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的“4R”课程观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2017-01-12吴琼
吴琼
摘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批判传统课程理论的封闭性、中心性、整体性、系统性,提倡活动课程、教学手段多元化,注重培养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代表人物多尔的“4R”课程理论管观,反思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凸显“4R”课程理论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4R课程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启示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很快风靡整个世界。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代表者——多尔的课程理论的研究,深刻剖析其理论思想,从而为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多尔“4R”课程观的内涵
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描绘了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创造性地提出了“4R”课程观,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这也成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原理。1.丰富性。这个术语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1]。多尔认为,课程本身具有疑问性,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干扰,因而赋予了课程丰富性。2.回归性。它是指“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或过程”[1]。在多尔看来,回归性课程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每个起点代表上一轮的终结,每个终点就是新一轮的起点,如此反复,无限循环,形成开放性课程。3.关联性。多尔认为关联性课程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育方面,称之为教育联系,是指在课程结构上强调课程要提供广泛的、丰富内容的网络信息。其二是文化方面,称之为文化联系,是指课程内容要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4.严密性。严密性是多尔“4R”标准中最重要的原则。其作用在于避免课程陷于不能控制的相对主义。它指的是采取一种有效的措施,以便弄清我们重视的假设,讨论这些假设中的有关细节,这样进行多种对话才有意义。
二、多尔的“4R”课程观视域下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1.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生活知阈。课程是活动,其思想是课程被视为自主性活动的总和[2]。思想政治课程有其自主的活动性,生活化是其主要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课程功能政治化色彩太浓厚;其次,课程目标过于理想化;最后,课程内容片面化倾向严重。
2.片面追求本学科教学效果,忽视教学的整体反思。由于该课程的片段、组成部分和序列是有效组合起来的,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不应视其为孤立的单元,而应视其为反思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反思如何将其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形成教学合力,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
3.注重教师权威,忽视中学政治课的民主启发。对于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基于这一点,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是权威者的观点。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困惑,学习上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现实结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伙伴,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3]。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注重启发的教学原则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最终完成知——信——行的转变。
三、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启示
1.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多尔认为,教学目标不应先于教学行为,而是应该产生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具有生成性和不确定性。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预先设定的,具有相当程度的预设性,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根据教学目标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看教学行为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调整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教学目标不再是呆板的硬性要求,而是更符合学生实际,增强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2.挖掘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情感性。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是根据统一的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其内容广泛而全面,但是忽视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缺乏丰富性。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具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感悟与领会。
3.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多尔认为,“教学与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教学的开放程度,把课堂还给学生,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将固定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应该要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
4.营造民主和谐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氛围。多尔将教师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反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权威和主体地位。依据多尔的观点,我们提倡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是赋予教师更加多元的职责,教师不仅是教材的讲读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谢登峰.多尔后现代课程理论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