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疥螨病防治
2017-01-14贾存花
贾存花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茫曲镇兽医站813199)
牛疥螨病防治
贾存花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茫曲镇兽医站813199)
牛疥螨病又称疥藓,俗称癞病,属接触传染性皮肤寄生虫病,对牛的危害极大。牛感染该病后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会导致死亡,严重阻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诊断、鉴别方法和防治措施,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牛疥螨病;疥藓;寄生虫病;防治
牛疥螨病又称疥藓,俗称癞病,属接触传染性皮肤寄生虫病,本病是由疥螨科的螨寄生在动物体表面而引起的。该病主要特征为剧痒、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张、湿疹性皮炎、脱毛和高度传染性。秋冬及早春季节是本病的高发期,此时应特别注意饲养管理和畜舍的卫生状况。
1 病原学
本病主要是由寄生于牛体表的疥螨而导致的。疥螨又称穿孔螨虫,主要寄生于表皮,呈龟形,浅黄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形体很小,肉眼不易见。虫体前端有一假头 (咀嚼式口器)。体背面有细横纹、锥突、圆锥形鳞片和刚毛,腹面有4对粗短的足。
2 流行病学
牛疥螨病通常从面部、颈部、背部和尾根部开始感染,这是由于皮肤柔软且毛短的部位疥螨最易寄生。牛一旦感染疥螨会由皮肤患处逐渐向周围蔓延。病畜和健康畜直接接触而传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过的厩舍、用具等也会感染健康牛群。此外,兽医人员或饲养人员没有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就与健康牛接触,疥螨可通过他们的衣服和手传播。本病主要发生于秋末、冬季和初春。这是由于秋冬及早春季节,畜体毛长而密,日照不充足,皮肤湿度较高,为疥螨发育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
3 临床症状
该病初发时,患畜体温和食欲均正常,但体表发痒,这是由于虫体分泌的毒素、小刺和刚毛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痒,导致患畜不断在圈墙、栏柱等处磨擦止痒。在夜间、阴雨天气、通风不好的圈舍以及随着病情的加重,痒觉表现更为剧烈。由于患畜的磨擦和啃咬,患部皮肤出现红色针头至米粒状的结节、随后转变为丘疹、水泡甚至脓泡,破溃后渗出淋巴液,最后形成脂肪样痂皮,呈黄色痂皮脱落后遗留下无毛的皮肤。接着皮肤变厚,出现龟裂,同时炎症从患部开始不断向周围皮肤蔓延。由于病牛终日啃咬和磨擦患部、食欲减退,情绪烦躁不安,正常采食和休息受到影响,病牛开始日渐消瘦和衰弱,生长停滞。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或者治疗不当导致患畜死亡。
4 疾病诊断
根据其症状表现及疾病流行情况,用已经消毒的手术刀片沿病牛体表垂直方向刮取皮肤组织查找病原进行确诊。其具体操作是将手术刀片经过火焰消毒后,涂上50%甘油水溶液或煤油,刮取皮肤的患部与健部的交界处的皮屑,一直刮到皮肤轻微出血为止。将刮下来的皮屑放入试管中,加入10%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加热煮沸,待大部分皮屑溶解后,沉淀,弃上清用沉淀物涂片,镜检虫体,有大量的疥螨和虫卵存在即可确诊。
5 疾病预防
预防牛疥螨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牲畜饲喂密度合理,牛舍宽敞,光线充足,舍内保持干燥和通风。(2)定期对牛舍进行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同时工具和圈舍要定期进行消毒,工作人员进出圈舍要进行消毒,禁止猫狗等外来牲畜进入圈舍,做好灭鼠工作。(3)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牛免疫抵抗力。(4)从外地购入的牛只不能直接进入圈舍,要先隔离观察,确认无病也无携带任何病原方可进入圈舍与健康牛合群饲养。(5)牛场兽医要经常检查牛群,发现疑似患病的牛只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对病牛接触的环境进行消毒,避免疾病的扩散。
6 疾病治疗
治疗牛疥螨病一般采用涂药和药浴两种方法。如果患病的牛只数量少,发病在寒冷季节和患部面积小,一般采用涂药治疗。药浴疗法适用于病牛较多,发病在温暖的季节和患部面积大。具体措施如下:(1)涂药疗法。每次涂药面积不得超过体表的1/3。可用1~5%敌百虫溶液,局部涂擦或喷洒;也可用来苏儿5份,敌百虫5份,溶于100份温水中,混合均匀后涂擦患部;此外,亦可应用林丹、单甲脒、双甲脒、溴氰菊酯 (倍特)等药物,按说明涂擦使用。(2)药浴疗法。药浴时,药液可选用0.025~0.03%林丹乳油水溶液,0.05%蝇毒磷乳剂水溶液,0.5~1%敌百虫水溶液,0.05%辛硫磷油水溶液,0.05%双甲脒溶液等。
此外,采用中药剂或药物注射或灌服也可治疗本病。(1)中药剂配方:花椒40g、蛇床子35g、硫磺50g、枯25g、雄黄25g研成细末,用植物油调和。先用温肥皂水洗干净患部,再药液涂擦。(2)注射或灌服药物方法。可选用伊维生菌素 (害获灭)或与伊维菌素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00~200ug。此类药物不仅对螨病,而且对其他节肢动物疾病和大部分线虫病均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