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子和针灸应用浅析

2017-01-14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灸法病机针灸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郑 越 赵 艳

(修回日期:2016-09-01)

张子和针灸应用浅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郑 越 赵 艳△

本文主要参照《灵枢经》、《素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对疾病病因病机及腧穴治疗作用的认识,对张子和针灸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张子和针灸特色应用包括善用针刺出血法和慎用灸法,通过分析《儒门事亲》中相关病案,探讨张子和针灸特色应用的特点与贡献。

张子和 针灸治疗 针刺出血法 灸法

张子和(1156-1228年),为金元时期“攻邪派”的代表,学宗《内经》、《难经》、《伤寒论》等,推崇刘河间“火热论”,所著《儒门事亲》一书集中体现其学术思想“先论攻其邪气,邪去而元气自复”[1]50。张子和由其本人病目赤肿翳用针刺取效速捷之经历,而发出“学医半世,尚缺此法,不学可乎”[1]33的感慨,认为“或言《内经》多论针而少论药者,盖圣人欲明经络。岂止针之理,即所谓药之理”[1]52,他极为重视针灸治疗作用并且对针灸应用有独到见解,这些认识与其学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张子和通过研读中医经典,精于临床实践,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针灸在临床的应用。

张子和针灸治疗病症举隅

张子和对针灸应用的认识,首先基于中医经典对疾病病因病机的准确辨识;其次,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择优应用对疾病治疗最速捷的方法;再次,能够熟练充分地运用腧穴的治疗作用。

1.尊崇经典,继承发挥

张子和《儒门事亲》多次引用《灵枢经》、《素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针灸相关内容,经过丰富的临床实践检验,理论与临床相互支持,进一步完善。

如论述疝病,诸疝皆与足厥阴肝经相关,因肝经环阴器上入小腹,与前阴水液诸病有关,故与主水液运行的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常常相提并论。疝病脉象多为滑、大、急。张子和认为治疗疝病必取足厥阴肝经。病卒疝治以急泻大敦,病疝得之胎中治以针刺筑宾。

2.辨证审因,对症选穴

因气血运行失常、风火燔灼旺盛所致之病症,张子和灵活选穴进行针灸治疗。

如臂麻,从一手起至半臂麻,另一臂麻至半头麻,最终从胁至足皆麻。他医以风治皆不解。张子和诊脉左手三部脉皆伏,认为是气血枯涩的痹证,为风、火、燥兼加致病。引刘河间《素问病机原病式》麻与涩同,均归因于燥。先以涌、泻、汗法攻之,后用辛凉润燥剂调后。病根已去,可用烧山火手法针刺谿谷。

3.经验取穴,效如桴鼓

张子和归纳总结针刺顶前五穴、水分穴、五脏所属经脉井穴的相适宜病证。

顶前五穴,为神庭、上星、囟门、前顶、百会,用以刺血疗法治疗暴赤肿痛、目疾之实热证及阴虚证等。水分穴,治疗病虚羸泄泻,洞泄寒中证,灸水分穴一百余壮。遵经旨,治湿以利小便为主,诸泄宜灸水分穴。五脏所属经脉井穴治疗病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木,刺大敦。诸痛疮疡,皆属于心暑火,刺少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土,刺隐白。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燥金,刺少商。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水,刺涌泉。

张子和针刺出血法特色应用

张子和善用针刺出血法治疗实热证或虚热证导致的热相炽盛之疾病,取效速捷。《素问》曰:“血实宜决之。”[2]52“菀陈则除之,去恶血也。”[2]102针刺出血能够祛瘀通络、清热泻火,祛除实邪疏通瘀滞、流通气血促进生新,体现了“邪去元气自复”的理念。张子和进一步发展了对针刺出血的认识,“岂知出血者乃所以养血也”[1]32,“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1]33,针刺出血祛邪外出、祛瘀生新、活血养血,针刺出血法为汗法的变法,对广义的“玄府”发挥祛邪的作用。

1.善用针刺出血,运用特点鲜明

根据不同疾病及病情程度选择针刺经络部位及针刺手法,张子和运用针刺出血有以下的特点。

运用针刺出血治疗疾病范围广。单独运用针刺出血疗沉疴痼疾,或针药并用,合力祛除外邪,治疗内外科、五官科、急诊科及儿科病症。如病疟,患者病久羸瘦,不耐受寒凉之剂,取十指间出血。喉痹,喉闭肿痛不能言,浅刺少商。雷头,由多沐致寒痰水湿聚积胸中,头上多赤肿结核,可用吐下剂祛其邪实,后服愈风饼子调养,将赤肿结核处针刺出血。小儿患丹瘤肿毒之热病,用刺血疗法快速泄其热毒之盛。

针刺工具善用针、草茎等。(1)针刺出血。针锋利创面大,可用于针刺出血、切割排脓及加热用作火针。《儒门事亲》中治雷头、喉闭、背疽、胶瘤、眉练等疾病的善用针。(2)草茎刺破出血。草茎取用较为方便,尖端用于刺破容易溃破的患处,富有弹性可用于鼻内弹刺出血。治疮疡痈肿方,先将患病部位用草茎或竹针刺破,再敷以相应药物膏方,如治疔疮、出靥方、枯瘤方,针药结合,使药物快速进入患病部位发挥效用。治疗目疾相火亢盛病证、阳明经热盛,张子和善用草茎弹刺鼻中出血。

选穴方法包括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及据经络气血多少取穴。根据十二经脉是动病及所生病选取穴位。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在头部汇聚,阳邪易袭阳位,同气相求,凡病暴赤肿痛,宜针刺督脉上头顶前5穴出血。癣病局部发病,病机为湿淫于血,治以局部围刺出血。疔疮痈肿热毒炽盛宜局部泻其邪毒。肾风,面部肿处均施针,由于少阳经少血多气,少阳经所行目锐眦近旁不施针。由于阳明、太阳经络之血多,而少阳、太阴经络之血少,针刺出血多选阳明、太阳经,避免少阳、太阴经。

选穴部位多,刺激量大,出血量大,至恶血出尽颜色变为鲜红为止。瘤长于目上纲处,刺乳中,出血量大,揉其目,在瘤上针刺量亦大。暑病,取其头部穴位,针刺部位多,出血量大。舌肿胀,针砭局部出血,出血量约一二盏,几至盈斗。小儿面赤肿,目不开,针刺面部除两目外部位,针刺量大,部位多,出血3次。项背痤疮肿疖,先予大剂量的涌吐或泻下剂以泄其阳明邪盛,后围刺疮疖肿痛处,使恶血尽出,病甚,于百会、委中针刺出血,再贴敷阳起散。

2.针刺出血经验,注重细节技巧

《儒门事亲》中详细记述了一些关于针刺出血的治疗经验和独特技巧,良好的治疗效果离不开对细节的体察入微。如治疗喉痹,用针刺少商穴出血,口中含漱热水,取其以热导热的原理。促进创口愈合时,可将生姜一块捣碎投入热水中,频饮。治疗情志病忧患心痛,针下之时,杂舞、笛鼓相应以愉其心志。鼻内弹刺操作时,令患者口内含水,衣领扣紧,待出血后再吐出。

3.针刺出血避忌,详列禁用情状

关于针刺避忌,列出不可用针之穴位、不宜深刺之部位以及不可用针的病症情况。后顶、强间、脑户、风府4穴,不可轻用针灸。头顶前5穴,不可深刺伤骨。因闪肭膝髁肘腕大痛不可针刺出血。水肿病,不可针两足下,否则水尽则毙。热病已得汗,热未去,阴血不足则脉微躁;热甚,脉阴阳皆竭,俱不可针刺。

张子和针刺出血法攻邪祛病,适用于血热暴急之症,属于汗法的范畴,因其能散郁热邪毒、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与汗法异曲同工。对于内科疾病注重循经取穴,据经络气血多少而选择;五官科、外科疾病,能针对性的局部泻邪,效力集中;急性病,针刺出血宣通开窍醒神、清泻火热毒邪。

张子和审慎应用灸法

张子和应用艾灸升阳补虚、温通经脉、行利水湿的作用治疗虚证、陷下证、寒证、湿证,辨证审慎以免燔针火灸助火热之势;对于灸法“火郁发之”的应用,适应症是以郁证为主而热势不甚明显的病症;对于当时好补的治疗风气,张子和提倡治疗当以温存养之、阴阳平补。

1.灸火温补,当为慎用

张子和用灸法较为审慎,治疗阳气虚寒、真气下陷、寒邪直中、湿滞不运诸证,用艾灸温阳补虚、温经散寒、升阳举陷、祛除湿邪,发挥艾叶芳香辛温之性,能够温热通达,荣养营卫。如病虚羸泄泻洞泄寒中证,灸水分穴一百余壮,次服调养脾胃之方药。口眼斜,真气下陷,邪气趁虚而入,灸承泣、地仓,若不效,灸人迎。因寒月行于冰雪中而得冻疮,以陂野中净土曝干,大蒜捣泥与之和捏成饼子,贴于疮口,艾灸置其上,不计壮数,直至疮痂内觉痒微痛则有效。

2.辨证不清,误用灸法

张子和详细列举了误用灸法的病例,从中亦可探析其对灸法的认识。因火针疗法与灸法有相似的温热治疗作用,往往燔针火灸并列提及。他医误用灸法多为对疾病病因病机辨识不明,治疗寒热真假及寒热错杂的疾病未能条分缕析,做到有的放矢,但见有局部寒证及虚羸表现即施以燔针壮火温补,造成阴阳反作,而成逆乱之证。

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清,仅着眼部分寒湿症状表现,忽视病因为热性、邪风及病机为阴阳不相既济,甚则虚阳外越,又用灸法助生火热,使病情危笃。如痹病病因以湿热为源并兼风寒,厥证病因为邪气逆乱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二病易作寒湿脚气而误用灸法。飧泄,因春伤于风,宜发汗,却作脾胃虚寒施以燔针火灸误治,热病反当寒治,阴阳清浊反作,故病情甚笃。

寒热真假辨识不清,热盛郁闭表现为不通、不足,误作虚寒治,妄用灸法火热之性。随着疾病发展,实热盛极则出现大实有羸状,医者不辨,看到“羸状”便判断虚寒深重而重用温补之性,病情则进一步恶化。如男子二十左右精不足,女子二十左右闭经,张子和认为皆为二阳病,“夫二阳者,阳明也,胃之经也……故男子少精,女子不月,皆由使内太过”[1]66。二阳病精血亏损由积温成热致病,却误作积冷惫极,经燔针壮火妄治变作劳病。五劳之病,忌暑月于腕踝处施灸,其部位肌肉浅薄,他医在常用保健穴位处(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等)施以燔针灸焫无效,反受皮肉之苦。

一些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如湿热证、水湿证之积邪不除再加热熨,则蓄蕴炎热更甚。张子和所论伏梁有两种同名异病的疾病,一则同腹部痈疡,胃肠外有脓血;一则因风致病,全身皆肿,绕脐痛。二者用下法治疗后易成痞病,阳气被湿所裹,火热被郁,治以燔针灸火热攻不散反聚,病益深重。病滑泄经年,治作休息痢,灸万余壮未有好转,以桃花萼泻其积则愈。留饮、停饮之病数年,误治作冷积,燔针火灸后疮孔难以愈合,治以三涌三下,令积皆去,后调之以化湿利水药则愈。

3.解读经典,指导临床

此外,对于中医经典中与灸法相关的论述,张子和有其独到的认识。张子和引《铜人》中灸法“火郁发之”,宜用于痛微者。病情发展迅速则不宜使用灸法,喉痹之火,不当用灸。此法适用于火热不甚的郁证,若火热之证炽盛、体质偏阳热,灸则易助长火势,使火热燔盛。关于温补法,《素问》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2]13、“劳者温之……损者温之”[2]189。张子和认为,温为温存之温,不可见温即作温热之义。权衡阴阳得其平,令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相互为用,以平为期,即“所谓平补者,使阴阳两停,是谓平补。”[1]67

综上,张子和针灸特色应用是在其攻邪思想指导下的治疗方法,在运用汗吐下剂同时,非常重视与针灸相配合使用,对针刺出血法推崇备至,将针刺泻血归于汗法,扩大了汗法的内涵,重视祛邪达外及促进气血流通的治疗作用,充分体现了“以气血流通为贵……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1]59张子和应用灸法审慎,对“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用灸焫温补之性,注意到病人体质、病情及邪正交争情况,全面考虑病因病机,避免因辨证不清,而助热生邪加重病情。张子和对疾病的认识多为积邪实热壅滞致病,慎用温补,主张偏用寒凉攻邪之法,攻邪祛病,邪去正复。张子和云:“取其气之偏胜者,其不胜者自平矣。医之道,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足也。”[1]67

[1] 金·张子和撰,邓铁涛,赖畴整理.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33,50,52,59,66,67.

[2] 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52,102,189.

Research on ZHANG Zi-he′s Acupuncture Application

ZHENG Yue,ZHAO Y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ZHANG Zi-he′s acupuncture application by referring causes of diseases,pathological mechanism,concepts of acu-points therapy in Ling Shu Jing,Su Wen,Tong Ren Shu Xue Zhen Jiu Tu Jing.ZHANG Zi-he′s acupuncture app lication is featured by his hemorrhage and his careful moxibustion.By discussing relative cases in Ru Men Shi Qin,this paper is also to study his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carifications.

ZHANG Zi-he;acupuncture treatments;hemorrhage therapy with acupuncture;moxibustion

(修回日期:2016-09-01)

R249.1

A

1006-4737(2017)01-0022-04

△通讯作者,E-mail:cmdzhy@163.com

猜你喜欢

灸法病机针灸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病机思辨与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指标述评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