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效果
2017-01-14周晓伟
周晓伟
对比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效果
周晓伟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 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以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3例)及B组(45例)。A组行全身麻醉, B组行硬膜外麻醉。比对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心率异常波动, 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组患者术后心率基本维持稳定标准, 与术前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 A组的20.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464, P<0.05)。B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药品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时, 展开硬膜外麻醉技术安全性高, 适用于临床。
股骨颈骨折;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 近年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加剧, 使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病率逐年增多[1]。股骨颈骨折病程长, 并发症多, 大部分患者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进行治疗[2]。为了解全身麻醉技术、硬膜外麻醉技术在本院实践状况, 作者抽选88例因股骨颈骨折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骨科的老年患者, 并展开不同麻醉技术,旨在提升麻醉工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88例因股骨颈骨折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骨科的老年患者, 以术中麻醉技术的不同分为A组(43例)及B组(45例)。A组中女17例、男26例,年龄62~88岁, 平均年龄(74.2±7.22)岁;B组中女18例、男27例, 年龄61~87岁, 平均年龄(75.0±7.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A组 实施全身麻醉:①创建静脉通路, 并给予患者吸氧。②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用药量标准:0.4 μg/kg)+维库溴铵(用药量标准:1.0 mg/kg)+丙泊酚(用药量标准:1.0 mg/kg)+咪达唑仑(用药量标准:0.03 mg/kg), 予以麻醉诱导。③予以气管插管, 行复合麻醉方案, 同时持续性用药异丙酚(用药量标准:2.0 mg/kg), 给药形式:静脉泵入。④经由气管导管给予患者七氟醚, 用药量需结合机体状况判断[3]。
1. 2. 2 B组 实施硬膜外麻醉:①定位机体L3~4, 行硬膜外穿刺。②置入腰穿针, 到达蛛网膜下腔部位后, 观察机体脑脊液是否有顺利流出。③给予患者注入布比卡因(1.0~2.0 ml),将患者腰穿针缓慢取出, 置入硬膜外导管。术中结合患者身体状况、手术时间等信息, 经由硬膜外导管给予患者利多卡因, 用药量需结合机体状况判断。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变化情况、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情况(包括清醒时间、药品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变化情况 A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术前为(91.58±9.00)次/min, 术后1 h为(82.11± 11.22)次/min, 术后2 h为(82.06±12.32)次/min, 术后5 h为(83.11±7.25)次/min;B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术前为(91.57± 9.27)次/min, 术后1 h为(88.67±8.12)次/min, 术后2 h为(87.98±8.97)次/min, 术后5 h为(94.72±10.11)次/min;两组患者术前心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心率异常波动, 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心率基本维持稳定标准,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患者有3例出现肺部感染, 3例出现恶心呕吐数, 3例出现嗜睡异常等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B组患者有1例出现肺部感染, 0例出现恶心呕吐数, 1例出现嗜睡异常等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 P<0.05)。
2. 3 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情况 A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为(19.00±2.30)min, 药品起效时间为(13.36±2.81)min, 意识恢复时间为(12.01±2.00)min;B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为(10.03± 2.11)min, 药品起效时间为(5.82±0.45)min, 意识恢复时间为(7.82±1.34)min;B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药品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当老年人患上股骨颈骨折后, 机体病情会异常加重, 同时还会有活动受限问题发生, 需及时展开手术, 并且合理把握麻醉工作, 以防老年患者身体受损[4]。张国栋[5]强调, 胫骨颈骨折为发生于人体骨骼系统中的常见病症类型, 于老年人群中表现出发生率高的特点, 首选处理措施为手术, 然而受年龄因素、身体机能因素等方面综合影响, 老年人群普遍存在麻醉不耐受问题, 因此选择适合老年患者、同时不会对其身体机能带来负面影响的麻醉技术显得十分关键。
全身麻醉技术、硬膜外麻醉技术均属临床常见麻醉技术类型, 应用于老年患者中时, 均可获得显著效果, 但是全身麻醉方案中, 麻醉诱导环节、拔管环节, 机体都可能会存在应激反应, 以至于其血流动力指数呈现出异常状况[6]。硬膜外麻醉技术除药品起效较快以外, 该麻醉方案还表现出阻滞质量好的特征, 同时在供氧质量、通气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势。不仅如此, 通过展开硬膜外置管技术, 可使机体麻醉时间进一步延长, 同时术后也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清醒, 加之还能规避肺部感染现象、恶心呕吐问题以及嗜睡异常状况等,因此实践价值更高[7-11]。
本次所选老年患者行不同麻醉技术后, A组患者术后心率异常波动, 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术后心率基本维持稳定标准, 与术前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A组20.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 P<0.05)。B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药品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患有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时, 展开硬膜外麻醉技术除了可缩短机体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外, 同时还能规避不良反应, 确保患者各时间点心率值始终保持平稳状况, 更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值得优先选用。
[1] 秦文英, 杨富林, 周尚游. 腰丛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15, 32(62): 185.
[2] 马燕, 苑贵敏, 章彦, 等. 硬膜外与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实用老年医学, 2016, 12(4):314-316.
[3] 张勇. 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 31(4):589-592.
[4] 张付化.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4):735-736.
[5] 张国栋. 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2):91-92.
[6] 张高峰, 马志爽, 王彬, 等. 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7, 33(1):29-32.
[7] 彭燕玲. 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4):541-542.
[8] 龙明锦. 硬膜外腔麻醉和全麻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分析.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7, 34(2):11-12.
[9] 吴友华, 曹伟.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 中国老年学, 2015(15):4296-4297.
[10] 黄志良, 陈淑喜. 低位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的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19):675-676.
[11] 廖榕东, 郑勤, 廖燕, 等.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实用医刊, 2016(1):24-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24
2017-05-11]
123000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