和污渍。主要症状是猪的症状与猪相似。有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猪蹄壳脱落,导致猪躺在地上。正常情况下,猪可以再胖的情况下,但10d左右可以自愈。
2 鉴别诊断
由于猪传染性水泡病与口蹄疫疾病相似,因而在实际鉴别及诊断过程中,应将两者准确区分开来。
2.1 口蹄疫疾病
该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疾病,发病群体除人以外,还包括牛、羊及猪等偶蹄动物。当患有口蹄疫时,体温会达到40~41℃,食欲不振且精神不佳;蹄子的冠、叉、踵部,以及口腔黏膜会发红,出现热痛症状,接着有米粒差不多大小的水泡出现,随后不断增大至融合,在破裂后还会出血形成糜烂面,不会造成感染,一周后会结痂。此外,鼻盘还可能出现水疱,哺乳母猪的乳房可能会出现水疱和糜烂,同时会结痂。少数肥育猪和猪可能会患上因发生恶性病变而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心脏受到病毒的攻击而导致心肌炎,然后死于心力衰竭。因此,在死后心脏被解剖成灰褐色斑纹,看起来像老虎的条纹[1]。
2.2 猪传染性水泡病
猪传染性水泡病是一种主要感染猪的疾病,其他动物不会染病引起感染的病原也并不相同,其主要是由一种略大于口蹄疫病毒的猪肠病毒引起,且该病毒抵抗外界的能力较强,对于酸性碱性和通常的消毒药物都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具有长期存活能力,容易出现突变等特性。这种病在感染后和口蹄疫的症状十分相似,主要特征表现为首先是猪蹄部出现红肿的症状,随后发展为水泡、局部糜烂直至最后结痂。另外,在猪的其他部位,如口部、鼻盘部以及乳房等,同样可能会有水泡的形成,但一周后都能得到康复,最迟半个月左右。其中,猪传染性水泡病在猪舍温度比较高,猪群频繁被调运,以及有着较高密度的猪场中较为流行。
3 猪传染性水泡的治疗
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十分简单,患病猪在水疱破溃以后,可在患部应用浓度为1%高锰酸钾,待清洗并后涂抹浓度为2%的碘甘油,如蹄出现病变,需要将药物涂抹在病变处并进行包扎,以免引起感染现象。其次,为杜绝病猪出现继发性感染,可每天向其肌注200万单位的链霉素+300万的青霉素+板蓝根注射液两次,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效果。我们还注意到,选择5号口康注射液和君附粉针剂进行肌肉注射,也能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猪水疱性口炎疾病病猪的发病地点进行认真消毒,如果条件允许,实施疫苗接种以发挥显著的预防效果。一经出现猪水疱性口炎的情况,需要立即实施隔离以及消毒,针对猪舍条件以及放牧地条件确保良好,有效避免出现病毒侵入的现象。
[1]郑延平.猪传染性水泡病的防治[J].农民科技培训,2016,4(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