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戏剧表演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7-01-13许敏李坡
许敏+李坡
摘 要: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直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广为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探索用英语戏剧表演的形式来培养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科学性。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都表明,英语戏剧表演能充分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详细描述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如何通过前期准备、培训排演以及汇演总结三个阶段的用英语戏剧表演的形式来全面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戏剧表演;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2-0139-03
一、引言
将戏剧表演运用于实践教学的尝试发源于英美国家,被称为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即DIE)。教育戏剧是一种运用剧场及戏剧技巧,从事学校课堂教学的方法。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立特定的戏剧场景,教师精心组织协调,呈现出创作型戏剧、模仿、即兴演出、角色扮演等等多种形式的戏剧作品。其中人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化知识,人文方法中强调的是能掌握与社会群体相融合,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方式和方法,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就是这种方式和方法的重要表现。英语戏剧表演正是这样一种既符合教学基本规律,也可以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存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手段。
二、理论依据
刘法公在论述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时指出,因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1]。其中尤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商务英语专业首要的培养任务。在国际语言教学领域,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戏剧表演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主动学习理论中, Boud(1981)认为,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挥独立性和主动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Johnson(1990)发现合作学习要比竞争式学习更能促进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尤其适用于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课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完成了传递意图、协商意义、接收信息等一系列交际过程[3]。由于在英语戏剧表演中,每个学生负担着独立完整的角色任务,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但同时由于戏剧表演通常会需要一个学生团队的参与,又将合作学习近乎完美地融合在了学习过程中。每个剧组本身是一个小团队,在团队内部学生们相互协作,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力争奉献出精彩的作品。Richard Via(1976)认为,戏剧表演教学法也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戏剧表演过程就是文化交际过程,戏剧表演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种文化交际——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际[4]。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从戏剧表演这一视角来探究如何通过这一教学形式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也论证了英语戏剧表演的科学性以及它作为学生人文教育特别是交际能力培养的新举措的有效性。许葵花就提出英语戏剧表演对于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这种方式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客观规律,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主动地进行高效率的学习[5]61—63。而且由于在表演中学生需调动大脑里各个分区协作完成从准备到表演各个阶段的任务,对于开发他们的右脑潜力,锻炼记忆力具有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交际教学法的核心精神,即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通过表演与观众,与同台的演员在模拟真实的场景中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刘美兰更是把英语戏剧表演教学法作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创新举措提了出来[6]347—349。
三、教学实践
在二年多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与尝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戏剧教学体系:通过三个学期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安排,学生们也从刚入学时只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练习情景小对话的“戏剧新人”,蜕变为可以独立策划改编世界经典戏剧名著并参加戏剧演出的高手。第一学期是准备阶段:学生们刚入学,通过结合课文的学习及模仿表演,理解并领会剧本内容。比如在讲到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的“Marriage across Nations”这个主题时,由于跨国婚姻的主题本身就是个非常好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我们会让学生通过观看并表演几组不同的在跨国婚姻中夫妻以及周围的人在不同程度上融入彼此所属的文化的视频,来拓展他们的眼界,初步了解跨国婚姻这一现象,意识到文化差异并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如何解决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第二学期为排演阶段:准备阶段的积累让学生开始尝试将演练彩排一整幕戏剧单元,并体会揣摩角色及台词的情绪。在前期准备中,学生通过剧本解析,朗诵以及对台词,开始了解每一句台词及每一个动作中所蕴含的交际意图,尝试在排练中达到传达明确交际目的的目标。而每一位学生演员不得不配合其他演员一起重现特定场景下的交际活动,特别是不同文化中的交际活动,这就在理解剧本的基础上,提出了活学活用所学文化知识的更高要求。而在排演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全程关注所有细节,分析并相应地做出合适的反应以力求表演得真实自然,跨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表演以及观众观看的障碍。第三阶段为演出阶段:最后阶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组织策划进行一次完整精彩的全英文戏剧汇演。学生们将自己在戏剧排演中的感受以及跨文化交流中所习得的能力通过汇演去感染更多观众,而表演本身也将提升观众及演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综合能力。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自2014年以来成立了英语戏剧社,共举办了两次大规模全校性的英语戏剧汇演,今年即将举办第三届汇演。英语短剧比赛是由商务英语教研室承办的全校性英语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戏剧社是以学院各专业学生为活动中心成员的专门负责英语戏剧表演的组织。
1前期:准备阶段
笔者担任商务英语专业通用英语精读课程及听说课程的主讲教师,于是将英语戏剧表演融入到了新视野英语读写教程和听说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利用新视野听说教程每个单元中的电影台词听写片段做配音练习,然后下节课分组将这个片段表演出来。另外,每个月都会推荐一个或者几个融入丰富文化知识的经典电影或者戏剧片段,与学生一起赏析剧本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由于学生们都处于大一刚入学的阶段,词汇量较小,所以首先进行剧本分组讨论分析。首先英语戏剧做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打磨,本身就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强的感染力。而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也已经有很多英语教师做出了尝试,并且获益匪浅。因此,我们也决定汲取这种成功经验,但又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英语戏剧汇演这样一种课外活动形式。
2中期:培训参赛
在学生筹备参赛的这一过程中,英语戏剧剧本本身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而排练的过程则为他们创造了浓厚的语言实践氛围,由于戏剧中包含有大量模拟实际生活的场景,学生在场景中被激发出交流的欲望,将学到的语言知识学以致用。另外,英语短剧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在演绎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交流的魅力,更拓展了他们的视野,透过语言去审视和感受文化之美。
由于汇演规模的逐年广大,汇演档次和选手水平也不断提高,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戏剧社与其他地方院校的戏剧社结成联盟,安排在全国戏剧比赛中获奖的选手和专业的表演教师来学校为即将参赛的选手做培训,并且邀请湖南师范大学英语文学戏剧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家亲临指导,力求使演出的观赏性和教育性都达到完美,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今天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是清一色的95后,他们进入大学后,繁重的学习和实训任务使他们心理产生了过度的焦灼感、压力感和抑郁感。这种心理变化往往使他们在课堂上缺乏自信和动力,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另一鲜明的特点是他们更具国际视野,渴望了解世界文化,不怕输,敢于面对困难,而且表现欲很强,希望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今后从事外贸商务员或者相关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他们了解跨文化知识,体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尤其是英语戏剧表演给了他们一个发挥才干与人交流的广阔空间。英语戏剧表演本身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接近实际生活体验的环境,很多场景都是以后真实工作生活的场景,他们要想完整精确地表达出戏剧效果,就必须身临其境地感悟和体验戏剧背后的文化背景,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后期:汇演总结
每一届汇演都会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个剧目,并且设立了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剧本和最佳创意奖等奖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奖项鼓励学生们更积极乐观地面对言语学习,感受应用语言和与人沟通的乐趣。虽然比赛每年只有一次,但是英语戏剧社团队成员间的语言文化交流和互动却是全年不休的,比如邀请最佳演员与学生交流戏剧表演心得,整个过程全程用英文展示。每年的比赛结束后,担任剧社负责人的学生都会在活动中心的例会上总结本次汇演的成功经验和改进的建议,并且用书面形式与其他成员分享。
很多教师也发现英语戏剧表演几乎是接受面最广而又行之有效的一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式,高水平学生不仅创作出或者改编出高水平的剧本,而且更淋漓尽致地将戏剧背后的文化本身深层次的意义表现出来。而由于戏剧大多取材于学生的学习训练生活场景,剧本大多是学生的原创,学生本身对剧本内容很熟悉,加之演员夸张生动的表演形式、幽默诙谐的台词,即使是语言水平不高的中低级别的学生也能理解台词的含义、剧情的发展,体会到英语交流的乐趣和魅力。
四、教学效果
英语戏剧具有的潜在课程功能,通过其文化、语言、表演的技能再现,可以起到规范、导向、塑造、审美的作用。通过英语戏剧营造的环境、气氛与风气给学生施加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英语戏剧,即传统的戏剧讲解分析型、语言功能型和其在实践中应用的解剖表演型[7]85。这三种方法中尤其以解剖表演型的形式比较活泼,并且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型课堂转化为以学生参入的演出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型课堂,使得学生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汇演之后我们对于这些同学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9.6%的同学认为表演和欣赏英语戏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水平,而84.1%的学生则承认英语戏剧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Kranshen(1981)和Terrell(1983)认为,以下三种方法有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1)教室气氛轻松活泼,不会造成学生的压力和焦虑(low personal and classroom anxiety);(2)学生学习动机强烈(high motivation);(3)学生有更多的自信心(more self-confidence),而且能自我肯定(self-esteem)[1,8]。而英语戏剧表演恰恰符合这三个因素,并且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手段,充分调动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抑或是在课外英语实践中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巩固语言知识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将英语戏剧表演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总结为三个方面:其一,英语戏剧展示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英语文化世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他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其二,通过表演和欣赏英语戏剧,学生们的文化鉴赏力和艺术欣赏力得到了提高,加强了在各个场景中语言知识的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英语戏剧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特别在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中能不怯场,能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2]Boud P.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M].London: Kogen Page, 1981.
[3]Johnson D.W., Johnson R.J. & Holubec E.J.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M].
[4]Richard Via. English in Three Acts[M].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6.
[5]许葵花.外语教学中过程法戏剧表演的科学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61—63.
[6]刘美兰,连红.英语戏剧表演教学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举措[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5,(0):347—349.
[7]韩涌波.从课堂戏剧表演看英语交互式教学[J].广东职业财经学院学报,2003,2(4):85.
[8]Krashen, Stephen D. and Tracy D. Terrell.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Hayward, CA: Alemany Press, 1983.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