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民族药麻黄的本草考证

2017-01-14孙兴姣李红娇刘婷李骁

中国药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麻黄药典

孙兴姣,李红娇,刘婷,李骁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专论·

中药民族药麻黄的本草考证

孙兴姣,李红娇,刘婷,李骁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麻黄为常用中药材,且作为民族药,在各地习用品较多。为正本清源,该文对麻黄的名称、基原进行考证,按照根、茎、果实的形态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麻黄即为历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草麻黄Ephedrae sinica Stapf;对其炮制方法进行总结,为优化麻黄制剂工艺、有效提取化学成分提供了依据;并对麻黄的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进行总结,以促进麻黄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麻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炮制

麻黄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中国植物志》记载麻黄科麻黄属分为3组40种[2]。国内有2组12种及3个变种和1个变型,即膜果麻黄组、麻黄组,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历版《中国药典》[3-12]规定,正品麻黄来源于草麻黄Ephedrae sinica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当代药用植物典》记载,麻黄可入中药处方,其配伍或单方都可入药[13]。麻黄性温,味辛苦[14],主要含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和鞣质类化学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诱发出汗、抗过敏、利尿、降血压、抑制流感病毒、解热、镇静等作用。麻黄的近缘物种较多,民间药用的还有丽江麻黄、膜果麻黄、藏麻黄、山岭麻黄等。本研究中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中记载的药用麻黄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炮制,对中药麻黄进行本草考证,同时总结了不同时期麻黄的产地变迁,了解了古人炮制麻黄的方法,从而助益于麻黄制剂工艺的研究。

1 名称

《神农本草经辑注》[15]:“一名龙沙。”《吴普本草》[16]:“麻黄一名卑相,一名卑坚。”魏晋《名医别录》[17]:“麻黄一名卑相,一名卑盐。”明代《本草乘雅半偈》[18]记载:“龙沙,麻黄也,麻黄茎。麻黄根,狗骨也。”清代《本经疏证》[19]说汉代以其常用名为主,把龙沙作为异名。李时珍说“麻黄诸名疏不可解,或云其味麻,其色黄”,故命名麻黄。麻黄茎触摸有粗糙感,放置时间长会变黄,麻黄之名由此而来[20]。近代《本草钩沉》[21]载:“草麻黄(河北)、川麻黄(山西)、海麻黄(山东)、哲里根(内蒙古)。”《中华本草·蒙药卷》[22]记载:“策都木,即哲日根(麻黄)。”《中华本草·藏药卷》记载:“麻黄为策敦木,普润虐玛,苦土人虐玛,吞在朗思。”[23]《中华本草·维药卷》记载:“查康达,胡木,艾米苏合,索米,开力巴。”[24]。根据以上描述,其药用部位、外观色泽的特点,古籍记载麻黄名称较多,至今中药和民族药以麻黄作为其正名。

2 基原

2.1 中药麻黄

明《本草乘雅半偈》:“二月生苗,细劲直,外黄内赤,中间作节,如竹,四月梢头开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紧小,又似皂荚子而味甜。根色紫赤,有雌雄2种,雌者开花结实。”明《本草纲目》[25]记载:“麻黄里仁子黑。”《酉阳杂俎》[26]:“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

清《本草崇原》[27]:“春生苗,纤细劲直,外黄内赤,中空有节,如竹形,宛似毛孔。”清《证类本草》对麻黄的原植物形态描述引自《图经》:“春生苗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梢上有黄花,枯时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红皮,里仁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子。”近代《本草钩沉》:“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木质茎匍匐土中,绿色枝直立,节间细长,折断之内有棕红色髓心。叶对生,退化成膜质鞘状,包于茎节上。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宽卵形雌花多单生于枝顶端,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果序球形,有种子两粒。5~6月花,7~8月果。”[21]

2.2 民族药

麻黄作为蒙药,始载于《无误蒙药鉴》:“……多枝,株高余,茎圆形,节多,色黄绿,冬季不枯。无叶,多分枝,味苦。果实色红,内含黑色种子者为浩宇哲日根;无种子者为伊曼哲日根。”这与历版《中国药典》描述的基原一致。

《中华本草·藏药卷》引自《宇妥本草》:“花红色,长短约有一卡或一腿,近球形。”《蓝琉璃》:“根独一,叶披针形,茎短有节,壮如竹有节结膨大,绿色小枝密集于节上,纵槽纹明显,有果实称鲁策,无果实称热策。”《晶珠本草》:“……粗细如针,果红色,核黑。”《奇美眼饰》:“根单一,茎先段有小红果,内有黑色种子者称鲁策,无果者热策。”《甘露本草明镜》:“多年生小灌木,根表灰色,质坚,具毛状须根,茎青绿色,披针形,从节间处轮生,具叶鞘,叶茎内皮具粘液,气香,花小,花瓣5个,淡黄色,雄蕊多数,果实心形,熟时成红色,果仁坚硬。”藏医所用麻黄为藏麻黄和中麻黄。

《中华本草·维药卷》中记载《保健药园》曰:“小灌木的全草,多枝,茎节细长圆柱形,有节,粗如筷子大小,节中有空,置硬,有多分小枝,叶小;全株味微辛瑟,果实红色,如胡豆大小,干化时棕褐色;根木质而硬。”维医所用麻黄为木贼麻黄。

麻黄的药用历史虽较早,但自明代文献中才有对其原植物的形态描述,特点总结为:“根色紫赤”;茎细而直,中间空,节间长;顶端开花,雌雄异株;果实肉质红色。近代增加对其叶的描述:叶对生,膜质鳞叶。通过历代本草对麻黄的描述与《中国植物志》《中国药典》及各卷中华本草卷对比发现,本草记载麻黄(细劲直、节间长、少分枝、膜质鳞叶2)原植物形态区别于中麻黄(多分枝、膜质鳞叶3)、藏麻黄(茎短粗壮)、木贼麻黄(粗长茎、较多分枝、膜质鳞叶2)。同时,历代本草描述麻黄的茎高、叶、果实颜色、气味等与中国药典中草麻黄的描述十分相似,可以初步判断历代本草入中药处方的麻黄为草麻黄。

3 产地变迁

麻黄产地始载于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为“或生河东(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神农本草经集注》:“生晋地(今山西省)。”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生晋地(今河北省境内)及河东。”说明秦汉至魏晋时期记录麻黄产地相同且最早被发现是在今山西省。

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生晋地及河东川谷。”《本草衍义》:“出郑州者佳。”唐《新修本草》[28]:“今出青州(今山东境内)、彭城(今山东境内)、荥阳(今河南郑州)、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蜀(今四川)中亦有不好。”引自《瑾案》:“郑州鹿台(今河南郑州)及关中沙苑(今陕西境内)河旁沙洲上最多。同州(今四川)、沙苑最多,其青徐者,今不复用。”由此可见,麻黄产地由原来的山西扩展到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且河南产地记载较为详细,其麻黄质量较好。

明《本草乘雅半偈》:“出荥阳、中牟、汴京(都指今河南省境内)者为胜。”清《本草崇原》:“麻黄始出晋地、荥阳、中牟、汴京、彭城诸处皆有之。”《本草徒新》:“中牟产麻黄之地。”截至清代,无新的麻黄产地被发现。

近代《本草钩沉》:“分布我国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省均有分布,尤以新疆、内蒙古产量最多。”

可见,本草记载的麻黄产地与现代草麻黄产地基本一致,本草最早记载麻黄的产区是山西,后又逐渐发现河南等地,且产地记载相对详细。近代多以新疆和内蒙古等地产麻黄较多,且野生数量减少,出现了麻黄的栽培品(草麻黄),适度的盐碱地有利于栽培麻黄的生长[29-33]。

4 炮制

古代关于麻黄炮制的方法有很多,如:《金匮要略》[34]中指出,汉代《金匾要略》有“去节汤泡”。南北朝《雷公炮制》[35]有“去节并头,煎二三十沸,掠去上沫尽,漉出晾干用”。宋代则去根、节,见《太平圣惠方》[36]。“去节,沸汤炮,去黄水,焙干”,见《苏沈良方》[37]。“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匕,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见《本草衍义》等炮制方法。宋代出现在原有的炮制方法基础上与蜂蜜同炒后水煎的炮制法。明代《普济方》提出“去节汤浸去黄汁焙”[38]。“乳湿”见《滇南本草》[39]。蜜炒煎汤见《本草蒙筌》[40]。酒制见《本草纲目》引自《千金方》。“去根、节,煮沸,去上沫,焙干”,见《炮制大全》[41]。清代有“发汗用茎去节,煮十多沸,掠去浮沫,或用醋汤略泡,晒干备用,亦有用蜜炒者”,见《本草备要》。

历代收录麻黄炮制方法相同的是去根、节,这可能受到麻黄根、茎入药作用不同的影响,故分开入药。历代麻黄的炮制方法可总结为水煎、浸泡烘干、蜜炙、醋制、酒制等炮制方法。现在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制绒和保留下来的蜜炙法等[42-43],其他炮制方法不多见,历版《中国药典》记载的是麻黄段和蜜麻黄。

5 小结

作为常用中药,麻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麻黄有很多异名和别名,中药(历代本草)、民族药均以麻黄为正名。虽然麻黄地方习用品较多,经过考证历代本草所描述的麻黄基原、产地,证明本草记载麻黄为中药草麻黄。在民族用药中,蒙药是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入药,藏药是藏麻黄和中麻黄入药,维药是木贼麻黄入药。

历代本草所记载的产地,主要为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河南麻黄产地记载较为详细,这与现代麻黄产地基本相同。目前,麻黄主要栽培区为新疆、内蒙古,栽培品多为草麻黄,少见中麻黄和木贼麻黄。麻黄不同药用部位的治疗作用不同,炮制入药,需去根、节。本草记载麻黄品质评价相对较少,依据外观粗略判断:“折断有粉尘射出,有红心一点(朱砂点)为上品。麻黄根以去净须根及残茎,粗壮质坚为佳”;以产自河南、山西等地麻黄质量较佳,四川产麻黄(单子麻黄、丽江麻黄[44])质量不佳。近代“以内蒙古、华北所产为佳”。历代本草记载麻黄的最佳采收时期为“立秋采茎,阴干令青”,这与现代研究发现的7~8月麻黄碱含量高是麻黄的最佳采收期相符。现代研究通过控制麻黄有效化学成分(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建立麻黄的质量标准。在传统的质量评价基础上,结合现代质量评价标准,高效、准确地控制麻黄的质量,从而促进其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1] 森立之辑本.神农本草经[M].柳长华,主编.罗琼,赵永亮点校.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1.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468.

[3] 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3:19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4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55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8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8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285.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62.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3.

[1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00.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20.

[13] 赵振中,肖培根.当代药用植物典[M].上海:上海世纪图书出版社,2007:342.

[14] 汪庵.本草易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10-211.

[15] 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7.

[16] 魏·吴普.吴普本草[M].尚志钧等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8.

[17]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尚志均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9.

[18] 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69-70.

[19] 清·邹澎.本经疏证[M].武国忠点校.海口:学苑出版社,2009:148.

[20] 杨继荣,王艳宏,关枫.麻黄本草考证概览[J].医药学报,2010,38(2):51-52.

[21] 叶橘泉.本草钩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377.

[2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卷》编委员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59-372.

[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0-312.

[2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维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53-355.

[25] 杨建峰.本草纲目精华[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41.

[26]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0.

[27]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M].张淼,伍悦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19-120.

[28] 唐·苏敬.新修本草(辑复本)[M].尚志均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68.

[29] Malla KJ.Studiues on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of the Himalayas(6):Cultivation of Nepalese Ephedra Collected at Upper Mustang[J].Natural Medicinees,2005,59(5):245-248.

[30] 徐长青,陈万毅,姜玉秋.中度盐碱地草麻黄栽培技术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学报,2010,39(2):33-35.

[31] 满多清,廖空太.中麻黄生境及栽培因子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1):84-88.

[32] 杨自辉,王继和,胡明贵,等.盐碱地麻黄种植实验研究初报[J].中草药,2000,31(5):379-380.

[33] 张红梅,王明艳,李玲玉,等.不同温度对不同品种的麻黄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61-12562.

[34] 陈纪藩.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4.

[35] 宋·雷.雷公炮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36.

[36] 宋·王怀隐,陈昭遇.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74.

[37] 宋·沈括,苏轼.苏沈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71.

[38] 明·朱.普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13.

[39] 明·兰茂.滇南本草[M].陆拯,包来发,陈明显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73.

[40] 清·陈嘉谟.本草蒙筌[M].太原:山西医科大出版社,2015:76.

[41] 稻生宣义.炮制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2:20.

[42] 陆兔林,胡昌江.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80.

[43] 龚千锋.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2016:253-256.

[44] 林瑞超.中国药材标准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57-458.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thnomedicine:Ephedrae Sinica Stapf

Sun Xingjiao,Li Hongjiao,Liu Ting,Li Xiao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China010110)

Ephedrae sinica Stapf is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and as a kind of ethnomedicine,it has many habitually use products in various places.In order to obtain original source,the name and basis of Ephedrae sinica Stap fare studied,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ots,stems and fruit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it is concluded that theEphedrae sinica Stapf recorded in the materia medica of past dynasties is the Ephedrae sinica Stapf stipulat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The processing methods are summarized,which can provid the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extracting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phedrae sinica Stapf.The origin change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Ephedrae sinica Stapf a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phedrae sinica Stapf resources.

Ephedrae sinica Stapf;name;base;origin change;processing and concocting

R281.6;R282.71

A

1006-4931(2017)21-0001-03

10.3969/j.issn.1006-4931.2017.21.001

孙兴姣(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蒙药质量控制及新药开发,(电子信箱)1422477650@qq.com。

2017-06-06)

猜你喜欢

人民卫生出版社麻黄药典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麻黄的本草考证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穿山甲药典除名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