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C/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7-01-12赵磨军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赵磨军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及实践意义,指导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同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0引言

C++语言运用范围非常广,在软件设计、网络通讯、游戏娱乐等等领域都能涉及到,也是当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编程语言。但是行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局限,人才的缺失是行业发展最大的阻碍,许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相继的开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就是让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能够多涉及这方面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增加就业的几率。传统教学方式,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以及教学方式古板的问题,很多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要程度认知不足,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乏味让学生对此课程并无多大兴趣。本文是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以及市场调查,从教学目标与内容多方面进行研究,以此追求有效的教学改革。

1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软件编程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就业的几率。以往的课程都是由不同教师来传授,每一个教师都只关注自己本科教学,并没有从全局效果分析,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没有目标的学生犹如行驶中迷失了方向的帆船,不知所措。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清晰的规划,就会不断朝着目标的方向努力前进。

C++涉及的概念都是较为复杂的,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多变,出错可能性非常大,可以说想要学好此课程是相对较难,所以很多学生都产生退却念头;同时C++不仅是纯对象语言,当中还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面对对象并不是单一的。这种特性导致了C++语言与C语言能够兼容存在。两种语言之间有时不需修改就能够使用,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时,学生觉得相对简单。[1]。然而,这两种语言也必然存在不能共通之处,学生要真正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就必须对其进行对比,找到其相同之处和不同点。

1.2教学重点偏向语法,课后延伸匮乏

在语言教学中侧重与语法[2]。在传统的教学当中,不管是老师教授还是教材讲解,都是先把概念推从出去,再理解规则,最后用案例讲解。概念知识相对来说不仅枯燥,要想记住也是较难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兴趣非常难。虽然传统教学中有案例分析,但是案例分析都是各自孤立的,只是针对某一部分的知识,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实际运用价值。枯燥无味的文字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反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教学内容,只有生动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教材课程中有课时限制,所以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从语法、规则、案例等等形式来落实。每一堂课讲解的时间都有限,再加上教师的课前准备不足,那么这堂课的实际效用就非常低。如果在课后没有进行延伸与巩固,那么学生要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是皮毛,甚至可以说有些接收能力比较差的学习是掌握不了课堂知识。如果没有进行课后巩固,基本上这堂课的知识就是一闪而过了。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不可能过目不忘,因此,只有不断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才能让学生牢牢记住知识。

1.3教学方式无结合企业实际需要

学生在C++语言的学习中,通常都是局限在一部分知识中,并没有顾全大局的理念。传统的教学都是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灌输新概念、新规则,学生没办法从所有学习的知识中进行融合使用。[3]。就算是在教学中加入了大量的实验课程,也只是围绕某一个章节某一个知识进行实验安排。这种实践课程也只是一时兴趣,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厌倦,学到的知识进而就无法使用到企业公中。单调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毫无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毕业后都会步入社会,因此,了解社会环境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即便学生能够牢牢记住这些理论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的人才。

2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上述对C++语言教学存在问题的概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在实际使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反馈。

2.1明确学习与教学目的

学习的动机是学生能够持续进行的基础,完成整个学习与巩固过程都需要学习动机来维持。现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考虑到今后就业方向,如果在课堂当中能够开展与今后就业相关的内容,那么学生会非常重视这次学习,效果自然就非常明显。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兴趣程度,因此,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对于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往往会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性,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提高。结束校园学习后的学生都会走向社会,他们对于未来的就业环境和企业的人才需求表现出更强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插入这部分的内容。

2.2教学内容要结合整体与具体两个方面

教材的编排几乎都是从概念、规则、举例这样的形式,但是知识的分散导致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联系不上,学生感受不到整体的编程效果。所以,在教学当中,应该注重整体到具体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先了解整个C++编程过程,然后再在每一个程序中融入教学内容,把教学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中,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力,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知识后就已经完成整个设计。这种教学思路对程序类型的课程学习有极大作用。教学首先必须具备清晰的规划,才不会显得杂乱无章。教师应当确定一个大致的教学方向,然后再对教学内容展开详细的安排,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从而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2.3教学方法注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教学当中注重同中求异,异种求同的话,能够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理解加深,有利于思维拓展。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可以用对比学习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好。比如说,把c++语言与C语言进行对比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新内容,还能够巩固旧知识,得到双收益效果。其实两种语言在设计思路上有较大差异,一种是面对程序语言,把数据与数据捆绑起来,另一种是面对整个过程的语言设计,用分块的模式教学。教学内容的不同并不是意味着教学方法也截然不同,把相似的内容集中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相同的内容进行教学,有助于老师找到教学中的平衡点,发现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2.4校园学习与企业联合,为就业作准备

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了能够快速就业,在校园里就会选择去外面机构培训。当然培训并不意味就是能提高就业率,主要还是看学生的态度以及掌握情况。如果在高校的C++语言学习中,可以用校园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教学,在教学当中可以加入机构培训的方式;在每一次学完知识后就加入实践活动,对于今后的就业帮助极大。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方面也有很大帮助。学校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实际的操作,企业提出人才要求,学校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让自己离开校园后尽快适应到社会的工作中。

3结语

本文提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教学方法、模式的改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培养,用校企联合的方式来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累积学生经验的同时还能提前模拟就业。有教学实验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方式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对编程类型的课程来说都有极大的借鉴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社会环境是不断进步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为了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学校必须转变教学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总体来说,就是要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培养全能型的学生,对他们的知识掌握以及今后的就业都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C++语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杨杰,陈雪兆.《C++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26):190191.

[3]李宇翔,李端明,王大志.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3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