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荪高产栽培措施

2017-01-14李斌

中国果菜 2017年1期
关键词:竹荪培养料出菇

李斌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农业局,福建长汀 366300)

竹荪高产栽培措施

李斌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农业局,福建长汀 366300)

竹荪是一种食用菌类,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竹荪栽培菌种制作、季节安排、种植地选择、培养料发酵、下料播种、大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了竹荪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竹荪;栽培;高产

竹荪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类,又称“真菌之花”“植物鸡”等,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自然繁殖的竹荪主要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竹荪的营养价值极高,据相关数据显示,竹荪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的含量是最丰富的,可高达1.76%[1]。

近年来,由于竹荪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四都镇位于福建省长汀县西南部,系福建省长汀县和江西省会昌县、瑞金市两省三县(市)交界乡镇,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全镇有毛竹面积8500hm2,植被覆盖率高,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竹、林资源充足,竹荪种植的主要原材料是竹、木加工后的碎屑,因此,培养出来的竹荪品质很好。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该镇在栽培场地、栽培原料、遮阴方法、管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促进了竹荪产业的持续性发展,生产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仅0.16hm2,2012年为3hm2,2013年为5.3hm2,2014年达13.3hm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竹荪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前准备

1.1 制作栽培菌种

11月中下旬开始制作栽培菌种,培养基配方:竹屑30%、杂木屑30%、豆秸粉12%、麦麸25%、蔗糖1.2%、磷酸二氢钾0.3%、石膏1.5%,料水比1:1.3、pH值5.5~6。培养基首先进行高压灭菌,培养过程注意保温,防止烧堆,剔除污染菌种。培养50~60d即成竹荪栽培种。并按“一看、二抓、三闻、四试”简易方法,判断挑选菌种。一看,菌种是否纯净洁白、不发黄、无杂菌污染、无积水。二抓,检查菌种是否坚硬、不发软。三闻,检查菌种是否有竹荪菌种自然香味、不夹杂其他霉味、臭味。四试,选1~2袋菌种,开袋并覆盖薄膜培养2~3d,观察菌丝萌发力是否正常,或直接播种在成熟培养料看菌丝吃料萌发情况[2]。

1.2 季节安排

长汀县四都镇竹荪栽培,宜安排在1~2月播种,5~9月采收,一般竹荪播种60~70d就可采收。但由于竹荪出菇温度是20℃以上,所以提早播种能够提早出菇。

2 栽培方法

2.1 场地整理

栽培场地选择土壤肥沃、距水源近且在前三年内未种过竹荪的田块(如在前三年种过竹荪的田块种植,竹荪产量会比较低),菇床先开好排水沟,床宽1m,长度10~15m。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20~30cm,床面呈“龟背形”,距离畦沟25~35cm,防止积水。

2.2 堆料发酵

春节前两个月备料,每667m2用竹屑6~7t,尿素40~50kg,碳酸钙25kg。堆一层竹屑,厚度40~50cm,浇一次水,撒一些尿素,一些碳酸钙;后再铺一层竹屑,浇一次水,撒一些尿素,一些碳酸钙,多次建堆,料堆建成1.3~1.5m高,宽2~3m左右,长度不限。20d左右翻堆一次,检查水分,如太干要补水。20d左右再翻堆一次,同样检查水分。下地前闻发酵气味,如无氨气,带发酵香味就可分畦下田。如氨气味浓,须再翻堆再发酵。

培养料是竹荪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培养料的优劣对竹荪产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培养料方面,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料要足。每667m2用干料6~7t,这是高产的基础,最好使用混合料。其次要注意增加培养基的含氮量,氮素不足是竹荪低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加培养料的氮源是提高竹荪产量的重要措施。具体方法是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但添加这些物质的培养料必须经过发酵。一般尿素的添加量每667m2最多不超过50kg。另外在发酵过程中,应添加1%左右的碳酸钙。此外,还要注意先发酵后栽培。经过发酵的培养料有利于竹荪菌丝的分解,可以促进菌丝体养分的积累。同时发酵还可以清除培养料中的害虫,保障菌丝的正常生长。特别是添加尿素的的培养料,发酵为必经程序,否则,培养料中氨气含量过高,会导致菌丝生长稀弱,甚至死亡。发酵方法可参照蘑菇料发酵工艺进行。一般发酵40~60d时间,其中翻3次堆(每10~20d翻堆一次)。发酵结束后要确认培养料无氨味后方可下料播种。堆料后期,用敌菇虫稀释2000倍后均匀喷洒于培养料上,对培养料表面、四周进行一次喷雾灭虫处理,防止害虫进入竹荪栽培大田。

2.3 下料播种

下种前3d畦床事先灭菌灭虫。铺料前每1m2施80g复合肥,浇重水后把培养料铺上,每畦之间间隔1m,每1m2用干料25kg,培养料畦面顶部开10cm浅沟,每袋竹荪菌种脱袋后纵面分成两片,再分成两片,共四片,播种时,每间隔10cm播种一片菌种,后覆盖培养料。铺料时如料水分不够要调水。

事实上,竹荪子实体生长与覆盖土有关,土质好坏影响竹荪产量。一般来说,腐殖质中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这是竹荪生长所必须的。用腐殖质含量高的壤土来覆土是最佳选择。

2.4 栽培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是否科学合理与产量高低有密切的关系[3]。竹荪栽培管理要抓住以下重点。

2.4.1 湿度管理

竹荪生长的湿度管理包括对培养料湿度、覆盖土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三个方面的调节。在发菌阶段,主要是培养料湿度,这是保证菌丝正常生长的关键。实际操作中培养料的含水要充分,用手使劲捏无水挤出即可。在菌丝未走满培养料前,不宜长期浸水。在发菌后期,要注意覆土的湿度,以便菌丝进入土壤,形成菌索进而长出竹荪。土壤湿度一般控制在手捏土粒能扁而不粘为度。出菇阶段则应侧重于对畦面空气相对湿度的控制。小菌蕾期喷轻水保湿,大菌蕾期要喷重水。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保持畦面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竹荪成熟伸柄撒裙时间是每天早晨6时后开始破蛋,因此喷水时间易安排在前一天傍晚日落后。一般雨天不淋水,连续天晴时要在畦面浇水。但气温在25℃以下时喷水次数要少,但量要足,30℃以上时喷水宜少量多次。采一次潮菇补一次尿素,每667m2用量为7.5~10kg,雨天下肥,或人工灌水补肥。

2.4.2 温度管理

栽培竹荪主要通过合理安排季节,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但通过人工方法控制温度也是必要措施。发菌期间温度保持20~28℃。正常温度下播种后60d开始出菇。温度管理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若在低温季节播种,应在畦面覆盖一层稻草或薄膜保温,使培养料的温度在15℃以上;二是,在培养料下地,建畦播种覆土后覆盖稻草和搭建遮阳棚,要及时遮阴,避免菌种或菌丝被晒死;三是,在出菇阶段,若遇上高温天气,要加厚遮阳物,避免菌球高温萎缩死亡。

2.4.3 通风管理

遇到长期低温,要采用地膜覆盖。一般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早就是要在太阳升起时,全部揭开薄膜通风半小时,再盖上薄膜。由于中午气温高,因而盖薄膜时要留通气口,两头或中间都可以。晚就是要尽量晚一点,等太阳落山后,全部揭膜半小时,再覆盖薄膜。如果中午留通气口盖薄膜造成温度升高的话,就要把薄膜两边全部拱起,待太阳落山时,再盖上薄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再进行揭膜通风,通风时期一般要结合喷水。但生产上为减轻劳动强度,通过适时播种,一般不覆盖地膜。

2.4.4 遮阴管理

为了促进竹荪子实体的形成,采取一定措施遮阴是竹荪栽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从实践中看,目前遮阴主要用遮阳网遮阴的方法,即在栽培场地用单层遮阳网搭建类似于香菇木耳的阴棚,这种方法效果最好,成本每667m2为2000元,搭建遮阳棚,桩一定要牢固,一般地下部分50cm,地上部分200cm,3m×4m布一桩,网连体挂好后,网顶部用12#或14#铁丝交叉扣压,以防风灾损坏。

2.4.5 出菇管理

播种后正常温度下培育25~33d,成熟菌球一般在温度23℃左右,菌球成熟到开裂期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开裂开始到菌柄伸长期,空气相对湿度应在90%左右,菌群张开期,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95%以上。待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畦床上盖膜去掉。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先出现菇蕾,然后形成子实体。出菇期培养料内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菇蕾生长期,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高于9%。菇蕾胀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球,尽快抽柄撒裙形成子实体。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要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能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3 病虫害防治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珍品,子实体生长期间禁止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4]。因此,病虫害防治应从环境因素着手,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3.1 清除杂菌

在菌丝管理期间要清除畦面杂菌、污染物,发现“黑、红、绿”颜色杂菌,立即用碳铵或石灰覆盖外加薄膜,消毒抑制。如出菇期出现杂菌,在竹荪未展裙前可喷洒金霉素水溶液,严重时可喷洒0.1%多菌灵药液进行防治。

3.2 茶麸防虫

向培养料中加入3%~5%的茶麸(即茶籽饼)粉或用煮出的茶麸水拌培养料,可有效地防治虫害。

3.3 药剂防治

3.3.1 虫害防治

竹荪主要害虫有白蚁、螨类、蛞蝓。白蚁能蛀食竹荪菌丝,影响竹荪产量。可用灭蚁灵或辛硫磷700倍液、25%菊乐合脂2000倍液喷杀或用明矾粉调糖水洒于白蚁喜食的芒箕上诱杀。螨类在高温高湿时容易爆发,竹荪菌丝生长阶段以及出菇阶段均有发生,能把菌丝咬断,菌丝萎缩不长,也能咬竹荪菌球,并传播病菌,发生严重时造成绝收。可用70%克螨特200倍液或2.5%天王星2000倍液或者其他专用杀螨剂进行喷杀。蛞蝓是一种软体动物,俗称“鼻涕虫”,无外壳,身体裸露,主要吞噬竹荪菌球,造成菌球穿孔,并留下一道白色黏液。可用杀螟磷喷杀或用1:50:50的砷酸钙、麦皮、水置于蛞蝓出没的地方诱杀,或在蛞蝓出没的地方喷洒5%煤酚皂溶液、50%食盐水滴杀。

3.3.2 病害防治

竹荪主要病害有黏菌、烟灰菌。黏菌发生在竹荪畦面裸露土或覆盖的稻草上,初期为黏糊糊,会变形运动,呈乳白、橙黄、黄绿色,使菌丝生长受抑或逐渐消亡,严重时不再生长竹荪,竹荪菌蕾受到危害呈水渍状、霉烂。应加强通风,初期可用多灵菌、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硫酸铜500倍液、10%漂白粉连续喷洒3~4次。烟灰菌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初期在竹荪畦面覆土层出现脏白色绒毛状菌丝,很快变成粉红色、黑色,菌落呈深烟灰色,并产生大量的黑色孢子,其主要为害竹荪菌丝,导致菌丝断裂,直至死亡。早期出现脏白色绒毛状菌丝时为治疗最佳期,可直接在病症处喷洒3%石碳酸或者2%甲醛。当出现黑色孢子时,可用福尔马林20倍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稀释液喷施。严重时,在发病处周围挖断培养料,在患处及周围撒新鲜石灰,并用塑料膜将病患处盖住,控制其扩散。

4 采收烘烤储藏

竹荪的商品部分一般指菌裙和菌柄。裙、柄的完整性和颜色的洁白程度直接影响到竹荪的产品质量。所以我们在采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竹荪播种后可长菇4~5潮。子实体成熟都在每天上午12时前,采竹荪掌握在7:00~10:30,当菌裙撒至离菌柄下端4~5cm就要采摘,过迟采收会影响产品质量。采摘时,用一只手压住料面,另一支手前后左右摇动将菌托下的菌萦弄断,轻轻取出,及时脱去菌盖和菌托,保留菌裙和长柄,轻拿轻放。放入瓷盘和篮子内,采后及时送到食用菌脱水烘干灶摆上烘筛排湿。全部采收完毕,要及时脱水烘干。温度从37℃开始缓升,升至65℃时保持1h,再降至45℃直至烘干。干品返潮力极强,出灶30min后装入干净的塑料袋密封。避光低温处保藏。夏秋季气温高未及时出售的竹荪很容易变褐色,有条件的宜贮存在冷冻库中。

[1]蔡翠芳.竹荪发酵料高产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3,10: 35-36.

[2]雷银清.竹荪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6,3: 68-69.

[3]苏德伟,罗海凌,林辉.林地套种竹荪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2,8:78-79.

[4]吴建忠.竹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7,6:45-46.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asures of Dictyophora

LI Bin
(Agricultural Bureau Changting County,Longyan City,Changting 366300,China)

Bamboo is a kind of edible fungus,and there is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its planting.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d several aspects,such as dictyophora cultivated strain production,seasonal planting arrangement, selection,fermentation of culture,material planting,field management and pest control,storage and so on,summed up the main points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high yield of dictyophora.

Dictyophora;cultivation;high yield

S646.8

A

1008-1038(2017)01-0072-04

2016-08-19

李斌(1972—),男,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新优品种与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竹荪培养料出菇
竹荪的深加工及营养成分功能性研究进展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草菇出菇为何怪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竹君”食疗菜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