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7-01-14仵志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8期
关键词:头颈部脑血管病颅脑

仵志强

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仵志强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68例颅脑病变患者,均采用平面重建法、表面遮盖法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对患者的颅脑病变进行显示, 对颅脑病变进行评价, 并与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8例颅脑病变患者的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较为一致, 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16例患者未发现异常, 65例患者为动脉瘤, 相对于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3%, 在65例动脉瘤患者中, 30例为交通动脉瘤, 18例为后交通动脉瘤, 10例为大脑中动脉瘤, 7例为大脑前动脉瘤。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清晰的看出患者的动脉瘤及载瘤动脉与相近血管分支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这和手术多见状况几乎一致。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结果中有44例患者为血管畸形, CT血管成像技术基本能够显示出畸形血管的范围及位置;另外CT血管成像技术还诊断出32例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11例患者为脑肿瘤。结论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血管病变位置及病灶的三维空间, 对患者的颅脑病变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临床诊断颅脑病变的主要方式。

CT血管成像技术;颅脑病变;诊断价值

CT血管成像技术在现代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检查与诊断技术, 其属于非侵袭性的血管成像技术,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和应用, 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在不断的增加[1,2]。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扫描层更薄、扫描时间短等优势, 为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本院对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68例颅脑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将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68例颅脑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1例, 女67例, 患者年龄17~81岁, 平均年龄(44.8±12.2)岁。

1. 2 方法利用CT血管成像技术对168例患者颅脑进行扫描检查。先对患者颅脑实施常规平扫, 后便利用血管造影技术对患者实施CTA扫描。扫描参数为:重建间隔设置为0.625 mm, 电压设置为120 kV, 电流设置为220 mA, 螺距设置为0.938∶1, 旋转速度设置为0.8 s/圈。之后为患者注射碘普胺对比剂, 注射速度为3.5~4.0 ml/s, 扫描延迟时间利用15 ml的小剂量团法测试来进行确定。诊断完成后, 将患者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 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后处理, 其主要的重建方式包括多平面重建法、表面遮盖法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 扫描人员可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扫描方法来对自己感兴趣的区域进行观察, 并把清晰图像完整的保存下来。

2 结果

168例颅脑病变患者的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较为一致, 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16例患者未发现异常, 65例患者为动脉瘤, 相对于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3%, 在65例动脉瘤患者中, 30例为交通动脉瘤, 18例为后交通动脉瘤, 10例为大脑中动脉瘤, 7例为大脑前动脉瘤。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清晰的看出患者的动脉瘤及载瘤动脉与相近血管分支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这和手术多见状况几乎一致。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结果中有44例患者为血管畸形, CT血管成像技术基本能够显示出畸形血管的范围及位置;另外CT血管成像技术还诊断出32例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11例患者为脑肿瘤。

3 讨论

CT血管成像技术为临床影像诊断中常见检查方法, 该项技术在对患者实施扫描后, 其主要方法在于选择合适的扫描时间、扫描范围和扫描延迟时间等[2-6]。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层厚越薄, 其能够更好、更清晰的重建出患者血管成像图, 这有助于发现患者出现的微小病灶, 从而明显的增强患者颅脑血管病变的检出率[7,8]。另外, 准确的CT扫描时间为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成功的主要因素。患者实施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后, 利用多种重建方法, 可以有效的对患者颅内血管病变状况进行诊断, 这对于患者临床诊断而言具有重要价值[9-11]。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的检出率较高, 本文共诊断出65例动脉瘤患者, 而CT血管成像技术均清晰的显示了患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与邻近血管分支之间的结构与关系, 这为患者临床治疗时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直观和有效的依据, CT血管成像技术可作为脑动脉瘤临床影像学诊断中的首选方法。另外,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项技术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患者是一支、多支引流静脉以及一支、多支供血动脉, 并且能够清楚的显示出患者畸形血管团, 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现实的临床依据[12-16]。

总之, CT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以及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得以应用, 更是患者复查时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其特殊的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诊断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患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7,8]。本文研究表明, 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1] 赵杰.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 14(5):338-340.

[2] 黄林. 浅析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3):549.

[3] 包永军, 郑田玲, 伏辉.双能量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新疆中医药, 2012, 30(5):19-20.

[4] 张素艳, 桑雅荣, 李卫民.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9(3):96-101.

[5] 甘甜, 张建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0):240-241.

[6] 鲁华丽.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21):117-120.

[7] 吴宝金, 汤连志, 茅亭, 等. 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学装备, 2014, 11(12):41-44.

[8] 李伟东, 董玉妹.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2):134-135.

[9] 叶道斌, 蔡祖龙, 高建华. 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医刊, 2007, 42(5):34-36.

[10] 韩舒, 王厚均, 陈殿森. 应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诊断烟雾病的临床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9):261.

[11] 谢代军, 康安发, 阮杰, 等. 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河北医学, 2016, 22(3):405-408.

[12] 姜洪新. CT血管成像技术和血管的曲面重建在脑动脉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1):96.

[13] 钱根年, 李天然, 高荣光, 等. 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1):46-47.

[14] 俞胜男, 邢伟, 陈文华, 等.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6):1-4.

[15] 赵冬, 汪云超, 姜丽娜, 等. 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11):1778-1779.

[16] 陈巧一. 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临床医药实践, 2014(9):668-6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8.031

2017-03-09]

473065 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头颈部脑血管病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经皮胃造瘘在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运用进展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