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调查实证研究
2017-01-13李慧谢道兵蔡彦
李慧+谢道兵+蔡彦
摘 要:商务英语词汇量的大小制约学生商务能力的发展。以100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借用马广惠教授(2006)设计的词汇测试卷的模式,从剑桥商务英语词汇大纲中抽取共60个商务词汇来测量受试的商务英语词汇量大小,以便制定更合理的商务词汇教学计划。
关键词:词汇量;商务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2-0136-03
引言
词汇量是反映学习者语言水平和词汇水平的重要标志。词汇能力低会引起英语学习障碍。郑树棠[1](1996)认为,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写作时间中很多问题都是由词汇能力引起的。在笔者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词汇能力经常会影响到他们商务能力的提升。商务英语词汇的专业性强、缩略语多、用词精准、新词增生快、一词多义等特点的确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遵循实用为主的原则,如何高效地扩大词汇量并灵活运用,是高职词汇教学的重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测试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结合英语词汇教学实际, 提出一些加强英语词汇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一、研究背景
我国对词汇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桂诗春[2](1983)的研究最早,他分别针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学生做了词汇量调查方法的研究,是我国词汇量调查的先驱。此后,喻爱菊[3](1991)、刘思[4](1995)、阳志清[5]&邓威(1996)、席仲恩[6](1998)、汪庆华[7](1998)、周大军[8](2000)、邓昭春[9](1998,2001)、马广惠[10](2001,2006)和邵华[11](2003)等也针对词汇量做了很多研究。虽然他们调查的是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量,但得出的结论差别较大。原因在于受试的选择,测试的工具,测量的维度,抽样方式等不同,导致了调查出的学生的词汇量相差较大,但这些研究成果对了解我国学生词汇量状况和促进词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上述词汇量测试调查研究,主要针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或理工科学生及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涉及。宋剑祥[12]等(2007)、吉小红[13](2011)虽然是针对高职生的词汇量调查,但测试工具是大学英语词汇大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词汇量的测试和分析,目前研究不多。因此,本文立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以商务英语词汇大纲为测试主体。
虽然从接受性和产出性两方面来衡量词汇量的大小是比较全面的。但是本文是笔者所做的“商务英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和词汇学习策略相关性研究”中的一部分,其中包含商务英语词汇的产出性知识习得探讨。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接受性词汇量水平。
本研究有两个研究问题:一是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词汇量是多少?二是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词汇量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受试为来自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100名学生。
1测试工具
本研究中数据收集使用的工具是英语领会词汇水平测试卷。它是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Paribakht和Wesche设计的(Read[14],2000),是词汇知识水平的一个综合测量方法。马广惠(2006)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设计了大学新生词汇测试卷。在他的研究中,采取了分层随机选样的方法,用SPSS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参考词表中的4 500个一般要求词汇中随机抽取60个单词。
笔者借鉴马广惠(2006)词汇测试卷的模式,但与他不同的是,笔者关注的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词汇量情况,因此,本研究中词汇测试的总体来自于《剑桥商务英语词汇表》的初中高三个级别,共计约4 800词汇。通过计算机分别从词表中随机抽取初级词汇25个,中级词汇35个,共计60个单词。抽取时, 根据词汇抽取原则,放弃了专有名词、缩略词、方言、简单派生词和词组等。
因本文是笔者所做的“商务英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和词汇学习策略相关性研究”中的一部分,参加实验的受试和词汇都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在抽样时特别注意,剔除了与后期词汇深度知识测试时随机抽取出的词汇中相同的部分。这样即便受试在参加完词汇量测试之后自行对测试中出现的词汇进行学习,也不会影响后面的词汇深度知识的信度和效度,有效避免了受试的学习效应和心理效应。
2先导试验
为保证测试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笔者首先选择不参加实验的10名学生用无记名方式做一个小规模先导测试。
通过先导试验的情况,对测试题进行及时的修正。主要有:(1)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的疑惑,对测试题做针对性的修改;(2)通过先导试验,明确学生完成测试的时间平均约20分钟。
3实验过程
为确保研究数据真实有效,测试在正常上课时间进行,耗时约25分钟。发放测试卷100份,全部有效回收。为了确保测试效果,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并在测验前告知学生此次测试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其词汇量水平,以便更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选定教材,因此学生有一定的配合度。测试之前反复提醒测试并非考试,消除受试的紧张心理,但测试中严格要求不能使用词典、电子词典等工具查阅单词。要求受试不认识的单词如实填写,以确保测试的真实性。
实验结束后,将采集的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 (Statistic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表2是对100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词汇量的调查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剑桥商务英语词汇表》的4 800个词汇中,学生从未见过的达到了1 227个,见过但是不知道词义的单词达到了1 457个,知道一个词义的单词有1 890个,另外还有知道两个以上词义的单词有168个,合计2 058个,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词汇量在2 058个,这只占了大纲要求的领会词汇量的42.88%[15]。
从上述表格中,还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词汇量不大之外,词义量也不容乐观。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知道多个词义的单词只有168个。商务英语词汇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专业性强,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明显。有很多普通词汇却有不同的商务含义,因此,准确把握单词的商务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与马广惠(2006)对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所做的词汇测试比较起来,大学本科新生在表2中词汇量各个层面都要优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他的研究中,大学本科新生的认知词汇总量为2 247个,商务英语高职生只有2 058个,这说明高职学生的词汇基础还是薄弱。
在吉小红(2011)的研究中,受试的认知词汇量在2 313个,其中知道多个词义的单词在277个,而本研究中受试的认知词汇只有2 058个,其中知道多个词义的单词只有168个。因为本研究中使用的是《剑桥商务英语词汇表》,一词多义现象相对较多,因此笔者猜测差异可能是由于采用的词汇测试总体不同造成的。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新生入校的时候,应掌握2 800个左右的领会词汇,包括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此外要求学生掌握300个与行业相关的行业英语词汇,大纲还要求学生每学年应平均增长600个左右的领会词汇。从测试结果来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词汇量离大纲要求还有差距。虽然测试的时候受试已经经过近一年的大学学习,词汇量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距离大纲目标还有差距。
四、对高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本次测试主要测量的是商务英语词汇的广度知识,即领会词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受试从整体上来说,词汇量并不大,并且词义知识也不丰富,离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还有差距。因此,要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研究高效的词汇教学办法。
(一)词汇模块化教学模式
可以将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商务理论教学模块、商务情境教学模块、商务交际教学模块、商务写作教学模块。四大模块紧密相连,有先后顺序。在课程设置时通盘考虑,本着“先储备,后产出”的原则,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词汇部分的教学。教师之间定期开研讨会,可以编制校本教材,抽离出每个模块中常出现的商务英语核心词汇,在每门课程中反复出现,增大商务词汇的复现率,词汇习得效果会更好。
(二)师生词汇策略意识的培养
本文是笔者所做的“商务英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和词汇学习策略相关性研究”中的一部分。笔者还做了学生和教师的词汇策略意识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学生还是较多地依赖重复来记忆词汇。对其他的词汇策略,比如依靠语境、构词法、分类等,虽然能认识到其重要性,但还是采用得较少。社交/情感策略用的就更少了。对教师的词汇策略教学情况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教授和鼓励学生使用最多的是认知策略,比如利用语境、分类,或是词缀知识等。其次教授较多的是元认知策略,比如鼓励学生多阅读,制订词汇教学计划等。策略社交/情感策略也是教师们教得最少的策略。这说明,学生的策略使用和教师的策略教授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当多渠道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教授词汇策略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多使用高效的策略。
(三)重视商务情景中的词汇教学
本研究中,在近4 800个商务词汇中,学生知道一个词的多个意思的词汇只有168个。这充分说明,学生即便经过近一年的学习,但商务意识还是不够强,商务词汇的积累还是不够,而这恰是商务词汇教学的难点和焦点。应该创设具体的商务语境和商务场景,结合词汇教学,让学生在项目中做,任务中学,将词汇的学习化为交际的必须,自然而然地理解商务词汇的含义,增强词汇的习得效果。掌握好商务词汇,是正确和熟练应对商务场合的基础。
结束语
由于词汇量测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受试的认知词汇量,即受试看到英语单词能想起意义。从结果来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商务词汇量并不高,词义量也不高。对商务词汇来说,重要的是在商务场合能恰当地应用,笔者将另文探讨他们的商务词汇的深度知识习得情况,其中包含接受和产出性词汇习得,以便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词汇习得情况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找到更好的词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树棠,卫乃兴.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等情况的研究[J].外语界,1996,(4).
[2]桂诗春.我国学生英语词汇量的调查[C]//公共外语教学研究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喻爱菊.培训学员英语词汇量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42—47.
[4]刘思.英语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词汇研究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5]阳志清,邓威.词汇教学对理工科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3):66—69.
[6]席仲恩.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发展状况调查[J].外语教学,1998,(2):72—77.
[7]汪庆华.关于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初步探讨[J].外语界,1998,(2):23—27.
[8]周大军,文渤燕.理工科学生英语词汇量状况全程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9]邓昭春.英语词汇量调查问题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兼评一份全国词汇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10]马广惠,黄文,苗娟,刘红.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入学水平测试与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1):82—88.
[11]邵华.普通高师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阶段词汇水平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21—425.
[12]宋剑祥,王艳,等.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词汇量测试与教学对策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13]吉小红.高职非英语专业新生词汇量调查与词汇记忆方法[J].内江科技,2011,(1):187—189.
[14]Read J. Assessing vocabular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钱旭菁.词汇量测试研究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2002,(4):54—62.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