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7-01-14张红红肖自添熊星权蓝日青何焕清

中国食用菌 2017年4期
关键词:韶关市韶关工厂化

刘 明,张红红,徐 江,肖自添,熊星权,蓝日青,何焕清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3.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 韶关 512100;4.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韶关 512100)

韶关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刘 明1,2,张红红3,徐 江1,2,肖自添1,2,熊星权4,蓝日青3,何焕清1,2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3.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 韶关 512100;4.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韶关 512100)

广东省韶关市是广东省最北部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不仅具有国内十大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对韶关市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进行生产调研。分析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工厂化集中制包,农户分散出菇模式,注重菌种开发与保护。

韶关市;食用菌;集中制包;分散出菇

食用菌以其营养丰富及良好的保健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产业[1]。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2],在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土地面积184.13万hm2,人口330.20万人。全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农业用地超172.31万hm2,目前耕地面积22.98万hm2,林地面积为141.9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77%,活立木蓄积量0.88|×108m3,森林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3]。农业、林业发展广阔,全市年平均气温21℃,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 700 mm,温度、光照适宜,林木丰富,适合发展食用菌[4]。

1 韶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

1.1 食用菌生产现状

韶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均衡,食用菌生产主体有食用菌专业公司、合作社及农户等组成,栽培量比较大的区县有曲江区、始兴县、仁化县、武江区、乐昌市等,栽培主要品种有金针菇、平菇、香菇、白玉菇、真姬菇、茶树菇、灵芝、毛木耳、草菇等,另外野生菌资源有南雄红菇、仁化竹荪、松乳菇、云芝等。产品主要以鲜品、干品和盐渍方式销售。鲜品主要销往本市及周边城市,其中金针菇、白玉菇、真姬菇等工厂化生产的品种,主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韶关市食用菌企业规模较大,其中韶关市星河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从事食用菌的生产研发和加工推广,是韶关市第一家实现了现代化、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民营科技企业,目前日产鲜品食用菌约50 t,也是国内食用菌十大龙头企业之一[5]。在武江区的百瑞生态农业种植园的企业则以栽培茶树菇出名,每日生产新鲜茶树菇15 t左右,目前拥有6个生产大棚专门用于茶树菇的栽培生产,生产规模位于全省茶树菇生产企业前列。另外始兴县是广东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是粤北香菇的代表,其香菇具有柄短、肉厚、香嫩、爽滑的特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1.2 产业化技术水平

总体而言,韶关市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水平较高,以韶关市星河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在食用菌人才培养、新品种联合开发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提高了双方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多项省、市级的科研项目,获得授权项专利24项,成果11项,2007年“食用菌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白玉菇菌种选育与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获韶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但是,韶关市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目前,韶关食用菌传统的生产形式以“公司+合作社+种植户”、“公司+种植户”、“合作社”和“个体户”为主。这样的生产较分散,种植管理人员多,导致食用菌产品存在产品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另外,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设施利用周年生产的技术还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同时培养更多、更全面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提高专业技能,以利于韶关食用菌生产水平的提高。

1.3 市场流通情况

韶关市食用菌的流通方式以产地收购和批发市场为主,也有农民直销、集贸市场、集散地销售等方式。目前,韶关大部分食用菌产品销往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及本地的武江区批发市场、浈江区启明批发市场等地,也有一部分食用菌产品借助韶关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产品的形式销售,例如位于仁化县的鑫三洲集团、五马寨菌业公司,借助于丹霞山的旅游资源,以“食用菌”为主题,开发生态园,通过旅游业带动食用菌产品的销售。

2 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技术队伍相对薄弱

在韶关从事食用菌生产的经营者,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有经过相关培训的技术人员,或者传承父辈的生产经验与技术,生产中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体系。规模较小的经营主体,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去指导生产,在生产中的技术经验需要长期的自学、探索和总结,这给生产带来许多不确定与不利因素。另外,在韶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涉及食用菌研究与技术推广的分支机构与人员较少。例如,在高校中,只有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有专业的技术力量;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市、县、区的农业科技推广站(中心),除了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设立了食用菌研究室,有少量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韶关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服务工作,其他市、县、区的农业科技推广站(中心)并未成立专业的分支机构。因此,缺少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与引导,食用菌生产者的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问题的产生。

2.2 产能过剩、收益下滑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食用菌栽培的兴起,韶关食用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企业、合作社越来越多,产能急速扩大,韶关市食用菌市场日趋饱和。另外,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食用菌产业效益明显下滑。比如,韶关市的金针菇产量越来越高,但销售价格随季节波动较大,企业效益进一步下降。

2.3 食用菌菌种质量保护问题

优良的菌种是食用菌高产稳产的基础。但是,在韶关各个合作社、企业之间,食用菌菌种名称相互混淆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企业之间使用相同的菌种却有不同的名称。无规范的命名方式和命名标准,导致菌种市场变得混乱,也不利于食用菌行业的交流和发展。同时,菌株的优劣难辨也给良种推广及菌种管理造成干扰。

另外,少部分菌种生产厂没有办理相关生产手续,违规销售不合格的菌种,导致一些农户出现生产损失。也有一些食用菌生产户,对菌种种性不了解,盲目引进品种,管理还按照原来的模式,结果造成产量严重降低,菇体发育出现畸形,有的甚至绝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也给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4 菌渣处理问题

伴随韶关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渣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食用菌生产的重要基地,韶关每年都产生数量庞大菌渣。这些菌渣若处理不当,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引起环境污染。菌渣的处理利用,是食用菌产业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对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方式较为常见的有直接将菌渣作为燃料燃烧,或者将生产后的菌渣再加工成为饲料、肥料或栽培原料等,初级应用价值较低,亟需要进行高值化的利用。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强化技术团队力量

从事食用菌生产的经营者应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科研服务机构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更好地实现其“服务三农”的职能,为生产者的技术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3.2 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

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韶关市建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韶关分院为契机,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推广科技成果,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大型食用菌工厂为依托,加强科技推广,开展科技攻关与开发,促进与高校和研究所合作。例如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共同开展菌渣高值化利用研究,为韶关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强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以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龙头企业、合作社为载体,结合生产实际,组织科研、技术人员编写食用菌技术手册,制定相应的生产、加工标准,并加以推广。建立相对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对新型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在合适的企业、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在食用菌生产传统乡镇,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授课指导,使从事食用菌栽培、管理、贸易的从业人员普遍掌握技术,实现韶关市食用菌示范基地的推广示范作用。

3.3 积极推进工厂化集中制包,农户分散出菇模式

工厂化集中制包对保障产品质量和品牌化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工厂化集中制包有以下优势,一是工厂化生产质量可控,工厂化生产采用液体菌种,菌种质量经过检验合格后再投入生产,配料制包、灭菌、接种过程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标准化,大大降低了生产风险;二是生产突破了资源与季节限制,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利用工厂化生产的环境控制条件,菌包可以周年生产,并且菌丝生长具有同步性,商品菇出菇整齐,品质高;三是降低了农户的投入成本,通过分散出菇的模式,农户不再需要投入菌种制作和培养需要的机械设备和场地,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3.4 加强菌种立法与标准制订工作

菌种的品质高低是食用菌发展的基础,是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应加强对食用菌菌种保护相关法规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合理、便于执行的行业管理法规能促进食用菌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食用菌菌种属于种子法的管理范围,专门针对食用菌菌种的行业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还不健全。导致食用菌菌种的权利归属、菌种生产操作、质量检测无相应的标准、法规可执行,菌种质量优劣难辨,菌种质量问题维权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制订和实施一系列专门针对食用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保障食用菌生产全过程都有相应的标准可依。

[1]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J].食药用菌,2011,19(1):1-5.

[2]张金霞,陈强,黄晨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J].菌物学报,2015,34(4):524-540.

[3]韶关年鉴编辑部.韶关年鉴(2016)[J].韶关:方志出版社,2016:54-57

[4]叶添谋,刘发光,李秋琴.韶关地区农业、林业现状调查[J].韶关学院学报,2000(4):82-86.

[5]李宇强,潘文敏.星河:打造食用菌绿色“航母”——“走基层”系列报道企业篇之一[N].韶关日报,2014-05-05(A01).

云南玉溪易门“菌子节”将启幕野生食用菌年平均产量5 000 t

2017年云南玉溪易门县菌交会将于本月20日至24日在易门县体育场举办。本届交易会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联动”的模式,共设菌类商品交易区、名特优产品交易区、野生食用菌鲜货交易区3个区域。

易门森林覆盖率达72.16%,绝大部分林地均有野生菌生长,盛产牛肝菌、干巴菌、鸡地从、松茸、青头菌、鸡油菌、虎掌菌等野生菌种类达200余种,目前已开发可食用的有70余种。

据了解,易门县所产野生食用菌以种类多、产量大、品质优、口感好而久负盛名,干巴菌以肉质肥厚、味道纯正鲜美而著称,野生食用菌年平均产量5 000 t左右,最高日成交量达200 t,最高日成交额达1 000多万元。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7.07.04

S646.9

A

1003-8310(2017)04-0080-03

10.13629/j.cnki.53-1054.2017.04.019

广东省蔬菜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刘明(1984-),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与育种研究。E-mail:liuming@gdaas.cn

2017-05-18

猜你喜欢

韶关市韶关工厂化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鲑鳟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孵化和开口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