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临床报道

2017-01-13陈立红喻闽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药疹双下肢水疱

陈立红, 喻闽凤

病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临床报道

陈立红, 喻闽凤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中西医结合; 儿童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即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1]。其特点是发病急,皮肤及黏膜受损严重,创面呈Ⅱ度烫伤样表现。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引发继发性感染、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肺炎、内脏出血等,危及生命[2]。喻闽凤教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病案整理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0岁,以“双下肢皮疹1月余,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前额肿大、腹痛、皮疹、关节痛等表现,在当地医院就诊不见好转,2016年8月27日于南昌某医院就诊,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给予注射用甲强龙、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治疗,反复住院3次后症状控制,为寻求系统治疗而来本院求诊,症见:患儿精神一般,全身及面部大量多形性红斑、中央有水疱,下颌及手腕部有数个较大水疱,部分溃破糜烂,伴有瘙痒不适。双下肢及臀部见弥漫性紫红色皮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体温正常,无发热,咽部充血,口腔上颚见数个豆粒溃烂面,舌红苔黄,脉滑数。既往患儿无药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9.23×109/L,血小板342×109/L,尿蛋白(+)。入院诊断:(1)过敏性紫癜;(2)药物性皮炎。

治疗经过及转归:给予抗过敏(复方甘草酸苷、氯雷他定片),营养支持(核黄素磷酸钠),抗感染(阿奇霉素注射液)及中成药清热解毒(热毒宁)调节免疫(甲强龙片),中药煎剂外洗患处(自拟解毒消斑剂),并完善相关检查。入院第5天,患儿面部皮疹较前消退并部分脱落,可见鲜红色新生皮肤,全身红斑颜色变深,呈褐色,见有较多环形水疱,部分融合成大疱,内含较多淡黄色液体,伴瘙痒,大量表皮松解、破溃,渗出明显,尼氏征(+)。下颌及手腕部水疱减少,双下肢及臀部仍见弥漫性紫红色皮疹,环形水疱,疱液较少,口腔上颚见有溃烂面,口角及肛周亦见糜烂疮面(见图1)。皮肤科医生会诊后考虑“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即加用甲强龙2 mg/kg,即2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5 d增强免疫力;奥美拉唑护胃,能量合剂补液补钾,自拟中药调服麻油创面护理,并予碳酸氢钠及藿香正气水口腔护理,自行橄榄油涂抹肛周,红霉素眼膏眼部护理,紫外线床褥消毒,积极预防感染等。第8天,患儿颜面部、躯干部及双上肢皮疹大片脱皮,无渗液,可见新生皮肤,质嫩色淡红,伴瘙痒,双下肢疱液较前部分吸收,少量脱皮,大腿内侧见散在分布小疱疹,口腔上颚溃疡面较前稍缩小,口唇破溃疮面较前稍好转,肛周皮肤较前稍愈合。患儿皮疹较前有好转,故今改用甲强龙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加服甲泼尼龙片20 mg,每日1次。第10天,患儿颜面部、躯干部及双上肢皮疹继续大片脱皮,可见新生皮肤,质嫩色淡红,双下肢疱液较前吸收明显,少量脱皮,无明显渗液,大腿内侧见少许小疱疹,伴有瘙痒,口腔上颚溃疡面较前缩小,口唇破溃疮面较前好转,肛周皮肤较前愈合。静脉注射阿奇霉素5 d后停用,继予红霉素软膏外用防治感染,口腔上颚仍有溃疡,故改用康复新液含服养阴生肌,余治疗同上。病程中后期热毒伤阴,患儿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证属热入营血,耗伤营阴,兼有湿热蕴蒸肌肤,治宜凉血解毒、养阴生津、清热利湿,故予中药方增液汤合清营汤加减内服(水牛角、牡丹皮各12 g,生地黄20 g,玄参、黄芩、麦冬、丹参、银花、泽泻、茯苓各15 g,连翘、苦参各10 g)。以养阴清热、解毒消斑,调整患儿阴阳平衡,加快好转。第12天,患儿皮疹进一步脱落,双下肢见大量脱皮,未见新增疱疹,口腔上颚溃疡较前愈合,口唇及肛周破溃皮肤较前好转,患儿病情继续好转,故停用甲强龙静脉滴注,改口服甲泼尼龙片20 mg,每日2次。第15天,患儿皮疹基本脱落,双下肢远端见少量未脱落皮疹,全身未见新增皮疹和水疱,陈旧性疱疹消失,口腔上颚溃疡改善,未见新发溃疡,口角及肛周溃烂皮肤已基本愈合,患儿皮疹进一步好转,故调整激素用药,口服甲泼尼龙片20 mg,每日1次,尿蛋白(+),故守上方去黄芩、生地、连翘、苦参,加黄芪、南沙参各15 g,柴胡6 g,升麻、当归各10 g继服。第25天,患儿精神可,全身皮疹消退,双下肢见散在暗褐色色素沉着,未见新生皮疹,未见脱皮,口腔上颚溃疡愈合,口角、肛周疮面见新生皮肤(见图2)。复查尿常规:尿蛋白(-),尿微量蛋白测定32.8 mg/L。今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嘱继服中药,中药守上方,继服15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并口服甲泼尼龙片,每日10 mg,连服3 d后停药,定期复查尿常规,随访3个月未复发。

2 讨论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一种罕见且较危重的皮肤疾病,其发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3],常可伴有内脏损害、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感染等症状,其病死率可达25%~35%[4],老年人可达51%[5]。本例患儿初起皮损表现为多形红斑或固定性药疹状,很快再发展为大片红斑,红斑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环状水疱、大疱,很快融合并发展至全身,尼氏征(+),形成“烫伤样”表现,可见大片表皮剥脱,并伴有生殖器、口腔等黏膜糜烂。患儿家属诉患儿在全身起疹前短期使用炉甘石洗剂,可能为其可疑致敏药物。根据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确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患儿皮损面积达到90%,故早期予甲泼尼龙及免疫球蛋白治疗,甲泼尼龙初始静脉滴注剂量为每日40 mg,病情稳定后改口服用药,每3~5天减量至1个月后停用。同时联合使用中药内服,中药浸泡油剂涂抹,最终成功救治。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能够迅速控制药物性免疫反应,减轻免疫性损伤,降低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6-7]。喻教授认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救治,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并辅以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控制疮面感染。中后期联合中药治疗,对改善全身症状,加快疮面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祖国医学对本病虽无类似病名之文献记载,而有“药毒”之说[8],认为患儿禀赋不耐,受药毒侵袭所致。或禀血热之体,火毒炽盛,内入营血,外发皮肤,甚而内攻脏腑;或禀湿热之体,受药毒侵扰,湿热蕴蒸,郁于肌肤而发;病久药毒灼伤津液,气阴两伤,或 阴液耗竭,阳无所附,浮越于外,病重而危殆。临证

10.3969/j.issn.1674-3865.2017.03.030

R272.6

B

1674-3865(2017)03-0275-03

330004 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中医儿科学专业研究生(陈立红);330006 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喻闽凤)

陈立红(1990-),女,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小儿肺系、脾系、皮肤系统疾病的诊治

喻闽凤,E-mail:ymf69@163.com

猜你喜欢

药疹双下肢水疱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药疹虽小,可不要大意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乱吃消炎药 当心重症药疹
重症患者药疹,你关注了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