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阅读为成长奠基

2017-01-13陈雅琴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型书香读书

陈雅琴

作为第一批实验学校,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已走过了三年课改之路。三年来,我们围绕语文主题学习课题且思且行,让学生的阅读量越来越大,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高。

一、多措并举,让实验顺利开展

实验之初,学校领导亲自参与,选拔了一批优秀教师成立课题组,并带领实验教师前往山东潍坊、河南林州、江西弋阳、深圳福田等地学习经验。为了方便实验教师集体备课,学校设立了课题实验办公室,并给实验教师分别配置了电脑。同时,学校还根据实验教师列出的阅读书目,购买了全部图书。

为使家长理解学校开展课题实验的目的、意义,学校召开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班家长会,向家长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并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由于工作到位,家长们对这项改革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二、潜心钻研,让教师专业成长

实验初期,实验教师结合外出学习经验,尝试把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有机结合,采用“1+x”(以一篇带多篇)模式开展教学。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虽然课内阅读量增加了,但40分钟的时间远远不够。

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很自然地,每周三下午成了实验教师集体备课的时间。大家围绕学案设计、课堂展示、课堂容量等问题反复研讨,并与名师课堂进行比对,发现问题的根源是教师讲得太多。随着对讲课时间的不断压缩,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多,阅读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又一个问题随之出现了——交流分享时,大部分学生无话可说。经过研讨、观摩,大家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于是,一种新课型——阅读指导课诞生了。随着泛读、跳读、浏览、批注式阅读等方法的掌握,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和班级学生实情的课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美文欣赏课、阅读指导课、群文阅读课、读书汇报课、经典诵读课等如雨后春笋,蓬勃而生。丰富的课型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乐园。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情展示

诵读经典,营造书香氛围。诵读内容包括学校自主开发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各年级主题学习丛书等。实验教师还发动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结对,用“兵教兵”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解决阅读困难。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亲子共读,营造书香家庭”活动——通过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阅读指导经验,或者组织家长参观孩子的阅读成果等。

创造条件,开展读书活动。首先,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学校通过调查研究,并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拟订了“小学各年级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分为必读和选读两种,供学生自主选择。其次,广开渠道,解决书源。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图书数量和种类。学校还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如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每学期发动学生捐献自己最喜欢的书;学校图书馆每天向学生开放;阅读指导课上,教师认真上好篇目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交流评论课、读书笔记辅导课等。最后,开展主题阅读专题活动。实验教师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童话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佳作欣赏会、精彩片段交流会等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他们交流阅读成果。

健全评价机制。开展“书香家庭”“书香少年”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促使全体学生进步;开展诵读擂台赛、诵读能手赛活动,激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情;在全校开展“阅读星级学生”评选晋级活动,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每学期结束,召开阅读成果展示会,对各班的阅读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让大家看到成绩,找到差距。丰富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语文素养越来越高。

(作者单位: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型书香读书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我爱读书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