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牌租赁黑市怎么治

2017-01-13张柱庭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黑市出租人车牌

张柱庭

一块京字机动车牌,本是无市场价值的行政许可,但经黑市中介一倒手,却成为有价资产,年租金高达1.3万元。近日,一则“全家摇车牌出租”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在以北京为代表的限牌城市,车牌租赁黑市场已经形成。

12月21日,北京市《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正式对外发布,细则对车辆牌照的要求再次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认为,在政策和市场作用下,网约车平台将不可避免地有租赁车牌的需求。

租车牌对于车主和出租者都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防范车牌租赁黑市对于社会公共秩序的不良影响?

从法律上讲,车牌不具有商品属性,也不能单独使用。如果要用别人名下的车牌,就必须把车登记到车牌所有者的名下。换言之,购车人租用他人车牌,车也在名义上变成他人名下资产。

车牌租赁和雇用具备摇号资格的人共同申请购车指标,不管是对购车人还是出租人均存在法律隐患,会带来一系列风险。

以北京市为例,对出租人来说,他就会因此缺失了购车资格。依据现有政策,如果申请人名下有机动车,则不可以再行申请购车。另一方面,如果发生事故、税费及涉案问题等,风险必然找上门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因车辆事故产生的赔偿,应由驾驶者承担。但在无法确定驾驶者的情况下,车主应先行垫付赔偿费用,再向驾驶者主张,这就可能导致出租人承担本不应由其承担的赔偿责任。在这种背景下,出租人因为居于这种买卖关系的优势地位,必然会采取一些方法来消化自身风险,就可能随时涨租金、变规矩。

对购车人而言,租个牌子买车很有可能最后连车都赔进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机动车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一旦车辆可能被作为资产进行处分时,第三人完全有理由依据《物权法》善意第三人的原则相信车就是车牌出租者的,从而对车辆进行买卖、抵押、强制拍卖等处分。

再从程序上看,因为车辆登记在车牌出租人名下,车辆的交易过户、投保理赔、补办证照等,都需要车牌出租人的身份证明,如果车牌出租人不予配合,承租人将无法进行办理。

以实际行动为规范车牌使用树立标杆

王琮玮(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严厉的惩罚似乎仍无法彻底改变车牌租赁市场的火热局面,而且随着产业链条的日趋成熟,车牌租赁市场从黑转明,越来越忽视法律的底线。与此同时,京沪网约车限定京牌沪牌的新规定又再一次激发了出租车牌黑中介市场之“火”。目前,虽然网约车新政已经落地,但多地政府部门尚未明确适用细则,监管没有跟上,只靠约谈平台、审查司机、披露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敲山震虎”作用还不好说。

网约车限定京沪车牌,初衷在于严管,为什么说此举有可能激发车牌租赁黑市呢?

“京籍京牌”“沪籍沪牌”对私家车加盟模式的网约车平台产生不小影响,外地私家车用作网约车将面临致命打击。因此,平台可能就会寻求突破,比如与黑中介开展合作,帮助外地车辆或外地户籍司机获取“人车合一”的专车使用资格。如此,一方面是破坏户籍管理制度,与北京上海疏解人口的政策原则相违背;另一方面是由此订立无效的车牌租赁协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认定难判,责任难解。

法律上该如何防范车牌租赁黑市对公共秩序的影响?

车牌不能转租,这是有法律规定的。为什么监管部门没有做到执法必严,有法必依?有必要对涉及车辆的经营单位的经营资质、收费项目、审批程序、责任划分等问题作出更明确的规定,加强依法管理,避免管理的随意性。执法部门对于本轮媒体对车牌黑市的报道不能再听之任之,须立即着手对二手车市场和4S店展开暗中巡查,为打击车牌租赁市场树立反面典型,抓几只“鸡”杀一杀,以实际行动为规范车牌使用树立标杆。

北京的车牌管理可引入经济手段

杨新苗(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

在北京,租车牌交易事实上已有不短的时间。一方面是有人摇到了车牌,而生出牟利之欲;另一方面是有人摇不到牌,却有用车需求,供需合作几乎是必然。在网约车新政出台前,车牌租赁交易规模不大,造成的影响还算可控。而随着网约车行业带来需求的增大,车牌从个体和公司流向网约车,其影响就需要重视。

据了解,目前黑市上获取车牌主要有几个途径。一是短期租赁,出租方将闲置车牌出租给需要北京车牌的人。二是背户买断,支付一定费用,买断车牌所有人的车牌使用权。三是收购带指标的空壳公司。

和前两种方式游走在灰色地段不同,第三个方式的好处是过程完全合法,但缺点也很明显,购买成本高且有后续维系成本,再遇到收购的公司有重大债务问题,那后面的麻烦就一大堆了。

还有一个途径令人瞠目,就是结婚过户。比如一位男士手里有个车牌,可以通过假结婚的方式将车牌转移到女方名下,然后双方再离婚。

目前租牌现象最为严重的是北京,那么北京市政府不妨参考上海、广州两地在车牌管制方面的成功经验。上海牌照全部拍卖,广州一半摇号一半拍卖。对于大城市政府来说,新的网约车政策本意就是提高社会资本进入出租车领域的成本,减少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压力和不稳定性。上海、广州两地拍卖获得牌照的市民是需要付出不少经济代价的,不会轻易把车牌用于出租获利。北京未来的车牌管理也可引入经济手段,不必是单一摇号,可以摇号拍卖并举,也可以全部拍卖。

以差异化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陈艳艳(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车牌租赁现象的监管难度一直比较大,一方面没有造成恶性事件,有关部门的关注度有限;另一方面,对车牌租赁市场进行管理涉及多部门合作,车牌管理由交管部门负责,非法运营是交通委的执法部门去管,存在衔接和联合执法的问题;第三方面就是技术手段,鉴别是否租牌、套牌难度较高,号牌流动使用过程中很难用技术手段去追踪取证。

有人说网约车新政将进一步激发租赁黑市,但这不是问题的根本。要想遏制车牌租赁市场的扩大,就要从缓解交通、治理城市“交通病”的根本上去着手。出租车属于小客车交通方式,占用大量道路资源,具有不经济、加剧交通拥堵等负面特性。国际上绝大多数特大城市(如东京、纽约等)和国内大城市都对出租汽车实行运力管控,这也是大城市发展规模和管理的必然要求。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车辆数量已经饱和,私家车再加入网约车运营,必然进一步加剧道路资源的紧张,因此网约车新政采取了种种限制政策,本身并无不妥。

那么怎样根治“交通病”?可以推动差别化公交服务,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比如,可以推行定制化公交,保证一人一座,这种差别化公交服务不妨以提高一部分公交票价的方式推出,让公共交通走市场化的机制,票价和服务都可以设置得更灵活。

差别化交通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尝试过,定制公交的服务对象是摇摆人群,即能买得起私家车,但在大都市人流高峰期为了保证时间也会选择定制公交的人群。如果有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又比自驾小客车划算,那么对于大部分市民而言,当然会选择公共交通。在道路资源十分有限的北京推广定制化公交有一定难度,但也比网约车一车载一两个人更能分解道路交通压力。

猜你喜欢

黑市出租人车牌
车牌颜色里的秘密
蒙古国财产租赁合同研究
孤独催生日本网红“出租人”
电商平台如何沦为变造车牌“黑市”
第一张车牌
一种侧向插装型车牌架
古巴经济衰退
融资租赁关系中出租人的风险和利益保护
“他的车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