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兄妹4人肝豆状核变性诊治分析

2017-01-13蒋立会丛乐乐周梅香毛瑞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豆状神经科杂合

蒋立会,丛乐乐,周梅香,毛瑞涛*

(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感染科,上海市 201306,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

*通讯作者

兄妹4人肝豆状核变性诊治分析

蒋立会1,丛乐乐2,周梅香1,毛瑞涛2*

(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感染科,上海市 201306,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祖籍四川,定居浙江,在沪打工。2012年初体检时发现肝硬化。2015年9月反复乏力,并逐渐出现说话口齿不清,曾在三级医院神经科就诊、当地市级医院就诊,肝脏CI均证实为肝硬化。2016年1月11日来我科就诊,结合患者近6个月逐渐出现吐字不清、长时间坐无靠背椅身体无法支撑及肝硬化病史,考虑“肝豆状核变性”可能,建议其住院明确诊断。患者2016年1月18日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入院后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

音(-)。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四级,NS(-),余(-)。入院后辅助检查:白细胞8.30×109/L,中性粒细百分比66.7%,红细胞4.44×1012/L,血红蛋白137 g/L,血小板计数110×109/L;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相关肿瘤指标均正常。肝炎病毒均阴性;自身免疫抗体阴性;血铜19.6 μmol/L,铜蓝蛋白3.76↓mg/dl;血清铁16.3 μmol/L,铁饱和度25.4%,总铁结合力64.2 μmol/L;甲胎蛋白9.97↑ng/mL;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检测到致病相关突变,铜离子结合区-,跨膜结构区p_AIa874VaI杂合突变,转导与磷酸化区-,ATP结合区p_Tie1148Thr杂合突变。腹部B超符合肝硬化;患者入院后予保肝、利胆退黄等治疗。2016年1月21日肝穿报告意见:CH-G3S4(Ishak F6)结合临床血铜明显降低,伴神经症状,符合Welson disease cirrhosis ,active.综上所述,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予青霉胺驱铜治疗,于2016年1月27日日出院。患者口服青霉胺后反复出现皮疹及发热,数次停药再服,现患者小剂量维持治疗中,一般状态尚可,口齿不清缓解不著,逐渐出现行走困难肝功能反复异常。

目前对Welson disease(WD)病多采用以下标准[1]:①家族遗传史:父母是近亲婚配,同胞有WD 患者或死于原因不明的肝病;②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音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或/和肝症状;③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角膜色素环;④血清铜蓝蛋白<200 mg/L 或血清铜氧化酶<0.2 活力单位;⑤24 h 尿铜排泄量>100 μg(1.56 μmol);⑥肝铜>250 μg/g(干重)。判断:凡完全具备上述①-③项或l及4项者,可确诊为临床表现型;具备③-⑤者或③-④项者属症状前型。仅有①-②项或①、③项者,应怀疑WD,通过第⑥项确诊。

患者父母均健康,非近亲结婚,其兄弟姐妹4人,弟弟40岁,妹妹37岁。其兄42岁时因“肝硬化”病逝,当时病因不详,患者1年前发现肝硬化,患者明确诊断后,其弟弟妹妹在某省三级医院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弟弟为87.76↓mg/dl,妹妹为101.9↓mg/dl,较正常值明显偏低,符合诊断标准中的①②④,可确诊为临床表现型,建议进一步肝穿或基因检测,因条件有限而放弃。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名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在不同的种族、家族及个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其起病形式可急可缓,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为各种不同的疾病[2]。首发症状在小年龄组以肝脏症状多见,与一般肝硬化无特征性差异,在大年龄组以神经症状多见,主要表现为椎体外系症状;角膜色素环(K-F)是由于铜沉积于角膜后弹力层所致,为WD 的特异性表现[3]。因为本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在本家族(尤其同胞)中有该病或上述症状者,应高度怀疑本病[4]。血清铜蓝蛋白(CP)正常为200-500 mg/L[5],患者<200 mg/L,<80 mg/L是诊断WD的强烈证据[6]。对于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后仍很难确诊的WD 患者,通过对ATP7B 基因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致病的等位基因来确诊非常有用[7]。西方国家WD患者以WD基因第14号外显子His1069Glu突变最多见(约38%);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以8号外显子Arg778Leu最常见( 约37%)[8,9]。该患者ATP7B基因检测为跨膜结构区p_AIa874VaI杂合突变,ATP结合区p_Tie1148Thr杂合突变,与我国最常见的8号外显Arg778Leu 不同,但临床表现也是肝脏损害与神经系统改变为主。临床有报道家族中姐弟共患WD,但兄妹4人均诊断WD尚无报道,并且4人发现疾病年龄均在40岁左右,是否与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关。吴志英等认为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关系密切,突变类型不同,患者起病年龄及受累器官亦不同[10]。临床医生应加强WD患者血缘关系亲人的筛查并告知其必要性,尤其当有不明原因肝脏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时,要高度怀疑WD。WD是目前少数可以治疗的神经遗传病之一,患者如能在发病早期或症状前期即被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反之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11]。

[1]王 娟,张芳芳,韩永升,等.Wilson病患者眼区情绪认知障碍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5):301.

[2]Yarze JC,Martin P,Munoz SJ,et al.Wilson’s disease:current status[J].Am J Med ,1992,92:643.

[3]马 溦,刘元元.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性杂志,2015,9:2562.

[4]胡纪源 吕达平 王共强,等.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误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1):642.

[5]Ala A,Walker AP,Ashkan K,et al.Wilson’s disease[J].Lancet, 2007,369:397.

[6]梁秀龄,陈 曦,李洵桦,等.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若干问题[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57.

[7]徐 彬,余元勋,鲍远程,等.ATP7B 基因突变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关系的探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12):1762.

[8]黄 帆,梁秀龄,王 莹,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Arg778Leu突变与临床表现关系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290.

[9] 梁秀龄,马少春,徐评议,等.肝豆状核变性病基因突变的检测及酶切诊断方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159.

[10]吴志英,王柠,林珉婷,等.Wilson病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4):309.

[11]喻绪恩,胡文彬,韩咏竹,等.Wilson 病在安徽省的地域性[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7):435.

1007-4287(2017)08-1456-02

2016-06-16)

猜你喜欢

豆状神经科杂合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文化趋同下的翻译视角
临床药师参与3例神经科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
肝豆状核变性:一种先天性遗传病
浅析英语文学汉译中杂合现象的成因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