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节钙离子通道探讨中医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
2017-01-13范志勇赖瑞美张竞之陈利国
范志勇,赖瑞美,张竞之,吴 山,陈利国
从调节钙离子通道探讨中医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
范志勇1,赖瑞美2,张竞之3,吴 山1,陈利国4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既往研究表明:推拿手法作为机械力刺激之一,治疗颈性眩晕除固有生物力学效应,关键机制在于发挥手法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通过调控血管内皮功能是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的关键靶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控收到多种因素干扰,其中钙离子(Ca2+)通道在机械力介导的力-生化效应转导机制起关键作用。从中医学角度观察推拿的活血化瘀,理筋整复效应,改善颈椎病所致头晕、头痛症状,认为其机制可能通过推拿力学刺激调节钙离子通道,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
颈性眩晕;血管内皮功能;钙通道;中医推拿
颈性眩晕指颈椎关节及相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影响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的一种综合征,这类病症与血管密切相关,颈性眩晕出现后常伴随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循环机制障碍,因此如何尽早修复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新靶点,钙离子(Ca2+)通道不仅可有效干预血管内皮功能,而且作为介导力-生化效应的关键环节,在介导如推拿等机械力刺激方面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研究看,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产生活血化瘀研究集中在手法的生物力学效应,多着眼于颈部软组织、骨关节等宏观层面,缺少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探讨。本文分析Ca2+通道与血管内皮功能、微观瘀血、机械力刺激关系、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中西医作用机制,为手法抗眩晕效应的细胞力学机制提出新思路。
1 Ca2+通道与血管内皮功能的联系
1.1 Ca2+通道与血管内皮功能Ca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Ca2+通道是一种跨越细胞膜结构,严格控制Ca2+进入细胞过程。Ca2+在机体内保持稳态,对维持机体功能有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类型细胞各种功能均不同程度地由Ca2+调控[1],[Ca2+]i是细胞生理功能重要物质基础。血管内皮细胞为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细胞,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调节血管通透性和血管张力功能;信息传递和内分泌功能;维持凝血功能平衡和血液流动状态;参与炎症反应等。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舒-缩血管因子(ET及NO)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平衡,从而维持正常血管张力[2]。ET-1是判断眩晕程度的敏感指标,可能在颈性眩晕发病、发展及转归中发挥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3]。Ca2+通道和血管内皮细胞关系密切,ET-1通过激活Ca2+通道增加Ca2+内流,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4-5]。Ca2+内流可促进内皮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刺激血管生成[6]。内皮细胞释放舒张因子如NO、前列环素(PGI2)、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DHF),主要依赖于细胞[Ca2+]i升高,可见Ca2+调控对内皮细胞功能起重要作用[7]。
临床发现Ca2+阻滞剂对血管内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机制有[8]:调控受损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许多中药具有Ca2+通道阻滞剂作用,如丹参酮、田七总皂甙、川芎嗪等,可通过阻断Ca2+经过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进入细胞,“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具有活血化瘀效应的手法是否也具有治疗、钙通道阻滞剂(CCB)样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1.2 Ca2+通道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 陈利国等[9]发现,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Ca2+浓度密切相关,血瘀证血管内Ca2+升高,当胞内Ca2+异常升高将引起钙超载,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运用活血中药复方对血瘀证动物模型干预发现,所有中药复方均具有Ca2+通道阻断剂样作用,可增加细胞外Ca2+浓度,益气活血复方可降低细胞内Ca2+,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的间接作用机理之一[10]。有学者发现,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损伤及功能改变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明显的血瘀微观分子生物学病理基础改变[11-12]。颈性眩晕的发病基础是椎基底动脉颅外段病变,是微观血瘀贯穿颈性眩晕的全程[13],因此调控Ca2+通道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在防治颈性眩晕、血瘀证具有重要作用。
1.3 Ca2+通道介导机械力刺激中的作用 Ca2+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第二信使之一,作为细胞信使传递胞外信号,是多种受体激动后信息传递的中心环节[14],可将胞外各种信号传递至细胞内,引起细胞内信号的级联反应,进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分泌等生物学效应。介导机械力刺激并将力学信号转化为生化信号起关键作用,细胞内Ca2+浓度变化是响应机械应力的早期反应[15]。研究发现,细胞内Ca2+微小变化可引起细胞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可通过转录因子作用引起包括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等多种基因的表达[16-17]。细胞内Ca2+变化与许多血管反应相偶联。在机械力作用下,内皮细胞产生多种生化及生理反应,包括释放血管舒张因子、基因表达、分泌生长因子等,这些生理功能基于对机械力敏感的Ca2+内流[18]。
林清等[19]运用细胞力学加载箱模拟体外推拿滚法力学刺激发现推拿力学刺激改善Ca2+摄取和释放功能、调节细胞内Ca2+浓度,是引发手法舒筋通络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覃开蓉等[20]通过研究发现剪应力和周向应变联合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内自由Ca2+浓度变化规律分析机械力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早期响应之一是内皮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由此导致内皮细胞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如血管舒张物质NO和PGI2释放。马惠昇通过细胞力学加载装置模拟推拿力学刺激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干预分析:手法能激活HUVEC的分泌功能,促进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NO的合成和释放,引起血管舒张,这是推拿实现行气活血效应的主要机制,而Ca2+拮抗剂能显著抑制手法的这种促进作用[21-22]。
2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与治疗
2.1 传统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以头晕目眩、头昏欲扑,甚者猝倒为主要临床表现。《内经》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朱丹溪提出“无痰不作眩”;张景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血瘀致眩晕研究较多,明代杨仁斋《直指方》中首倡“瘀滞不行,皆能眩晕”;汪机《医读》中始载养血活血方剂:“瘀血停蓄,上冲作逆,亦作眩晕,拟挑红四物汤”[23];有学者[24]认为:“无瘀不作眩”并不是说眩晕皆由瘀引起,而是指瘀的因素具有广泛性,不论风、火、痰、虚皆能致瘀,瘀始终贯穿于眩晕的发生发展过程,故“无瘀不作眩”。
2.2 中医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 中医推拿手法如滚法、揉法、扳法等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作用。治疗颈性眩晕可起到立竿见影功效,除固有的生物力学效应外,关键在于手法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起效,王争羊等[25]运用手法对45例病人治疗前后血浆ET发现:治疗后ET-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ET-1水平可作为椎动脉供血状况是否改善的观察指标之一。陈军[26]通过放松类手法如滚法、揉法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如ET、NO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范志勇等[27]认为颈性眩晕存在血瘀状态,这一过程伴随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手法调控血管内皮功能治疗颈性眩晕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效应获得,这是手法治疗本病的中医理论基础。由于Ca2+通道不仅与许多血管反应相偶联,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活血化瘀功效,而且可介导推拿等机械力刺激诱发力-生化效应,推测Ca2+通道在机体发作眩晕后激活血管内皮功能ET、NO变化是关键一环。因此,提出中医推拿治疗颈性眩晕通过手法机械力刺激有效调节Ca2+通道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效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变化,起到神经-体液调节而有效干预眩晕的假说。
3 中医推拿活血化瘀调节Ca2+通道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思路
由于手法在操作时可能对血管内皮产生剪切力、牵张力、压力等多重力学刺激,基于以上假说,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可选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推拿手法,如滚法、按压、拔伸等,同时通过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建立颈性眩晕病人的血清诱导细胞损伤模型,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后,运用细胞力学加载装置模拟不同形式的体外推拿力学刺激,建立手法对受损细胞的力学加载模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Ca2+通道及血管内皮标志性的NO、ET含量的变化,及对NO/ET比值的影响,分析手法是否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Ca2+浓度而影响Ca2+通道起到活血化瘀功效,从而揭示中医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现代生物分子学机制。
[1] 齐若梅,廖福龙,王振纲.细胞内钙的调节机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1):16-19.
[2] 俞鹏,陈晓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9):2272-2273.
[3] 梁保安,高延征,高坤,等.颈性眩晕患者手术治疗前后ET-1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4):419.
[4] Schiffrin EL,Touyz RM.Multiple actions of angiotensin Ⅱ in hypertension:benefits of AT1 receptor blockade[J].J Am Coll Cordial,2003,42(5):911-913.
[5] Thorin E,Webb DJ.Endothelium-derived endothelin-1[J].Pflugers Arch,2010,459(6):951-958.
[6] 何建林,郑仕中,陆茵,等.癌细胞中钙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7):1027-1029.
[7] 魏文利,关永源,孙家钧.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Ca2+内流机制及其与Cl-通道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3):212-214.
[8] 张宇辉,党爱民,吴海英.钙通道阻滞剂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1999,8(2):81.
[9] 陈利国,孙兆贵,王蕾,等.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关系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1):55-57.
[10] 骆欢欢.活血化瘀法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游离钙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6):73-74.
[11] 范志勇,吴山,林应强,等.基于微观血瘀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颈性眩晕中的发病机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124-126.
[12] 刘清行,金惠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心血管病中的意义[J].微循环学杂志,1997,7(1):421.
[13] 眭承志,刘志坤,陈少玫,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病机的微观分子生物学论证[J].中医研究,2005,18(4):19-21.
[14] 张杰,徐列明.中药对钙离子及其通道的调控作用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0):54-55.
[15] 包志强,任明姬,李建福.干细胞应力学效应机制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143-146.
[16] 卢建,余应年,徐仁宝.受体信号传导系统与疾病[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29.
[17] Peake MA,Cooling LM,Magnay JL,et al.Selected contribution:regulatory pathways involved in mechanical induction of c-fos gene expression in bone cells[J].J Appl Physiol,2000,89(6):2498-2507.
[18] 游云,杨洪军.血管内皮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0):760-763.
[19] 林清,张宏,赵谦,等.推拿滚法引发人骨骼肌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2):81-83.
[20] 覃开蓉,韩林,姚烽,等.剪应力和周向应变联合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内自由Ca2+响应[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3):135-136.
[21] 马惠昇,张宏,严隽陶,等.推拿?儛法样刺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7):6887-6890.
[22] 马惠昇,张宏,严隽陶,等.基于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的推拿滚法行气活血作用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93.
[23] 兰永龙.眩晕从瘀论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1,14(3):73-74.
[24] 邱锋,陈根成.论“瘀”在眩晕发病中的致病作用[J].光明中医,2011,26(6):1222-1223.
[25] 王争羊,段虹,罗晓阳,等.手法脊柱整复对飞行员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影响的观察[J].人民军医,2014,57(4):349.
[26] 陈军,李静.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2028-2029.
[27] 范志勇,谢兵,查和萍,等.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分子机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12(20):67-68.
(本文编辑薛妮)
201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5A030313345);2014年广东省科技厅课题(No.2014A020221043);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73520);2014年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立项(No.20141038);2013年度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No.201308177)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E-mail:fzystrong@163.com;2.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暨南大学医学院
引用信息:范志勇,赖瑞美,张竞之,等.从调节钙离子通道探讨中医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8):1014-1016.
R741 R256.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8.037
1672-1349(2017)08-1014-03
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