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推进素质教育

2017-01-12张永征孙昌营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农村学生教师素质

张永征++孙昌营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进程缓慢,在广大的农村学校缺乏新课程理念,思想观念落后,基本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再加上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匮乏,师资力量不均衡,音、体、美等课基本流于形式,学校管理水平低下,以分数高低评价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水平,导向错误。口里说的素质教育,实际追求的是应试教育。

关键词:农村学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实施,全国大中小城、镇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发展较快的乡村也卓见成效,但对于偏僻的山村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施的“素质教育”和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什么两样,不要说怎样从传统教育观念中转轨于素质教育,就连素质教育的内容实质都一无所知。因此严重地阻碍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实施。

素质教育是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客观要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它的本质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实现教育方针为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现行素质教育观点来看,素质教育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应该面向少数学生或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几十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要想在短在的时间内改变传统观念是不可能。笔者认为: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在教师队伍中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在理解和明确素质教育本质的基础上从领导到教师,产生一种共识,并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紧迫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切实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农村学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素质的转轨,教师素质水平决定了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一、师资力量低下,跟不上时代要求

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年龄偏大,虽然他们是教育前辈,权威,但他们奉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这些前辈们有一部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考高分”,学生成绩的高低是他们评价一个老师好坏的唯一标准。每到期末考试,便是最活跃的时候,有时为了一个名次,一张试卷的分数,争得面红耳赤,不分出高低决不罢休。他们的敬业精神是无人可比、令人敬佩的。但他们培养出来的仍是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每年的升学率是最高的,但进入高中后就会逐渐退步。还有一部分,虽然有心加入改革大潮,但毕竟年龄有限,能领悟到素质教育的精髓,但只有理论却无法实践。比如计算机的使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拦路虎”,为了晋级、评职称好不容易弄了张“电脑初级证”,但想要运用多媒体上课,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也只能在一旁观望。而一少部分有能力的老教师早就被高一级学校聘走,或走了别的门道。再加上他们一般都是中师学历,也没受过什么特长培训,有的只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那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各种能力了。

二、家长思想难以转变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在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评价学生的好坏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的高低。分数高,学生回到家就是好鱼好肉;分数低,回了家就是“竹笋炒肉”。我班上的一位同学,上期是班长(我要求班长协助老师管理班级),这学期一开学,他的父亲就找到我,一定要我撤消他的职务,原因是当班干部耽误了读书的时间,使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农村的家长大多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是来学习的,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耽误时间的,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所以当要同学们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时,积极响应的寥寥无几,主要就是家长反对。一直以来我都只布置学生很少的作业,一般在学校完全可以完成,另外我要求同学们在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植树、种菜、养花,帮父母做事等,培养他们动手、观察的能力,可家长又有意见了,说孩子回家后不务正业,只知道玩,要求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所以如何转变家长的思想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其次,要解放学生家长的思想。农村学生家长只问子女考试的分数,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分数高就是“龙”,分数低者就是“虫”,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衡量老师会不会教、学生会不会学的一把水准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基本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特长不闻不问,对子女好奇发问,好奇举动,动手操作,有些家长进行制止,叫他们整天抱着语数课本转,限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家长这种观念不改变,客观上阻碍敢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

三、课程资源单一,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

农村学校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同时,在中等以上城市的孩子能够在教室里用现代化媒体和世界对话的时候,我们的农村孩子还不曾见过什么是课堂投影仪。在这样的环境中,素质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各界应积极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同心同德、出谋划策,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农村学生教师素质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