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构建初中武术校园文化

2017-01-12鞠琳琳

东方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武术校园初中

摘要:武术是在中国古典哲学、古典伦理学的乳法哺育下发展起来的,习武者不仅要学拳脚功夫,还要学深层的哲学和伦理思想。中国历史上儒家的“仁掌”思想渗透于武德之中,“仁”是全面修养的最高道德标准。讲武德就是要有爱国、正义、重信、有礼、公平、公道。这是习武者都应具备的高尚武德。本文就是基于武术文化来讨论初中武术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初中;武术;校园;文化

1 前言

武术能成为一种文化,主要是因为练武之人的行为和思想准则是以“武德”为核心,它能够造就出练武之人特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了练武之人的“武魂”。“武魂”也融入民族精神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因而中华武术成为了一种文化也就理所当然了。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武德应贯穿、渗透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这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传统文化对武德的渗透使得传统武术在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历史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进行武术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懂得为人处事,培养崇高的思想及品格。

2 教武先教德

崇尚武德是古今习武者必须遵守的信条,遵守武德就遵守了社会行为准则,反之,就违背了社会行为准则。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历史上,很多武术门派都把武德教育置于第一住,提倡尊师重道,轻财重义,谦逊忍让等。像闻名的杨家将、岳飞、戚继光、李自成、石达开、霍元甲、韩慕侠、王子平,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心,以国事为重,虚怀若谷,嫉恶如仇,品德高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发生了冲突。像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行为,已经和现代社会道德观格格不入了。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在继承方面,教育学生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要培养学生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要养成乐于助人的美德;要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努力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定意志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

所以,在进行武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要用矛盾的观点来教育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武术精神。

3 武术专业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3.1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的争创

我们应该知道,品牌的力量是无可估计的。例如,李宁牌。它是亲和的、有魅力的、时尚的。李宁牌应该给消费者两个利益支持点:功能性的利益和体验上的利益。而对于体育用品来说,其功能性与体验性是天然相通的。两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这个品牌的魅力在于年轻、在于活力。在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它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更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一种人生境界。在品牌意识的推动下,可以采用“一年树成型、二年显特色、三年亮品牌”的武术教学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是以“人生教育”和“特色打造”为两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方案的实施中,学生通过武术文化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魄,积累起实现未来成功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坚信成功就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样,就能够把学校的武术教学亮点彰显了出来,成了富有个性的独特的体育项目。

3.2 武术课程的开设

武术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学到专门的武术知识,还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参与武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其身体协调性、敏捷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初中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在武术课程的开设中,本校主要开展趣味武术、双节棍和咏春拳。

3.3 大课间武术操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有益于学生在课间进行身体锻炼、让身体得到放松,促进大脑吸取氧气的有效方式。为了促进和体现学校的武术特色,学校在课间操时间采用的锻炼形式就是武术操。学生在进行武术操的锻炼中,不仅仅让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放松,也让学生在时而飘逸、时而洒脱、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劲挺拔秀中感受到中华武术的美感。在整齐有力的集体操中,增强了班级的集体感,也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

3.4 体艺2+1阳光武术运动队的组建

武术可以弘扬传统文化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说过:“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信心,我们学校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武术体操的锻炼。而为了保障体艺2+1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我们还专门组织了体艺2+1阳光体育小组。在小组活动中,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武术锻炼,让学生得到武术学习的机会,也促进学校体艺2+1阳光武术活动方案得到更有效的展开,让学生有序地开展武术练习的活动,让武术活动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生和生活当中。

3.5 组建学生武术社团

武术社团可以吸收不同年龄层次的在校武术爱好者加入,每周活动一次。为了让社团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教研组成立了"武术特色"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成员在对师生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拓展等形式对"武术教育教学"进行规划。

4 武术师资力量的提升

武术是一种攻防格斗技能,一旦练成,即具有超乎常人的技能。这种技能在有德人身上可以有益于民,防身抗暴,维持治安。在无德人身上便会有害于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武术是靠着习武者的品德发扬光大的。习武者没有好的品德,武术就成了危害人民的本领,它的名声也就坏了。所以称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传统武术最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就是最讲究遵守人们共同的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讲究具有优良的思想、行为和作风。

5 结论

在挖掘和提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对初中生进行武术文化教育是很有价值的。我们提倡学生沿袭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就是教育学生把个人的习武行为与社会责任、义务联系起来,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争做一个“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的人。在日常行为表现出尊师重道、品德端正、虚心谦让、以礼待人的生活作风以及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孙术友.武术伦理文化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2010(05)

[2] 龚惠萍.武术在湖北省中小学继承与发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08(04)

作者简介:鞠琳琳(1987—),山东人,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武术校园初中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