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模式下的作业疗法配合电针平衡区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临证心得
2017-01-14刘晓瑞黄彬洋王小青
曹 渺,刘晓瑞,黄彬洋,王小青,李 秘,李 凯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75)
ICF模式下的作业疗法配合电针平衡区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临证心得
曹 渺1,刘晓瑞2,黄彬洋1,王小青1,李 秘2,李 凯2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75)
脑卒中是我们康复工作中最常见的致残性疾患之一,其平衡功能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功能障碍之一。平衡功能障碍增加了患者的跌倒风险,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今笔者运用基于ICF模式下的作业疗法配合电针平衡区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效果明显,特此报道。
脑卒中;ICF;作业疗法;电针;平衡区
脑卒中是我们康复工作中最常见的致残性疾患之一,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 %~80 %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而脑卒中患者其平衡功能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功能障碍之一。平衡功能障碍增加了患者的跌倒风险,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而在临床康复治疗中,WHO提出的ICF理念更加强调个体、社会水平的功能状态,因此今笔者运用基于ICF模式下的作业疗法配合新型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其效果明显,特此报道,以飨诸位读者。
1 典型病例
李×,男,60岁,因“半侧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7 d”转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查体神清,听理解可,语利,对答切题,轮椅推入病房。可在一人辅助下步行,专科查体:浅感觉(左侧)正常,左侧深感觉减退,左侧腱反射亢进,左巴氏征(+),左踝阵挛(++)。肌力(MMT):左上肢:肩前屈、外展2级,肩后伸0级,肘屈2级,肘伸1级,腕伸2级,腕屈曲1级;髋屈伸3级,膝屈3级,伸4级,踝背伸0级,跖屈2级。肌张力(mA):左屈肘肌1+级,左伸肘肌1级,左腕伸肌1级,左指屈肌1+级,左小腿三头肌1级。关节被动活动度:左踝背伸至0°时受限,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2级。ADL(MBI):60分(吃饭10分,穿衣5分,大小便各10分,上厕所5分,床椅转移15分,平地走5分。平衡方面指数检查,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39分,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3分。嘱患者进行作业疗法训练配合电针治疗。
作业疗法具体操作如下:①床上训练:任务活动训练,方法:仰卧位时,Bobath握手拍打上方物品,仰卧位身体横向移动,用布带环模拟穿裤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方法:翻身训练(下肢带动训练、上肢及肩胛带带动训练)。床边翻身至坐起训练;②床边坐位训练:任务活动训练,方法:患者在Bobath握手下去触碰物品,治疗师可根据患者情况改变物品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来调整其难度。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方法:坐位下功能训练,方法:坐位下对着镜子完成梳头及洗漱训练,坐位下穿衣、鞋训练。③床边站立训练:任务活动训练,方法:患者在Bobath握手下去触碰物品,治疗师可根据患者情况改变物品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来调整其难度。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方法:坐↔站训练(在坐站过程中尽量在不同位置停顿)。站立位穿衣、裤训练及转移训练。
电针平衡区具体操作如下:按焦氏头针取双侧平衡区。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0.3 mm×40 mm毫针直刺约0.7寸,得气后在双侧平衡区接电针仪,采用连续疏波,频率为1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
上述治疗方案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休息2 d,8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再进行患者平衡方面指数检查,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50分,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5分。
2 讨 论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发布《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该分类是国际通用的在个体和人群水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理论性框架结构,是有关健康成分的分类,包括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4个成分,其核心概念是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健康状况和背景性因素间交互作用和复杂联系的结果[2]。在ICF的框架下就应对脑卒中从身体、个体和社会水平进行全面认识和治疗。而早期的作业疗法介入,正是基于个体以及社会水平着眼于脑卒中患者。良好的平衡功能需要正常的肌力及肌张力、准确的运动及感觉传输,并且大脑中进行整合下产生。然而中风患者的运动、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导致肌张力及肌力异常,感觉及运动控制障碍和大脑整合功能障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引起肌群的协调能力下降,双下肢承重的对称性受到破坏,加大了重心转移的难度,步行能力下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3~6]。
而早期的作业训练,可以全面地促进患者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恢复大脑整合功能,早期建立良好的平衡功能恢复机制,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其实际生活环境,为患者后期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平衡区电针及平衡功能训练可使各种传入的神经冲动不断传达到大脑皮层。在平衡区的头针刺激下,各种传入神经提高敏感性,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再发出相应的神经冲动作用于四肢,有利于神经功能的不断修复和巩固,提高躯干及肢体的稳定性与协调性,促进肢体运动感觉恢复,增加步行能力,从而使患者转移、起坐、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得以实现,提高其生活质量[7-10]。
[1] 吴兆苏,姚崇华,赵 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 邱卓英,张爱民.《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应用指导(一)[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20-34.
[3] Al-Khaled M,Matthis C,Binder A,et al.Dysphagi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Early Dysphagia Screening May Reduce Stroke-Related Pneumonia and Improve Stroke Outcomes[J].Cerebrovasc Dis,2016,42(1-2):81-89.
[4] Ha E,Jo J Y,Ahn A L,et al.Predictors of Successful Smoking Cessation after Inpatient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Patients[J].Korean J Fam Med,2016,37(2):85-90.
[5] Warach S J,Luby M,Albers G W,et al.Acute Stroke Imaging Research Roadmap III Imaging Selection and Outcomes in Acute Stroke Reperfusion Clinical Trials: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Priorities[J].Stroke,2016,47(5):1389-1398.
[6] Sakamoto Y,Koga M,Ohara T,et al.Frequency and Detection of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in Hyperacute Stroke Management[J].Cerebrovasc Dis,2016,42(1-2):110-116.
[7] 汤加利,史彩萍,陈良富,等.头针引导下平衡仪训练治疗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1):845.
[8] 徐国峰,余惠萍,李 敏.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即刻疗效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7):632-634.
[9] 时高波,白 慧.平衡针配以动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5):759-760.
[10] 于晋云,郭兴富.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4):42-44.
修回日期:2017-02-25
本文编辑:张慧芳
R255.2
D
1006-978X(2017)02-0057-02
曹 渺(1989-),女,201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大学学历,助教。现在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临床医技系工作。研究方向:康复医学。
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