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中的知识建构路径

2017-01-13叶祖献潘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蓝队红队测量

叶祖献+潘燕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是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抓手。

教师该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先前的认知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呢?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自觉地参与探究活动。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足球表面是“密铺”吗》时,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在校园里拿着足球边走边聊天。疑问油然而生:“足球表面是密铺吗?”大家议论纷纷,一时不能给出定论。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后续的探究学习注入了动力。再如教学《鞋子的秘密》时,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得出谜底后,又相继给出了如下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穿多大的鞋吗?为什么你们每个人的鞋码不一样呢?鞋码和脚的大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动手测量、收集数据并利用真实数据计算,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经历自主探究,感悟知识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究时间,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鞋子的秘密》,当学生猜测到鞋码与脚长可能有关系时,教师相继给出了如下学习提示:还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脚的大小?你准备怎样测量?……学生小组讨论后制定了不同的测量方案。随后,他们拿出事先准备的测量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学生发现脚长与鞋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真是这样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数据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验证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一组数据脚长相同,鞋码却不同。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测量脚长时出现了误差,一是不同的厂家的鞋码标准不同。猜想、测量、计算和验证等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知道了鞋码与脚长之间的关系,破解了鞋子的秘密。

三、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探究活动分为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探究。合作互助探究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时,教师创设了学生小组合作掷骰子比赛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四人一组,两名负责同时掷骰子,一名负责快速算出和,一名负责记录是红队赢,还是蓝队赢(比赛的规则是:5,6,7,8,9为红队,2,3,4,10,11,12为蓝队。每次同时掷出两粒骰子,如果掷出的和是红队里的数,红队赢一次,如果掷出的和是蓝队里的数,蓝队赢一次)。每组连续掷20次,并将结果记录在绘有统计图的记录纸上。全班学生一百多次的实验统计结果汇总后,发现红队赢的次数远远超过蓝队。这其中又藏着怎样有趣的数学秘密呢?学生结合统计图进一步思考。

(作者单位:叶祖献,丹江口市肖家沟小学;潘 燕,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

猜你喜欢

蓝队红队测量
作文表意要清楚
作文表意要清楚
五红队建耀童心
蓝队精灵们,集合啦!
激烈的龙舟大赛
巧用英文字母练习队列队形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