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特点及防治

2017-01-14吕雅芳

中国果菜 2017年2期
关键词:枯萎病细菌性病原

吕雅芳

(辽宁省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特点及防治

吕雅芳

(辽宁省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近年来,在黄瓜棚膜蔬菜生产中,由于一些种植户采用老品种连作种植,黄瓜细菌性萎蔫病时有发生,防治不及时可导致大面积黄瓜死秧,造成大幅度减产。因此,及早诊断,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主要症状、病原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黄瓜;萎蔫病;特点;防治

我国黄瓜栽培普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尤其在北方是露地、保护地的主要栽培蔬菜。主要的种植地区为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甘肃、江苏、广东、广西等地。近年来,随着大棚黄瓜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病害成为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黄瓜病害来势猛、病害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给黄瓜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在流行年份受害地块黄瓜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损失达50%~60%,甚至绝收[1,2]。本文简要介绍了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主要症状、病原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1 病害症状

黄瓜细菌性萎蔫病在嫁接黄瓜上发病快,自根栽培的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开花结瓜期发病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茎部受害处变细,两端呈水渍状,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杈及叶片首先出现萎蔫,中午明显。病情逐渐发展,收缩茎蔓向上扩展,叶片向上渐次萎蔫,似缺水状,3~5d后整株青枯死亡。根茎外表症状不明显,剖开茎蔓用手捏挤从维管束的横断面上溢出白色菌脓,用干净火柴棍或小刀刀尖沾上菌脓轻轻拉开可把菌脓拉成丝状。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也未见腐烂,这有别于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

2 病原特征及侵染循环

称嗜维管束欧文氏菌(黄瓜萎蔫欧文氏菌),属细菌域、普罗特斯门、酌普罗特斯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欧氏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单生或双生,不成链状,具荚膜,无芽孢,周生4~8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或兼性嫌气性。

黄瓜萎蔫病的病原在肉汁胨琼脂平面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白色,光滑且具光泽;在肉汁液中呈轻雾状,无菌环及菌膜,不能分解果胶,也不能液化明胶,能产生氨和硫化氢,不能还原硝酸盐,不产生吲哚。尿霉阴性,不能在5%食盐溶液中生长发育。病原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最高34~35℃,36℃不生长,最低8℃,43℃经10min会致死。

该病是系统性侵染的维管束病害,病菌由黄瓜甲虫传播。黄瓜细菌性枯萎病过去国内未见报道,近年在浙江丽水地区、吉林长春已见发病,在辽宁朝阳也有部分棚区发生。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侵染葫芦科香瓜属、南瓜属、西瓜属的植物。黄瓜和甜瓜较南瓜和矮瓜易发病,生产上应予以重视。自根栽培的尚没有发生的记载,嫁接栽培的发生普遍。

3 发病原因

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种植方面。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此外,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易发病;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或虫伤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瓜条叶甲与黄瓜十二星叶甲等虫害发生量大的发病重。二是,土壤方面。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含水量大易发病;早春温暖多雨或夏天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易发病;连续大雨或暴雨易发病[3]。

4 防治方法

4.1 种前处理

采取合理的种植前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发生。具体包含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抗细菌病害的品种。从无病瓜上选留种,可从根源上减少萎蔫病的发生。二是,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防止秧苗带病。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三是,进行土壤消毒,选择无病原菌的新土作床土[4]。

4.2 管理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勿偏施氮肥。生长期每20d喷施一次天然芸薹素,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病性。拉秧后,把残株落叶运出田外,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原。枯萎病发生重的地块要实行5年以上轮作。此外,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复合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

4.3 药剂治疗

发病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由于发病时往往同时伴生疫病,故应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0d一次,连喷3~4次。

4.4 注意事项

在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防治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生该病时往往同时伴生疫病,应与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交替喷施;二是,发病严重地区,播种后,用药土做覆盖土,移栽时用药土围根,效果较好;三是,防治好黄瓜条叶甲和黄瓜十二星叶甲,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1]武振亚,潘兰,孙利忠.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220-220.

[2]闫霜,吴洪生,周晓冬,等.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1,(1):86-92.

[3]李蕾,云兴福,陈磊.西芹根物质丙酮浸提液二次层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版),2012,(6): 639-644.

[4]赵柏霞,闫建芳,刘秋,等.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16S rDNA-PCR-DGGE分析[J].中国蔬菜,2015,1(12):33-37.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of BacterialW ilt of Cucum ber

LV Ya-f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Chaoyang County,Liaoning Province,Chaoyang 122000,China)

In recent years,during greenhouse vegetables production,continuous cropping of cucumber results in the occurrence of wilt disease.If itwas not timely control,it could result in a large area of cucumber seedlings.Therefore, early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the key to disease control.In this paper,the autho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athogen characteristicsand controlmethods of cucumber bacterialwilt.

Cucumber;wilt disease;characteristics;prevention

S436.4

A

1008-1038(2017)02-0078-02

2016-08-26

吕雅芳(1980—),女,高级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工作

猜你喜欢

枯萎病细菌性病原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