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一个创新的视角
2017-01-13高鹤王岩
高鹤+王岩
摘 要: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够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特别重视的发展领域。地方院校是教育阵地,更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应积极主动承担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任。地方高校需要在不断创新中探索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在校园文化中注入创新创业的文化元素,大力培育校园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采用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教学实践管理机制,构建多维弹性的教学实践模式,制定柔性管理制度;设施服务更加开放和多元化,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加大开放力度。
关键词:民营经济;地方高校;创新;校园创业文化;教学实践;设施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2-0148-03
近些年来,民营经济贡献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半数,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甚至达到80%,民营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全社会的智力、法律、金融、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地方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也是文化精神凝结传承的良好媒介,是提供信息科技服务的社会机构。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也需要在创新中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
一、校园文化创新:大力培育校园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业价值观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和精神氛围,它不仅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更是其发展的灵魂。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到全体师生的内心深处,陶冶情操、激发热情、提升素质。新时期的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勇于创业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传承传统优良校园文化的同时,创新培育校园创业文化的需求已经上升到前有未有的高度。虽然对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学者们大都聚焦了创业文化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对师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反映在创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付诸创业行动之上。校园创业文化在特定的区域、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教育、熏陶和塑造大学生们的开拓和创新意识、冒险和竞争意识、创业价值取向等,在创业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敢于尝试和挑战的胆识气魄、缜密思考和周密计划的心理,以及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坚韧品质。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问题,更是与民营经济的发展乃至全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高校校园创业文化需要精心培育、打造和沉淀,越久越浓郁。首先,校园创业文化的培育要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修己安人”“重义轻利”等和谐、进取、博爱和义利取舍观,让传统的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观念成为校园创业文化的思想源泉[1]。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先进创业文化的精华,借鉴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成功经验,洋为中用。比如,美国硅谷的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创业文化是十分成功的例子。其次,大力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校园广播、展览板、校园网、微信等媒体,甚至包括校园内的景观陈设都是校园宣传的重要媒介。校园广播是有声媒体,及时播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有关创新创业的最新政策和文件,进行必要的解读,利用课间时间播报校内外创业典型案例,尤其是分享校友的成功甚至失败的创业经历;展览板和校园网是无声媒体,但受众面极广,不受时间限制,可与专门的创业网站建立链接,或创建创业网站,组建创业论坛等[2];微信是目前广为熟悉和利用的新媒体,要善于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扩大创业文化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再次,积极发挥学校创业教育相关部门的职能。有些学校专门设立了创业教育学院,或者由某个学院“双肩挑”,这些部门一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一方面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比如牵头与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口碑较好的民营企业家或者校友走入校园,生动地讲解自己亲身创业经历的酸甜苦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举办创业模拟比赛、创业知识问答、职业规划竞赛等,调动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形成“人人要创业、人人能创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3]。校园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弘扬必将会渗透到民营企业,也将有利于民营企业文化的凝练和升华。
二、教学体制创新:构建多维弹性的教学实践模式,制定柔性管理制度
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需要历代师生塑造和传承,需要经过时间沉淀和打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又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民营经济的发展依靠的就是不断尝试和探索,创新的思维来自开放自由的环境,过多的教学体制约束会禁锢教师和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目前地方院校普遍还存在一些教学实践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束缚了师生施展创新创造的空间。在教学方面,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依然是师生教学关系的主流。教师首先需要依托一本既定的教材,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准备与之匹配的教案来完成授课,不但要接受学校各级督导的监督检查,还要符合期末成绩比例分布甚至包括不及格率的要求等等,这些类似的规定给教师的授课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学生往往追求的是短期内的利益最大化,期末考试通过即万事大吉,没有探索书本以外知识的动力,这便陷入一个不断往复的不良循环中。在有限的课时和自我掌控的范围内难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难以形成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氛围。在实践方面,一是受教学大纲安排的时间的限制,难以深入实践;二是更多地受到实践场地的限制,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在校大学生数量增加,实践经费十分紧张,能够接纳大批量学生参观实习的公司或者工厂数量相当有限,需要教师挖掘个人的社会关系去寻找实习场所,往往难以维系长期的实践合作关系。即便是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一般也是面向校内个别专业而建立的实践合作,并不能满足所有专业的实践需求。在教学管理方面,针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和针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体系尚不完善,唯成绩至上论;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过于僵化,学分制贯彻还不够完善,学生无法提前修满学分,机会成熟时难以提前步入社会创业。虽然一些地方院校已经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但还是受到很多原有制度的羁绊,改革步伐缓慢甚至停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地方院校,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规划纲要》中要求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4]。地方院校需着力构建多维弹性的教学实践模式,制定柔性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高等教育的普遍共识,如何在教学实践上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大面积趋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首先,在深度挖掘教学实践资源的同时,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逐渐淡化书本权威、教师权威的传统意识,力争形成教师主导、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堂氛围,容纳多维思维并存,尤其是一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鼓励在可能的“错误”中探索,充分放大教师对课程把握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当然,这需要在制度保障上打破僵化,有所突破,形成既尊重教师又迎合学生需求的多维的、弹性的教学实践模式;其次,建立健全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聘上不要过于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申报课题的层次高低和数量多少并不能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尺,也不要单纯依靠几次督导听课或者学生评教的分数来定夺,应尽可能全方位或者分类型地进行评价,鼓励教师增加教学投入。有的学校也不乏有低职高聘的做法,对教学突出型教师无疑是莫大的激励[5]。再次,在教学管理上,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渐渐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为实行扁平化管理结构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不仅可以压缩中间机构的管理层级,沟通便捷,提高整体管理效率,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下层管理者和参与者结合实际,无论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的考核、学籍等方面的管理都能发挥更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更具创新性的管理办法和途径。有些地方院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就是扁平化管理的尝试。最后,深化改革教学实践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这也是较为关键的创新之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就业资本和就业能力。通过科学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设计安排课程内容,使得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有意识地形成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
三、设施服务创新:主动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加大开放力度
地方高校服务设施涉及到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后勤保障等方面,就与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来看,本文重点关注图书馆和实验室的服务创新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面向校内师生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密不可分,可誉为“第二课堂”。但是,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图书馆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图书馆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认识具有局限性,服务对象范围狭窄,图书资料的更新与师生需求脱节,“重藏轻用”、时滞较长,等等。尤其是在数字化和新媒体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习惯悄然发生变化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地方高校的实验室是完成实验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师生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无数的发明创造来自于实验室里的千万次试验,实验室里也诞生了许多知名的科学家。但是,目前的地方高校实验室由于受到校园规划、资金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还处于比较固定的状态,在固定的地点,针对固定的专业班级执行相对固定的实验项目,这种封闭性难免会限制师生的创造性。由此可见,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实验室的服务功能都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地方院校应重视开拓和创新这些职能部门的服务功能,为人才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就地方院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而言,应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面向本单位师生的服务部门,更是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服务机构。地方高校应该尤其把一些缺乏信息来源的民营企业列为信息咨询服务的重要对象,专门开发面向其服务的软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民营企业联系。这不但可以增加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够通过与民营企业的信息交换更深入地了解民营企业的人才需求,反馈到各教学单位,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良性循环[6]。另外,针对师生的信息服务需要更加深入化、个性化。在服务理念上也要秉承“以人为本”,在大数据时代即将走进人们生活之际,图书馆应该具备超前服务意识,做好信息资源的储备。图书馆应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优化网络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的便利性,引入丰富的书目种类,提供更多培训全校师生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机会,人性化管理师生读者;在增加图书馆可利用资源的同时,图书馆应该将信息服务渗透到教学和科研中来,提供贴心服务,建设学科专业阅读体系,包括学科经典原著、名著,一些前沿、热点问题的专业书籍,以及与创新创业励志相关的书籍,开设专栏向教师和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适时发布阅读信息,引导师生形成良性阅读习惯[7]。就实验室的服务创新而言,实验教师的配置应由具备各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组成,应特别重视院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专业实验实际情况,保障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验需求;制定完善的实验管理制度,全面开放实验室使用时间,除了培养方案中列明的实验项目,比如课程设计等,创新建立学生预约使用实验室制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尤其对参加毕业设计、校内外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的学生们帮助很大,实验室可能成为众多科研成果的孵化器[8]。另外,积极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实验室,拓宽产学研渠道。由企业出资建立创新实验室,学校实验室可作为合作另一方负责弹性培训、安排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管理,实现双赢的创新服务。
一个共识是:地方高等院校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民营经济在地区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地方院校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任,与此同时,地方院校也会在民营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受益,形成良性互动的作用机制。最重要的问题是,地方高校需要在不断创新中探索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积累经验,在校园文化中注入创新创业的文化元素,采用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教学实践管理机制,设施服务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地方院校用创新的思维在服务民营经济的道路上前行,这条大路才能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于雪丽,王永明.试论创业文化培育的机制创新[J].学术交流,2013,(11).
[2]宋丽娜,王志贤.地方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创新路径研究——基于常州市高校创业文化现状的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8).
[3]张春兰.高校创业文化的维度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4,(S6).
[4]庞云祥.基于创新视角的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17).
[5]侯展.多元视角下的高校现代管理创新体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6]何海波.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14,(12).
[7]陆波.阅读模式变革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与情报,2013,(3).
[8]曾树洪,唐明星.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
(责任编辑:陈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