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实践参与

2017-01-13郑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平面图硬币绘制

郑华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演绎“综合”与“实践”的精彩?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综合实践活动散发数学味

数学学习应该是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也不例外,要想上好它,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活动散发出数学味。

笔者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一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了“足球比赛中的抛硬币”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足球裁判为什么要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开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的实践探究做好了铺垫,可谓是“一举双得”。在随后的抛硬币活动中,我大胆地让每一位学生抛硬币,边抛边做好记录,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硬币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概率相差不大。借此机会,笔者将全班的数据统计整理出来,学生结合历史上著名数学家抛硬币试验的数据,不难发现:随着抛硬币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朝上的次数会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12],反面朝上的次数也会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12]。也就是说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所以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足球比赛哪一队先开球是公平的。

二、选择恰当问题,让综合实践活动突出探究味

要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笔者曾结合四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教材内容,以《快乐的星期天》为主题,设计了以搬了新家的聪聪星期天请小红和小明到新家做客为情境的数学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活动一开始,教师先设疑:小朋友们,爸爸和妈妈要加班,小红和小明怎样去聪聪家?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他们在动手实践设计路线图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些问题:“笑笑家在什么位置?”“怎样走路程最短?”“什么时间能到?”有趣的生活情境加深了学生对时间、方位、优化等数学知识的认识。随后,教师通过“买饮料”“猜一猜”等生活场景的设置,让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解决了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成长体验。

三、注重活动方法,让综合实践活动充满实效性

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绘制校园平面图》时,要求学生课下先观察校园的主要建筑,了解所在的方位,然后画出草图。课堂上,笔者将班级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6人,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要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需要做哪些工作?测量选择什么工具?如何测量?如何绘制校园平面图?绘制校园平面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各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绘制好校园平面图后,全班集体展示作品,汇报交流心得,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既体验到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又掌握了统筹规划的技能。

(作者单位: 十堰市五堰小学)

猜你喜欢

平面图硬币绘制
Art on coffee cups
《别墅平面图》
《别墅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
放学后
不翼而飞的硬币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