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华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经验*
2017-01-14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200031)
李艳青 指 导 张重华
张重华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200031)
李艳青指 导张重华
案例介绍
方某,女 38岁,2015年3月21日初诊。主诉:感冒后嗅觉逐渐减退12年。患者于12年前一次感冒后,出现嗅觉逐渐减退,并未进行系统治疗。一周前就诊于本院普通门诊,给予口服强的松片,20mg,每日一次;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一日一次;地塞米松麻黄素滴鼻液滴鼻,一日一次。用药2周后,嗅觉无明显改善。患者遂求治于我院张重华教授。刻下症见:嗅觉完全丧失。患者平素体质虚,易感冒,常便秘。检查见:双鼻黏膜淡红,双下鼻甲不大,鼻道畅。舌质淡红边见齿痕,舌下脉青紫、曲张,脉虚细。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排除因阻塞性、颅内肿瘤原因所致。T&T嗅觉计测试嗅觉功能,检测结果为:5度(完全丧失)。中医诊断:失嗅(脾肺气虚)。西医诊断: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治疗方法:鼻腔局部外用药物同前,在此基础上,用双侧迎香穴穴位注射,药物选用维生素B12注射液(5ml/支)。注射方法:先选穴定位,后直刺进针,提插捻转待有酸麻沉胀得气感觉、抽吸无回血后,将药液缓慢注入穴位。每次每侧注入0.5ml,两侧共1.0ml。穴位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015年3月28日二诊:患者在第2次穴位注射后,嗅觉开始有所恢复,能辨别酒精气味,但不灵敏。继续治疗,并辨证给予益气升清、宣肺通窍中药,用张老师自拟验方“促嗅汤”加减口服(黄芪30g,生白术30g,生白芍12g,川芎10g,葛根12g,干荷叶9g,山萸肉12g,香附6g,牛蒡子打9g,桑白皮10g,桔梗5g,炙甘草3g)。
2015年4月21日三诊: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自诉嗅觉灵敏度明显提高,卫生间的臭气、香气均能闻到。T&T嗅觉计测试嗅功能:3度(中度损害)。继续采用上述中、西药物及穴位注射,巩固疗效。
随访:2个月后患者嗅觉仍然保持,嗅功能检测为3度。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遂停止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嗅觉未见减退。
讨 论
嗅觉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感觉,起着辅助识别、危险预警、增进食欲、影响情绪等作用[1]。嗅觉一旦出现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威胁到生命安全,损害职业能力;此外,不少嗅觉障碍患者伴有轻度到重度抑郁症。嗅觉障碍属于耳鼻喉科难治性疾病,迄今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包括病因的治疗和针对嗅觉障碍的治疗手段仅对少部分患者有效,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张重华教授是全国及上海市名老中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终身教授。近年来他一直把嗅觉障碍的中医治疗作为重点探索的课题,采用内服验方“促嗅汤”,联合水针迎香穴、针刺鼻丘等方法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张老师在治疗本病时,常用方法如下:
①药物治疗。口服强的松片,剂量从15mg、10mg、5mg递减,每5天减量一次。鼻腔内局部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每个鼻孔2喷,每日晨起1次;地塞米松麻黄素滴鼻液,每个鼻孔2滴,每晚1次。2周后随访。对服用小剂量强的松能唤醒嗅觉者,强的松剂量再作减量调整(5mg,tid×2,bid×3,qd×4,qod×5);同时加服中药验方“促嗅汤”逐步替代激素。“促嗅汤”是张重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而成,作为治疗嗅觉障碍的基本方,由黄芪、白术、生白芍、山萸肉、葛根、桑叶、路路通、干荷叶等药物组成,全方以益气升清、宣肺通窍为治则,对气虚不能升清、清窍失养导致的鼻不闻香臭效果较好。
②双侧迎香穴穴位注射。对服用小剂量强的松不能唤醒嗅觉者,常规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双迎香穴穴位注射(体质较虚弱者,可选用弥可保注射液;病程较久或外伤所致者,可用丹参注射液)。注射方法:选用1ml或2ml注射针筒,抽取药液1.0ml(惧怕疼痛者可加2%利多卡因液0.1- 0.2ml),双侧迎香穴垂直进针,提插捻转待有酸麻沉胀得气感觉、抽吸无回血后,缓缓将药液注入穴位。双侧先后进行,每侧注射药0.5ml。隔日注射1次,每周3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③针刺双侧鼻丘。对上述方法不能见效者,采用针刺双侧鼻丘。方法:先用3%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5分钟后以窥鼻器撑开鼻孔,在鼻腔外侧壁中鼻甲前端可看到一丘状隆起即鼻丘,以4寸毫针向斜上方外眼角方向进针4mm左右,捻转至出现酸胀感为度。对侧鼻孔操作相同,留针20分钟。起针时用干棉球堵塞前鼻孔,以防流血。疗程同穴位注射。
④辅助治疗。可配合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如弥可保片或ATP片;外伤致病者或舌下脉曲张明显者,可加服活血化瘀药,如三七通舒胶囊;嗅觉出现恢复后用水针或针刺方法治疗时,出现嗅觉改善前不加用中药,对原来在用激素类药喷鼻或滴鼻的不停用。
综上,张重华教授倡导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的方法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初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形成的独特疗法,可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叠加作用。迎香穴是手、足阳明经交会穴,位于人体的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与嗅觉关系密切,常用于治疗嗅觉障碍,可配穴印堂、合谷等。我们的临床实践证明,水针迎香穴用于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作用直接,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嗅觉障碍治疗方法。
成人嗅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上述病例的嗅觉障碍即是在一次感冒后逐渐发生,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后嗅觉无明显改善,我们遂采用水针双侧迎香穴联合“促嗅汤”进行综合治疗,最终使患者的嗅觉得到了明显恢复,疗效满意。自2008年5月- 2014年7月,张重华名中医工作室共收治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患者93例,其中显效39例,有效3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7%。以上统计结果初步显示,张重华教授倡导的中西医结合的嗅觉障碍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倪道凤.嗅觉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资助(资助项目编号为:ZY3-JSFC-1-1021)
R276.1
A
1006-4737(2017)06-0035-02
2017- 07-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