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皮肤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7-01-14粟春林
粟春林
·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皮肤疾病的研究进展
粟春林
幽门螺杆菌(Hp)为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 寄生于胃黏膜组织内, 除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外, 目前研究发现, 许多皮肤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本文就Hp感染与皮肤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篇综述。
幽门螺杆菌;皮肤疾病;研究
Hp感染现被认为为一种传染性疾病, 可通过口-口、粪-口、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世界范围内50%以上的人口都曾被感染。Hp感染机体后通过Hp定植、损害胃黏膜屏障、毒力基因造成的损害、炎症与免疫反应、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多种机制导致胃黏膜损伤, 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甚至胃癌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 一些皮肤疾病如慢性荨麻疹、酒渣鼻、银屑病、斑秃、硬皮病等, 也可能与Hp感染有关, 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该文结合国内外文献, 就Hp感染与上述皮肤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Hp与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 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出现水肿性红斑或团块, 伴剧烈瘙痒, 其症状产生是因过敏原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 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通常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往往在短期内就能治愈, 而慢性荨麻疹具有暂时性、反复发作特点, 持续6周以上, 几乎每天均可发生,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50%~60%慢性荨麻疹患者无法明确病因, 称之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1], 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几年研究发现, Hp感染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一项关于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相关性的Meta分析[2], 纳入了37项研究, 慢性荨麻疹患者共2909例, 1748例患者Hp阳性, 平均阳性率为60.09%, 健康人群共1873例, 665例Hp阳性, 阳性率35.50%, 提示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生具有相关性。李晓丽等[3]研究显示,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 根除Hp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未根除组(P<0.05), 认为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间存在一定关系, 对有Hp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采用抗组胺药加根除Hp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来自巴西伯南布哥州联邦大学的一篇个案报道也发现, 再次感染Hp可导致慢性荨麻疹复发, 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生有关[4]。推测可能的致病机制:Hp感染引起胃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 提高了机体与食物过敏原接触机会, 使荨麻疹发生风险增加;Hp感染后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通过释放介质,使皮肤血管敏感性非特异性增强, 与过敏原接触后可迅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Hp感染还可诱导机体产生致病性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 这些免疫复合物可能引发荨麻疹。然而Magen等[5]对行三联疗法根除Hp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通过随访及检查排除药物过敏和反复行自体皮肤血清实验, 在83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 有9例被认为与根除Hp有关, 其中的8例(88.9%)患者的自体皮肤血清实验阳性, 认为根除Hp可导致慢性荨麻疹发生, 推测可能的发病机制为根除Hp影响了机体的某种免疫调节, 导致慢性荨麻疹的自身免疫机制被激活。而其另一项研究认为, 根除Hp可能对抗组胺药耐药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有一定益处[6]。来自美国拉斯科利纳斯医学中心的学者Shakouri等[7]对根除Hp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疗效运用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行循证分析, 10项研究中发现根除Hp有益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它们的证据质量普遍都非常低;9项研究中发现根除Hp没有任何益处, 它们证据质量普遍也很低, 根除Hp可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症状的证据质量弱并冲突, 使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规行根除Hp治疗的推荐强度等级低。由此, 对慢性荨麻疹伴Hp感染患者是否需根除治疗及它们之间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2 Hp与酒渣鼻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 是一种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发生于面部中央, 以红斑、丘疹、丘疹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点的炎症性皮肤病, 主要影响30~60岁的中年女人, 尤其在疾病早期阶段。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清楚, 饮酒、日晒、咖啡或含咖啡因的其他产品、辛辣饮食可导致其急性加重。酒渣鼻与消化性溃疡具有相似的季节性, 且甲硝唑治疗均有效。Hp与消化性溃疡发生密切相关, 推测Hp也可能参与酒渣鼻的发病机制。早期国外进行的一项研究[8], 将49例酒渣鼻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炎症性红斑血管型和炎症性丘疹脓疱型, 均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LISA)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 上述两种检测在炎症性丘疹脓疱型中更能表达阳性结果, 认为Hp与酒渣鼻严重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Bhattarai等[9]研究也发现, 酒渣鼻患者与Hp感染有一定相关性, 可假定为一种内部消化性溃疡病的皮肤表现。国内一项关于酒渣鼻患者与Hp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显示, 亚洲人群中酒渣鼻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00), 认为Hp感染在酒渣鼻的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10]。Gravina等[11]研究结果显示, 酒渣鼻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根除Hp能明显改善酒渣鼻患者皮损症状。Bamford、Gedik等[12,13]研究却发现, 根除Hp没有改善酒渣鼻患者任何症状。因此, 有学者可能会认为酒渣鼻患者的症状缓解与抗生素的非特异抗炎有关, 而不是根除Hp所致。但在Gravina等[11]研究中, 发现在8例根除Hp失败的酒渣鼻患者, 其中3例患者的皮损轻度改善,剩余5例均无任何改善。文献报道[14], 酒渣鼻发生与炎症细胞释放的活性氧有关。过多的活性氧产生可导致抗氧化不足, 就会形成一种氧化应激状态, 而活性氧的活性增加或抗氧化系统功能失调在皮肤癌、皮肤老化和许多炎症性皮肤病中发挥重要的致病作用。文献报道[15,16], 在Hp感染患者中发现活性氧的活性增加而血清抗氧化化合物减少, 以及血清和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NO具有血管扩张、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的生理功能。当NO选择性刺激鼻部血管,就可引起小血管扩张, 红斑形成。关于Hp与酒渣鼻的发病机制仍处于假设阶段, 需不断深入研究。
3 Hp与银屑病
银屑病又叫“牛皮癣”, 是一种顽固、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 影响全世界数以百万的人, 其临床特点为在红斑上覆盖有银白色的鳞屑。目前银屑病病因仍不清楚, 可能的发病机制涉及到Th1、Th7细胞, 以及与固有免疫间相互作用。文献报道, Hp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国外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17], 银屑病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Onsun等[18]纳入了300例银屑病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 均行Hp粪便抗原实验, 同时对银屑病患者行面积-严重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SAI)评分, 将感染H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予以阿维A和根除Hp治疗, 另一组单用阿维A治疗, 结果显示感染Hp患者PSAI评分明显高于未感染者(P<0.05), 根除Hp提高了阿维A的治疗效果及缩短治疗时间, 认为Hp感染与银屑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根除Hp能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有研究也认为, 根除Hp能提高银屑病患者的皮损清除率[19]。近期一项研究[20], 纳入210例银屑病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 均行13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 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光疗, 伴Hp感染者予以1周的三联疗法, 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明确Hp是否根除, 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Hp感染率与健康对照者相当(20.27% VS 20.0%,P>0.05), 但感染Hp患者PSAI评分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P=0.04<0.05), 成功根除Hp患者的症状较其他患者明显得到改善(P=0.006<0.05), 认为Hp可能会影响银屑病的临床严重程度。另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却显示, 血清抗Hp的IgG水平与银屑病及其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关系[21]。对于Hp是否能导致或加重银屑病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争议, 需多中心、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4 Hp与斑秃
斑秃是针对人体毛囊的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非瘢痕性脱发, 任何种族、性别、年龄均可发生。该病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但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银屑病、干燥综合征)相关。一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 斑秃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Abdel-Hafez等[22]研究结果却显示, Hp与斑秃之间无明显关系, 不建议把Hp的检测纳入斑秃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我国学者郑优优等[23]研究也发现, Hp感染与斑秃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国外一篇个案报道[24], 一例患有8年斑秃史的43岁中年男性, 其发病部位在头皮和胡须, 并伴有Hp感染, 经根除Hp治疗后, 患者斑秃症状逐渐缓解。如果Hp感染与斑秃之间关系被流行病学所证实, 对于斑秃患者来说可能又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尤其在Hp感染率高的地区。
5 Hp与硬皮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组织和内脏器官广泛纤维化、微血管改变和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的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过去20年间,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感染因素在系统性硬皮病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虽然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感染率在特定病原体研究中没有得到支持, 但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优势特定菌株的抗体滴度增加,分子模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机制的证据表明, 感染因素有助于系统性硬皮病的发生发展。是否Hp感染与系统性硬皮病间具有一定关系。早期国外多项研究均显示[24],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H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有研究发现, Hp感染与系统性硬皮病, 尤其是皮肤病变有关, 认为Hp感染可能是系统性硬皮病发展的辅助因素之一。近期的一项研究也发现, Hp感染与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皮肤、胃肠道、关节/肌腱受累程度有关, 同时Hp阳性患者表现出更高的严重程度评分, 认为Hp感染可能在系统性硬皮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还可为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两者间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少许文献还报道, Hp感染可能与过敏性紫癜、Behcet病、Sweet综合征有关, 但研究结果仍存在一些争议。
6 小结
目前许多皮肤疾病的病因仍不明确, 导致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 Hp可能与部分皮肤疾病的发生有关。关于Hp是否是皮肤疾病发病的病原体或诱发因素尚不清楚。许多研究结果也并不一致, 甚至存在争议。因此, Hp感染与皮肤病之间关系确立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治疗观察。假如证实Hp可引起或加重一些皮肤疾病(如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酒渣鼻、银屑病), 可能将会给长期遭受皮肤疾病的患者带去福音。
[1] Kutlubay Z, Zara T, Engin B,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skin disorders. Hong Kong Med J, 2014, 20(4):317-324.
[2] 唐路得, 张沿君, 高晓萌, 等.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荨麻疹相关性的Meta分析.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3):317-320.
[3] 李晓丽, 林锐, 张江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间关系的临床观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4):280-281.
[4] Bruscky DM, da Rocha LA, Costa AJ. Recurrence of chronic urticaria caused by reinfection by Helicobacter pylori. Rev Paul Pediatr, 2013, 31(2):272-275.
[5] Magen E, Schlesinger M, Hadari I. Chronic urticaria can be triggered by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 2013, 18(1):83-87.
[6] Magen E, Mishal J. Possible benefit from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antihistamine-resistant chronic urticaria. Clin Exp Dermatol, 2013, 38(1):7-12.
[7] Shakouri A, Compalati E, Lang D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chronic urticaria: evidence-based analysis using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0, 10(4):362-369.
[8] Diaz C, O'Callaghan CJ, Khan A, et al. Rosacea:acutaneous marker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Acta Derm Venereol, 2003, 83(4):282-286.
[9] Bhattarai S, Agrawal A, Rijal A, et al. The study of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patients with acne rosacea. Kathmandu Univ Med J(KUMJ), 2012, 10(40):49-52.
[10] 吴淡娟, 裘宇容, 蔡翠霞. 亚洲人群酒渣鼻与Hp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 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6):729-732.
[11] Gravina A, Federico A, Ruocco E,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ut not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may play a pathogenic role in rosacea.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 2015, 3(1):17-24.
[12] Bamford JT, Tilden RL, Blankush JL, et 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on rosacea. Arch Dermatol, 1999, 135(6):659-663.
[13] Gedik GK, Karaduman A, Sivri B, et al. Has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any effect on severity of rosacea symptom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ol, 2005, 19(3):398-399.
[14] Trouba KJ, Hamadeh HK, Amin RP, 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its role in skin disease.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02, 4(4):665-673.
[15] Sato D, Yanaka A, Shibahara T, et al. Peroxiredoxin I protects gastric mucosa from oxidative injury induced by H. pylori infectio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 23(4):652-659.
[16] Ding SZ, Minohara Y, Fan XJ,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Infect Immun, 2007, 75(8):4030-4039.
[17] Qayoom S, Ahmad QM. Psoriasi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03, 69(2):133-134.
[18] Onsun N, Arda UIusal H, Su O, et al. Impa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on severity of psoriasis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Eur J Dermatol, 2012, 22(1):117-120.
[19] Campanati A, Ganzetti G, Martina E,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psoriasis: results of a clinical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 J Dermatol, 2015, 54(5):e109-114.
[20] Azizzadeh M, Nejad ZV, Ghorbani R,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psoriasis. Ann Saudi Med, 2014, 34(3):241-244.
[21] Magen E, Delgado JS.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skin autoimmune diseases. Wor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6):1510-1516.
[22] Abdel-Hafez HZ, Mahran AM, Hofny ER, et al. I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alopecia areata? J Cosmet Dermatol, 2009, 8(1):52-55.
[23] 郑优优, 庄晓晟, 徐嘉家, 等. 斑秃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探讨.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 43(4):206-209.
[24] Campuzano-Maya G. Cure of alopecia areata after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 new associa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1, 17(26):3165-31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8.095
2017-03-07]
629000 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