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梅毒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7-01-13赵媛李积荣苏银燕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梅毒青霉素神经内科

赵媛,李积荣,苏银燕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神经内科 810001)

神经梅毒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赵媛,李积荣,苏银燕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神经内科 810001)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神经梅毒临床少见,误诊、漏诊、误治病例较多。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患者,藏族,男性,30岁。因“少言懒语、反应迟钝、睡眠增多”于2016年7月入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家属代述患者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少言懒语、反应迟钝、发呆,白天睡眠较前增多,夜间熟睡时易惊醒,醒后无目的游走,次日清醒后不能回忆当时之情形。患者无视物重影及视物模糊,无肢体麻木、疼痛、无力及活动受限,无感觉障碍,无吐字不清,无大小便潴留及失禁,自服藏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改善,遂就诊于青海省某三甲医院,行头颅CT示未见异常;胸部正位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肝炎病毒学、电解质检查示正常。未予明确诊断,症状持续存在,但无进行性加重。遂又前往兰州军区总医院就诊,行头颅、颈椎MRI检查示双侧大脑半球表面、双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海马区有弥漫性异常信号影,以双侧颞极为著,建议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颈椎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PWI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BF右侧较左侧增加(双侧基底节区),右侧较左侧减少(双侧颞叶)。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神经内科查体:慢性病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全身浅深感觉、皮层复合觉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风湿三项、免疫五项,乙肝六项均正常,血清HIV-Ab阴性。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未见异常。血梅毒螺旋抗体阳性;血梅毒抗原凝集试验阳性。青海省传染病医院查血梅毒抗体为326.691S/CO,梅毒血清试验阳性(1:16);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为151.914S/CO,梅毒螺旋体确诊试验阳性,梅毒血清试验阴性。腰椎穿刺:脑压为90 mmH2O,CS常规:无色清亮脑脊液,潘氏反应阳性,白细胞0个,白细胞0个;CSF生化:CSF-P 1.12 g/L,糖2.9 mmol/L,氯化物123.8 mmol/L。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不能明确颅脑多发病灶原因,相关化验检查仅提示梅毒螺旋抗体阳性;血梅毒抗原凝集试验阳性。遂行腰椎穿刺检查,确诊为神经梅毒。患者家属否认患者有吸毒史及冶游史,同时为其母亲、妻子化验检查示有梅毒。现不能明确其感染途径为性传播还是母婴胎盘传播。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每4h静滴400万),治疗15 d,为防止大剂量青霉素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甚至Jaris h-Herxheimer反应,在静点青霉素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入壶。治疗期间患者突发癫痫,呈持续状态,入院前在家中有类似症状,发作3次,遵医嘱服用“丙戊酸钠”,住院期间无癫痫发作。出院后患者在当地疾控中心每月肌注长效青霉素(120万U),每两月来院进行临床检查和血清、脑脊液梅毒试验。规范治疗半年后,腰椎穿刺:脑压为 140 mmH2O,CS常规检查示正常;CSF生化:CSF-P 0.76 g/L。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为71.688S/CO,梅毒螺旋体确诊试验阳性,梅毒血清试验阴性。脑电图示正常。现患者反应灵敏、应答切题,无夜游现象,无癫痫发作。病情得以控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神经梅毒有多种临床类型,临床工作中以无症状型和脊髓痨型最常见。所有的神经梅毒在数月至数年都将经历脑膜炎过程。临床表现有伴(或不伴)发热的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与急性病毒性脑炎颇似,脑膜、脊髓膜血管梅毒病变出现于感染后5~30年,发病前可有持续数周的头痛及各种各样的精神异常(如情感障碍或人格改变)等前驱症状;脊髓痨见于梅毒感染后15~20年,主要表现脊髓病变,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 pupil)是重要体征;麻痹性神经梅毒也成梅毒性脑膜脑炎或麻痹性痴呆,多于初期感染后10~30年发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合并神经损害,如精神行为改变、记忆力丧失,晚期出现严重的痴呆、瘫痪,并可有癫痫发作。本例患者MRI检查发现大脑半球表面、双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海马区弥漫性异常信号影,这些病变难以用神经系统其他疾病解释 。

现今青霉素仍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选药物。使用时应注意吉一海氏反应(Jaris h-Herxheimer reaction)。Jaris h-Herxheimer reaction指首次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一天之内,由于被迅速杀死的TP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突发性变态反应。Jaris h-Herxheimer reaction 可见于任何方式的驱梅治疗的开始,尤其要注意的是它容易出现在血清阳性的早期梅毒。为防止出现此种反应,可在应用青霉素前采用类固醇激素加以防止。本例患者在大剂量应用青霉素前使用了足量类固醇激素,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不同神经梅毒的预后不同。接近半数的麻痹性神经梅毒患者预后不良,未经治疗者最终病亡;大多数脊髓梅毒患者预后尚可,仅少部分病例治疗后病情仍无法有效控制。

略)

R363.1

A

10.13452/j.cnki.jqmc.2017.02.013

2015-12-13

赵媛(1974~),女,汉族,山东籍,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梅毒青霉素神经内科
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发现的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